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稻草人44018739
-
2 # 抺過西風數百州
我一直覺得路遙的中篇《人生》比平凡的世界寫的要好一些,雖然在作品中我們不齒高加林的選擇,但在現實中90%的人會像他一樣。在讀高加林與巧珍的戀愛時,有甜蜜也有一些酸澀。高加林在時代下那孱弱的人生在珍巧窄小的眼界裡就是整個世界。那是這部作品中唯一讓人特別同情的一個人物。上初中讀的時候,我記得一個細節,高加林第一次親吻巧珍的時,巧珍在他懷抱中不自禁的顫慄著,之後高加林提醒巧珍要刷牙,第二天巧珍在家人和村民異樣的眼光下開始了刷牙這種行為。與黃亞萍的愛情,作者顯然不願意有更多的情感流露,除了志趣相當,文化層次一致,然後就是高加林那種可憐的虛榮心。當高加林最後從高處又跌落到黃土地上時,讀者似乎已經不耐煩了。巧珍很像是作者潛意識中的黃土地,那份熟悉、包容、厭倦、困惑、苦悶、掙扎都在其中了,當然還有受挫時才想到的那份溫存。
-
3 # 琥珀公子1
謝謝邀請!路遙的《人生》我沒看過,我只看過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人生》我只是斷斷續續聽過無線電廣播,沒有系統的認識。其實在那個時代返城的知青有很多都與在農村時談的物件割斷了關係,為什麼呢?因為當知青們與農村的老鄉們在同一個戰壕裡戰天鬥地刨食吃的時候,“巧真”們所代表的純樸善良以及所給予他們的愛和關心足以溫暖、感動、融化他們乾渴的心懷,而當他們返城以後所處的環境變了,眼界更寬了,最根本的是他們發現因為政治背景、知識層次、經歷、學歷、生活習慣、所處的環境差別很大,他們與“巧真”們已格格不入了,而且他們突然發現有一個更高境界的精彩的世界正等著他們進入和開拓,他們以後與“巧真”們的命運前途都將有天壤之別,這種情況下,他們斬斷與巧真的關係轉而接受黃亞萍已經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結果了。當然,也有重情重義依然保持關係的。
-
4 # 走過滄桑1962
這是個很正常的選擇,無可厚度非。巧珍是個漂亮的,善良的農村姑娘,她沒有文化,但有一顆深愛加林的心。在加林最落魄的時候,給了加林一個姑娘誠摯的愛。加林在這個時候的情緒是低落的,需要人關心,關愛,加林面對巧珍這個村裡最漂亮的姑娘的示愛,正處於青春勃發的加林,是沒法拒絕的。但加林是一個有遠大理想的青年,他不甘心一輩子生活在這個閉塞的小山村,他嚮往外面廣闊的世界,一旦有機會他一定會闖蕩一番的。而巧珍的眼裡只有加林,只想安幹平凡的鄉村生活,他們之間沒有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語言。只是本能的愛。
黃亞萍是個有知識的女孩,他是加林的同學,本來在上學的時候就對加林有著好感,只是礙於加林農民的身份而作罷。現在加林不同了,他用自己的知識,在縣委通訊員的崗位上乾的得心應手,顯示出了一個知識青年的風釆,前途一片光明。亞萍對加林展開了追求。而加林和亞萍在一起有著說不完的話題,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面對亞萍的愛,他也猶豫過,彷徨過,但他最終選擇了亞萍。他的這個選擇,在當時的社會是被人所不能理解,是被人所遣責的。但隨著社會的進步,我想他的選擇是對的。
-
5 # 江漢之漢
看了電影《人生》,我就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我和“巧珍”的婚姻,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退伍!因為我害怕,我正一邊做“夢“,“巧珍”卻在一旁報喜:“我家母豬這一窩生了12只崽、母雞孵了20只小雞……” 我是叫她閉嘴,還是吼她滾開?場合不是很尷尬?所以,直到如今,我大多為我的英明決策點贊,但有時候(偶爾)也夢一夢“黃亞萍”。不過,儘管當初大聲涶罵過高加林,而如今看來,高加林實屬無奈,放在當下,豈不三下五除二的就可以現場擺平?!
