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疆同心聊歷史
-
2 # 南嶺春曉
四大名臣應該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對於清政府的貢獻,曾國藩主要是平定了農民起義,結束了大規模的內戰,奠定了同治中興的基礎;李鴻章主要是領導了洋務運動,推進了晚清的近代化歷程;左宗棠主要貢獻是平定了西北迴亂,將新疆再次納入中國的版圖;張之洞的主要貢獻在於近代工業化,開辦了鍊鋼廠,江南製造局等工業。綜合評價,最大貢獻首推曾國藩。
-
3 # 給靈魂一點味道
收復新疆,鞏固西北來對中國貢獻最大是左宗堂。維護大清,忠於慈禧,大辦洋務,被慈禧稱為再造玄黃,在大清混得風生水起的是李鴻章,李合肥不僅官居一品,同時又是帝國首富級別的人物,讓晚清又延續了幾十年的國運,李鴻章自然是清政府貢獻最大晚清名臣。相對而言左宗堂對中華民族貢獻最大,李鴻章對大清貢獻最大,其所謂的賣國,賣的是中華民族的國,而對大清而言不過是寧與外人,不與家奴罷了。李鴻章是忠於大清的,是大清最忠實的奴才。
-
4 # FriedrichWang
感謝邀請:)
還是當推曾國藩!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譜名傳豫,字伯涵,號滌生,清朝湖南長沙府湘鄉白楊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天子坪)人,宗聖曾子七十世孫 (系出曾氏南宗),中國近代政治家、軍事家、理學家、文學家,與胡林翼並稱曾胡。曾國藩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兩江總督,同治年間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襲罔替,諡文正。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月),洪秀全在廣西發動金田起義,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四月,曾國藩上《敬陳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鹹豐帝將奏摺怒擲於地。次年,又上《備陳民間疾苦疏》。同年生母去世,丁憂回籍。此時太平軍已攻入湖南,氣勢正盛。鹹豐二年底(1853年1月),曾國藩接到幫辦湖南團練旨。經郭嵩燾力勸,離家前往長沙,與湖南巡撫張亮基商辦團練事宜。一月後,太平軍攻佔江寧(今江蘇南京)且定都於此,改稱天京。
曾國藩依靠師徒、親戚、好友等複雜的人際關係,以湖南同鄉為主,仿傚已經成軍的楚勇,建立了一支地方團練,並整合湖南各地武裝,稱湘軍。鹹豐三年(1853年)八月,曾國藩獲準在衡州練兵,「凡槍炮刀錨之模式,帆檣槳櫓之位置,無不躬自演試,殫竭思力」,並派人赴廣東購買西洋火炮,籌建水師。鹹豐四年(1854年),發布《討粵匪檄》,率師出征,不久在靖港水戰中被太平軍石祥禎部擊敗,投水自盡,被部下所救。休整後,重整旗鼓,當年攻佔嶽州、武昌。鹹豐帝大喜過望,令曾國藩署理湖北巡撫。然而,大學士祁雋藻進言,稱「曾國藩以侍郎在籍,猶匹夫耳,匹夫居閭裡,一呼,蹶起從之者萬餘人,恐非國家福也。」鹹豐帝收回成命,僅賞曾國藩兵部侍郎頭銜。
鹹豐六年(1856年)坐困南昌。9月2日,洪楊內訌,史稱天京事變,南昌解圍。鹹豐八年(1858年)5月,湘軍攻佔九江,氣勢頗盛;十年(1860年),湘軍圍安慶。同治三年(1864年)7月,湘軍破太平天國的天京(南京),收復半壁江山。
曾國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學,但亦多所汲取宋明儒學其他支派的思想。宋明理學實際上分為氣學、理學和心學三個學術派別。
曾國藩在從政和從戎生涯中也漸漸地看到了程朱理學「指示之語,或失於隘」、或「病於瑣」、或「偏於靜」的侷限,轉而比較接受心學。對於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之學術爭辯,他認為應取其同,避其異,揚其長,兼收並蓄,揚長避短,推進儒學的發展。
曾國藩還以氣學在生成論方面的資源來彌補理學之侷限,謂「張子之《正蒙》,醇厚正大,邈焉寡儔」。依著氣學的思路,曾國藩認為,天地萬物均因稟氣而生,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最終基元。在稟氣而生這個意義上,天地萬物是「同體」的。
不過,曾國藩同時認為,雖太和絪縕之氣流行不止,天地萬物最初所得之氣「均耳」,但人與物、聖人與常人實所稟有之氣並不相同。就人與物相對而言,人得氣之全,物卻僅得氣之偏;故人有知性,而物僅得物性。就人類而言,聖人所稟之氣清且厚,常人所稟之氣卻濁而薄。
「自其初而言之,太和絪縕流行而不息,人也,物也,聖人也,常人也,始所得者均耳。人得其全,物得其偏,聖人者,既得其全,而其氣質又最清且厚……」
同治九年(1870年),兩江總督馬新貽被平民張汶祥刺殺於後,朝廷命曾國藩再任兩江總督,前往南京審理該案。同治十一年正月,腳部抽筋並有失語異狀,自覺「大限將至」,二月初四(3月12日)在金陵總督轅門病逝。朝廷追贈太傅,諡文正。其家族後代多出官宦,如曾紀澤、曾廣鈞等。
曾國藩善用人才,晚清一些名臣如左宗棠、李鴻章都與他有密切關係。李鴻章等稱呼他為老師。曾國藩曾說「李少荃拚命作官,俞蔭甫拚命著書」。
-
5 # 等事長
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他們都為了清政權,竭盡全力,但最終還是沒有挽救這封建王朝的滅亡。。用《紅樓夢》裡的一句判詞“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盪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
