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跟學生交流了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課畢,提出此問讓學生寫篇文章,現在提到這裡,請諸學友抒己見。
5
回覆列表
  • 1 # 拙悟易

    無為而治。(無為是黃老學法。跟儒家沒半毛錢關係。反而是儒家為搏上位故意極力封殺。這裡再次強調儒家文化誤國誤民。)並不是無所作為。而是放民生息。相對寬限律法。輕解刀兵。。對國力之增強影響巨大。才是大治。漢武帝,有足夠的實力。打敗匈奴和西域各國。就是得益於 文 景 無為之治。所以此二者並不矛盾。而是共生共存。是民之幸,更是國之大幸。(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 2 # 王道正道

    老子是天道,孔子是人道。

    老子的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要遵循自然發展規律,不將個人意志強加於自然,這才是真正的無為。

    道”指的是宇宙萬物的演變,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 天天道:宇宙衍生的基本規律。 萬物源之於道,生之於道,天與人,各為萬物之一,出於同源,其本相通。

    天下有道,何必問禮呢?禮者 亂之首也。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講禮之時就是失道之日。

    孔子:人之道,強者越強,弱者越弱,馬太效應。教人學會了做奴才,教人學會了做順民。教人學會了裝逼。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與天道相背。任何慾望都能摧毀人的心智,任何災禍沒有比不滿足更大,任何罪過沒有比貪得無厭更過分。如果帶著過多欲望,逆天而行,只能離天道越來越遠。人類相對自然產生異化,也就是說人在自己喜歡的事上過度追求,使得人性變得扭曲轉變成了癌細胞,自然最終會消滅人類。

  • 3 # 國學新知堂

    這恰恰是問題的最關鍵之處,我們該如何理解無為這一概念?首先,我們要知道無為這一概念是老子學說中特有的概念,這就是意味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這說明我想要了解這一概念的意義我需要立足於老子,立足於《道德經》的經文,要看看老子使用這一概念時代表著什麼意義。換句話說無為這一概念的定義我們只能從經文中去找而不能跑到經文之外去。

    其次,無為是一概念,是用“無為”這一詞彙標誌的概念,它的意義並不能簡單地等同於“無為”這一詞彙的意義。概念的含義是要由定義來決定的。我們看到“無為”這兩個字,首先想到的是,“無”不就是“沒有”、“不”的意思麼,“無為”不就是不為嗎?誤解即由此而來,將“無為”概念的定義理解為詞彙的字面意思。

    那麼老子所說的“無為”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老子說“上善若水”,為什麼上善若水呢?經文進一步解釋到“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我們分析這一解釋,水利於萬物,就是說水滋養萬物,萬物生長離不開水的滋養和滋潤,這就是意味著水於萬物是有作為,有貢獻的。萬物受益於水,這不就是“有為”了嗎?但是水呢它不爭,沒有因為自己於萬物的莫大功勞而爭居萬物之上,反而總是流向最底最下處,居於萬物都不恥居之所。人都往高處走,水卻往低處流。有作為於萬物、有貢獻於萬物,或“有為”於萬物但不爭處,不因自己對萬物有功勞而爭居萬物之上。這才是水的“無為”而不是“不為”。所以無為的完整定義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而不能簡單的等同於“不為”。

    具體到老子講政治、聖人、統治者的無為更不是無所作為,簡單的順應民意而無所舉措就可以了。歷史上的君主帝王們,無疑也是功於萬民的,他們一統江山,使天下太平,令百姓安居樂業,於萬民也是功莫大焉的。但他們倚仗著自己的莫大功勞,爭居萬民之上,稱王稱帝,自謂“孤家”、“寡人”、“餘一人”,吃最好的穿最好的住最好的,還要隨心所欲的奴百姓,這就是“生而有,為而恃,功而居”了,這才是統治者的“有為”,所以有所做為而爭才是“有為”,有所作為而不爭,功成而身退才是“無為”。所以“無為”絕不能作不為解。

    老子謂聖人無為就是說他有作為於百姓,有功勞於百姓,但不爭居萬民之上。他使天下太平,大治後反功成身退,以致於老百姓不知天下有王有主的存在,更不知道誰是王是主,還以為天下本就是太平清靜呢。天下太平是聖人有作為的結果,但他功而不爭甘居萬民之下,不爭居萬民之上。這才是無為,絕不是無所作為,無所舉措。

    另一方面,“無為”不可作抽象的理解,“無為”是有具體的策略和目標的,比如“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令見可欲”等。單從某個詞句出發,加些又虛又玄的解釋,是不能正確解讀經文內容的。“無為”這一概念老子是給出了定義的,無為的定義就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就是玄德。

  • 4 # 有話少說

    無為而治,是儒家孔子曰的,在《論語衛靈公篇》。

    老子言的,聖人之治,在《道德經三章》。

    中國傳統文化之悲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實戰中的鐳射瞄準器發出的真的是可見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