-
6 # 小貓鬍子103240101
當初人們是同情巧珍而遣責加林的,大有抨擊類似陳世美的聲音,現在社會在進步,觀念在改變,重新評價一下,結論有所不同,加林有權自由戀愛,迭亞萍合符情理的,同時看來戀愛物件的選擇,不單是看忠厚老實,還要得有相近的文化水平,要有共同愛好,共同語言。工作單位,地點,經濟條件等都納入了擇偶的必備條件。這就是觀念的轉變,社會的進步的表現。
-
7 # 陳令孤
《人生》中的高加林,其實就是路遙自己。正因為他也經歷過和高加林一樣的人生起落,經歷過相同的心理感受,才寫得如此情深意切,動人心魄。
1949年,路遙出生在陝西省榆林市清澗縣,是共和國的同齡人。他原名王衛國,也是典型的紅色時代的名字。7歲的時候,他被過繼給了延川縣的大伯家。延川縣雖然和清澗縣接壤,但是屬於延安市管轄。
長大後,路遙在延川縣中學讀書,不久遇上文革爆發,他也組織了一個造反派名叫“井岡山”,後來又擔任了縣革委會的副主任。但是一年後,因為在一次武鬥中,有人死亡,路遙涉嫌殺人。但因為沒法證明是他開的槍,所以未被定罪,但是撤銷了他的職務。
仕途開始得突然,也結束的迅速。路遙回到了延川縣的老家郭家溝,當起了農民。這時候的他回想起在城市的經歷和現在的處境,內心是非常彷徨的。
《人生》中的高加林也是如此,在城裡上了一趟學,結果還是回到了農村,自然覺得鬱悶。在這個時候,他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是安於做一個農民,而是想著怎麼才能再回到城裡,實現自己走出山溝溝的夢想。
所以,他選擇黃亞萍而放棄劉巧珍,是可以理解的。他的心本來就沒有在農村,而黃亞萍又恰恰是他實現階級跨越的救命稻草,他自然想抓住。
儘管從道德上說,高加林的始亂終棄會造人唾罵,但是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動物,誰敢保證自己在這種狀況下,不回為自己的利益考慮?
在小說中,命運和高加林開了個玩笑,最後他又回到了鄉村,既失去了事業,也失去了愛情,成為時間最孤獨的人。但幸運的是,他可以去學校教書了,未來還有改變命運的機會,相信他在進行下一個人生選擇的時候,會更加慎重。
而現實中,路遙在幹了一段臨時工後,也去延川縣城管公社當了一名老師。在學校中,他開始寫詩,編詩集、後來又開始寫小說。
1973年,他以工農兵大學生的身份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畢業後,進了《陝西文藝》雜誌社工作,擺脫了農民的身份,也真正走上了文學道路。
可以說,在1968年3月17日,兩個造反派發生武鬥的那個晚上,路遙的命運被改變了。從此,一個官員沒有了,但一個作家誕生了。
-
8 # 說實話A
高加林捨棄農村美女劉巧珍出於對人生的進一步追求,他的第一步人生腳步從貧窮的黃土鄉村走到了黃土小縣城成為了縣委通訊員,由於黃亞萍的出現,她可以帶他到人生的第二個臺階……到發達的南方大城市南京上海發展,人生的不甘導致拋棄了有金子般的心靈的、美麗無比的巧珍。令人痛心,令人心痛。
-
9 # 山w水
人生無不打上時代的烙印。高加林是當時農村青年的真實翻版,大多數初高中畢業生依然還得返回農村,臉朝黃土背朝天,一天的的生活就是一輩子的縮影。好不容易跳岀農門捧上鐵飯碗,又從民辦教師跳進縣城,愛上有共同語言的黃亞萍,有其必然的因素,志存高遠也是大多數人的人生追求。
巧珍喜歡上清清爽爽還能舞文弄墨的高加林,也是當時許多純真善良的農村姑娘的美好向往。奈何山一程,水一程,幾年河東,幾年河西,現實是殘酷的,高加林的人生變數造就巧珍的愛情悲劇,陳世美自然被崇尚禮義的多數人所唾棄。
孰是孰非,誰對誰錯,其中有時代社會的原因,也是人性本質使然。人生面臨許多的叉路口,就看你怎麼選擇。
回覆列表
多謝邀請。 高加林捨棄劉巧珍而選擇黃亞萍,是高加林對愛情的選擇,也是對他自己人生的選擇。一直以來,我都認為,高加林對巧珍其實是不怎麼愛的,他只是被巧珍美貌的一種吸引,同時巧珍的美貌給高加林的虛榮心可以帶來暫時的滿足,他當時民辦教師當不成了,心情灰暗到極點,可以說在村民面前也是很沒有面子的,這時候村裡最漂亮的姑娘願意和他好,多少可以挽回他的一點失意,不是嗎?你看他在得到巧珍後是怎麼想的:"我得到了全村最漂亮的姑娘!"而不是說得到了他心靈上的伴侶。這就為他以後拋棄巧珍埋下了伏筆。而巧珍則完全不同,她就是從骨子裡愛著高加林,不管他是得志還是落魄,甚至覺得高加林只有落魄了才會有她愛他的機會,不然,她只能仰望他。
對於黃亞萍,其實高加林是有過暗戀才對的。且他們才有共同的愛好。只不過高認為黃和他家庭條件差太多,不敢愛而不是不願愛!後來,高居然有機會面對黃的表白,且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這不亞於現在中了六合彩。(那個年代的農村小夥想跳出農村,不是現在的年輕人可以理解的)所有以說,高拋棄劉巧珍是必然的。不能全用忘恩負義來解釋。當然,巧珍對他掏心掏肺的好,巧珍的善良 勤勞等等,也都帶給高加林一定的內疚和不安,但是,這些都不足以阻擋高奔向幸福的腳步!
最後,命運和高加林開了一個玩笑!就如同命運和路遙開的玩笑一樣。路遙曾經有一份美好的愛情,但卻沒有轉化為很好的婚姻。應該和他的出身,為人處世,及他們流淌在血液裡骨子裡的價值觀不同都有分不開的原因吧。
高的選擇是一個人在命運的十字路口的選擇。其實也沒的選擇。年輕人都應該拼一次的,難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