-
1 # 糖炒慄職
-
2 # 三少侃社交
如果現在忙一點累一點放棄一些興趣愛好可以早點達到你的職業/事業目標,你會願意麼?
三少的回答是:不願意!
因為你放棄掉的,不僅僅是你充滿可能性的未來,還有你業餘的生活。
那自己的例子來說吧:三少的工作比較封閉,專業對口,如果我希望可以飛黃騰達,或許埋頭苦幹,早晚可以爬到一個很高的位置上,但是有失有得,就三少觀察,公司單位裡的其他領導的生活狀態,並不讓人嚮往,有的需要應付各種場合,有的沉在自己的工作裡,很少關心其他的事
至於以前的興趣愛好,對他們而言,已經不再是心中的夢,眼裡的光,早就變成了“牆上的蚊子血”“飯桌上的白米粒”,只留下了生活的苟且。
當然,也有例外
三少認識的一個小姐姐在大學對外學院裡教漢語,他們學校要求,每天都需要換衣服,小姐姐每天都可以接觸到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學生。和學生的交流中,來自於不同國家,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的意識的交流,小姐姐每次聊天的時候都會有各種各樣新鮮的話題,比如哪個國家的男生特別會夸人,哪個國家的炒飯特別好吃……
其實對比而言,園長之所以不願意放棄業餘時間和興趣愛好的點其實並不是不熱愛工作,而是為了免於精神的匱乏。如果失去了業餘的生活,興趣愛好(對於園長來說,是羽毛球,是桌遊,是讀書,是沙龍,是聽講座),大概也會像失去了夢想,也和鹹魚沒有什麼分別了。
個人認為,擁抱多樣性,接觸多樣的人,碰到多樣的事,遇上多樣的體驗,比蝸居一隅,要酷的多。
所以,不如率性過生活,有興趣就去嘗試,總比坐在輪椅上,把所有可能性放在未來得好~
-
3 # 小荻老師
這個問題很有趣。
如果是我,我當然會願意。
但我更覺得,不放棄興趣愛好,也並不影響我達成我的職業、事業目標啊。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的是,一個人的職業、事業目標,是什麼,以及,怎麼得出的怎麼發現的怎麼確定的。
第一種,是因為上學時候學的專業致使,反正別的也不會做,那就做這個好了。
這種情況下所獲得的目標,通常不會特別的有“目標感”,因為他們是本著“除了這個不會幹別的”的原因來做的,是一種“害怕失去”的心理,不是“想要得到”。
在這種情況下,本職工作已經沒有那麼大的動力了,讓他們放棄興趣愛好,當然不願意。
第二種,是繼承了某種的使命,比如傳承家業,比如因為某些事件的契機讓他們自己覺得,我的使命,就是把某件事持續的做下去,做好。
這種情況下所獲得的目標,會因為使命感的驅使,讓他們很有動力。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願意放棄他們本來的興趣和愛好,把所有的時間精力都放在這件有使命感的事情上,因為他們是憑藉著信念在不斷追求。
通常情況下,興趣和愛好,是創造快樂的,但隨著興趣和愛好的不斷精進和加深,它們慢慢可以開始創造價值,不但可以為自己創造價值,也可以開始為別人創造價值。
當這個價值足夠高可以變現的時候,就變成了兼職或者第二職業。
當這個兼職或者第二職業的可變現能力足夠高的時候,就演化為職業、事業。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完全不需要放棄啊,事業本來就是愛好喔!
回覆列表
小慄的回答是肯定的。
1、趁年輕,忙是值得的年輕人無論是忙或者是累,這都是無所謂的,因為為了達到自己的職業目標,如果累就能達到的話,這是相當幸福的。能夠達到職業目標,自己的未來,就會有很多的希望,會有無數的目標在前面等著。在年輕的時候就能達到一定的職業目標,那麼在未來自己會更努力,會有更多的機會。
2、愛好,職業之餘的調味品我們的愛好隨時都可以讓我們獲得幸福。譬如小慄的愛好是寫作。職業之餘,我一個星期花一個小時,來寫上一篇小短文,對於我來說就是幸福的。愛好是職業之外自己的一點小調味品。所以我們不能把主食和調味品次序顛倒了。
最後小慄祝願你早日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還有讓自己的小愛好,也能夠在自己的生活中調味,調成一個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