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渭南樓觀

    網路時代是一個多元化開放的時代,知識也是如此,很多人陷入了泛閱讀的尷尬境地。

    知識的膨脹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所無法避免的,古代社會十年如一日,最多的是文學藝術的發展。當今社會,日星月異,但更多的是科技的發展。

    前面說了這是一個多元的時代,其實並沒有出現知識被稀釋的事情,只不過被分類更加明確,所有人各取所需。

    另外為什麼會陷入泛閱讀?一者由於知識娛樂化,大家只是隨便看看。二者因為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 2 # 倉鼠快樂養

    就拿我來說吧,隨著網路的發展,我們獲取知識的途徑變得更加廣闊,甚至可以用知識爆炸這個詞來形容在網路助推下的知識膨脹。

    平常遇到一些不懂得地方,我們往往會選擇求助度娘,但這樣的方式只適合解決那些非常淺顯的問題。對於那些高深的,需要一定知識積累才能解決的問題,則需要你靜下心來仔細收集網路上的資訊,進行學習。

    上面的大家都懂,但正真能夠坐下來利用網路來學習知識說真的很困難!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網路的發展雖然是我們獲取知識變得更加容易,但獲取知識的代價是在提升的。過去在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往往是一本書,現在呢?在百度上隨便搜一下:立體幾何知識,呈現的結果數量多的簡直可怕。

    換而言之,我們獲取自己正真需要的知識的代價在網路時代大大的提高了,也就是問什麼知識被稀釋的根源所在了。

    怎麼解決知識膨脹和被稀釋的問題呢?

    知識膨脹這個問題是社會問題,單憑個人我覺得是無法解決的。但對於知識被稀釋的問題,我覺得從個人角度是可以提出解決方案的。

    1、充分利用好網路知識,做到書本知識與網路知識互補。

    網際網路時代,我們不得不承認利用網路學習知識的必要性。但當涉及到理論性強的知識時,還是選擇紙質書吧。

    2、人要有思辨意識,絕不能人云亦云

    我們對待知識就要想魯迅當年提出的拿來主義學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面對知識的膨脹,我們要明確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知識,不要被沿途的無關緊要的知識拖累。對於網路上大量的知識,更要有思辨意識,多問幾個為什麼,敢於挑戰權威。

    優質的數碼科技資訊提升您的生活品味,

  • 3 # 理得心安

    網路時代,資訊傳遞速度極大提高、獲取資訊的難度幾乎無限的降低。

    因此,是資訊膨脹了,但資訊背後的知識、規律性的東西並未膨脹式增加,被稀釋的是有效資訊的含量,是從資訊裡獲取知識的難度提高了。

    比如,“天色灰濛濛”只是一條資訊;灰濛濛是因為有霧霾、霧霾是因為什麼什麼原因產生的。只接受到天色灰濛濛的資訊非常容易,反應出有霧霾了是經驗(知識),再從霧霾產生的原因做出可能要私家車限行是根據知識做出的可能指導行為的判斷(二級知識),再推匯出私家車限行、高排放工廠可能停產帶來的上市公司股價波動(三級知識)。

    這個例子裡,獲取資訊非常容易,但獲取後面的不同層級、深度的知識的難度在提高(不是過去聽部族首領號令做事、聽廣播搞運動那麼簡單了)。

    所以,在網路時代,更需要培養和鍛鍊自己過濾無效資訊、從有效資訊裡獲取知識的能力,更需要自己保持獨立觀察能力、客觀分析和思考能力,這樣才能讓更多的資訊變成知識,讓更多的知識成為自己的能力。

  • 4 # 海螺008

    先看一棵樹,從樹幹往上,枝繁葉茂,整體看,樹冠的體積比樹幹大得多。

    今天的知識膨脹就是這樣,枝繁葉茂,但是每片葉子又那麼小那麼輕。

    學習知識很重要的是找到知識的體系,也就是枝幹,而不是葉子。

    《天龍八部》裡有一段鳩摩智偷學少林72絕技的事,那使出來無不讓人驚歎,復又覺得這和尚能學會絕技有72項之多,好像不可思議。當然後來我們知道,他其實只會一門小無相功。

    好了,話就說到這兒,世上的事都差不多,金庸先生早就告訴我們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羅馬里奧和貝貝託是巴西世界盃上歷史最佳組合搭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