曾國藩:清朝大臣,為鎮壓太平軍革命,在湖南辦團練,並借洋兵助剿,夾擊太平軍。同治三年七月攻陷天京。受封一等候,加太子太保。同治九年,在直隸總督任內查辦“天津教案” 媚外賣國,殘殺人民,激起公憤,調任兩江總督。他為了清朝差點送了命,算是有很大的貢獻了。
左宗棠:清末湘軍軍閥,率湘軍與太平軍作戰有功,調任陝甘總督,後任欽差大臣督辦軍務,領兵先後鎮壓捻軍和陝甘回民起義。為鞏固清王朝統治,殺了很多百姓。同時討伐了阿古柏,收復了新疆大部分土地也是清朝的功臣。李鴻章:清未大臣,因扼殺太平軍革命有功。同治三年封為一等肅毅伯。他為挽救清朝統治,主張“外須和戎,內須變法。”與外國侵略者簽訂了一系列賣國條約,這都是為清朝作的貢獻。
張之洞:清未洋務派首領,調任湖廣總督後,大辦洋務,開辦鐵廠,槍炮廠,創辦兩湖書院,汙衊資產階級維新思想,反對戊戌變法。成為後起的洋務派首領。總之,晚清的四大名臣為了挽救清王朝,都作出了貢獻,他們時兒聯合,時而爭權奪勢。共同點就是想讓這腐朽政權延續,都貢獻了自己能力和才智。誰貢獻最大,那是晚清統治者對他們的認可了。
-
6 # 六耳執筆
晚清四大名臣,誰對於清政府的貢獻最大?談及這個問題,那麼就得從他們各自的歷史地位,清朝的官職,地位談及。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個人而言,曾國藩對於清朝的貢獻最大。
第一個原因,成功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避免了滿清滅亡或是與南方劃江而治。太平軍北伐,西征,東征,兩度打垮了江北、江南大營,滿清八旗在南方無立足之地,只有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和其他地方軍在抗擊。
曾國藩也曾經說過:民無糧則必從賊,賊無糧則必變流賊,則天下無了日矣。他是扛起了文化大旗,和太平軍死磕在戰場上的文人。
第二原因,曾國藩和洋人的外交。他的學生李鴻章,晚清著名的外交家曾紀澤,都和他的教育有關係。曾國藩最經典的外交事務是處理天津教案,慈禧直接調任他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全權負責。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不得理了到法國道歉,最終處理了國內輿論和列強兵逼中國的情境。
第三個原因,來辦洋務運動。中興四大臣都幹過這件事情,但是,中央是以恭親王為首,地方則是以曾國藩為首。
他的諡號最後被定為“文正”,這是隻有皇帝才能夠給官員的,也是最高等級的諡號。從此一點,滿清自認為中興四大臣中,曾國藩做的貢獻最大。
-
7 # 下高埝L先森
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他們為清朝貢獻極大,但是仍然擋不住清朝的頹敗,晚清四大名臣誰貢獻最大呢?
1、曾國藩
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諡文正,漢族,湖南省長沙府湘鄉縣人。
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
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2、左宗棠
左宗棠字季高,號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
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
著名湘軍將領,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倡導人之一,鎮壓了陝甘回變動,收復新疆。
3、李鴻章
李鴻章,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
清朝政治家、外交家,晚清重臣
淮軍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洋務運動時創造了中國“四十六個第一”。曾經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慈禧太后視其為“再造玄黃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與俾斯麥、格蘭特並稱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
4、張之洞
張之洞字孝達,號香濤、香巖,又號壹公、無競居士,晚年自號抱冰。清代直隸南皮人。
清朝政治家,晚清重臣。
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推動了中國近代工業和教育發展。
毛澤東對其在推動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方面所作的貢獻評價甚高,曾說過“提起中國民族工業,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教育方面,他創辦了自強學堂(武漢大學)、三江師範學堂(南京大學)、湖北農務學堂(華中農業大學)、湖北武昌幼稚園(中國首個幼兒園)、湖北工藝學堂(武漢科技大學)等。
回覆列表
按收復新疆,鞏固西北來看是左宗堂;
按洋務新政,促進近代化來說是李鴻章;
按平定內亂來說是曾國藩等。
個人在歷史程序中所起的作用,是由當時的環境決定的。既不必過度誇大,也不必過度貶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