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盼君聊影視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達爾文說的,我的認為它是正確的。

    因為從古到今競爭一直存在,只是競爭的層次在不斷升級。先是單細胞生物之間競爭,然後進化出多細胞生物,多細胞生物內部的細胞變成合作關係,而與單細胞生物具有集體優勢。人體就是一個細胞群組成的競爭體,對外獲取資源,而內部細胞則是合作關係。

    同樣個人組成集體、國家,也是由於組成集體更加有競爭力,而那些獨行客則是被淘汰的物件。這說明競爭是永恆的,並且分為不同層次的競爭,大競爭可以分為小競爭,小個體可以互相間合作組成的的競爭體。資本家常說要優勝劣汰,這其實沒錯,但他們忘了競爭並不只是個體間的競爭,資本家個體面對無產階級個體時具有競爭優勢,但資產階級面對無產階級的群體競爭時則處於競爭劣勢。西方資本家個體確實很厲害,但他們的個體卻無法支撐國家整體的強大,現在國家間競爭的是綜合實力,西方國家面對集體競爭時卻處於劣勢,就如同人體細胞如果單獨與外界細菌競爭必然被秒殺,但人體作為一個整體時則秒殺外界細菌。這就是競爭的層次,群體競爭必然強於個體競爭。

    反觀現在社會,就是叢林法則,只有不斷學習,不斷競爭才能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才能在這個叢林中為王,淘汰一些落後的思想和生產力,這樣,國家才能進步。個人才能實現夢想。

  • 2 # 賽翁

    嚴復(1854—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後改名復,字幾道,福建侯官縣人,近代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嚴復是 系統介紹 西方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制度的先驅者。他於1898年12月,翻譯並發表了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的《天演論》(《進化與倫理》),赫胥黎是英國著名博物學家,達爾文進化論最傑出的代表,自稱為“達爾文的鬥犬”。

    嚴復運用書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進步觀點,極大地推動了中國近代資產階級革命的興起,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嚴復宣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思想,後來被絕大多數人當作達爾文進化論 的思想,廣泛傳播,幾乎達到婦孺皆知的程度,當今一提到達爾文進化論,人們就會說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深入人心的八字真言。可以說,這八字真言也成了達爾文進化論的代名詞,被視為達爾文進化論思想的精髓與內涵。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這句話並不能準確地表達達爾文進化論思想。

    這裡先從達爾文進化論的具體觀點說起。達爾文進化論思想可歸納為四個觀點,物種可變,物種同祖,自然選擇(性選擇),漸進性。對比可以發現,進化論的觀點包括,自然選擇,就是天擇,適者生存的意思,但並沒有強調物競這一觀點。

    所以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並不能真正全面準確反映達爾文進化論的思想。如果也要用八個字表達達爾文進化論思想,可以說成“變異天擇,適者生存” 。因為達爾文進化論強調了物種變異,現在分子生物學已經證明變異是發生在生物的基因層面,並不斷遺傳下去的,即經常說的,基因變異。基因變異在先,自然選擇在後,只有生物的基因發生變異,自然選擇才能夠起到作用,沒有變異,就不會有選擇。自然選擇促使好的基因變異積累儲存下來,壞的基因變異被毀滅或淘汰,也可以說,只有遺傳了好的基因變異的生物,才能適應環境,在自然選擇驅使下,儲存並延續下去,即所謂的適者生存。

    綜上所述,達爾文進化論可用3W來理解,即生物為什麼進化(Why),生物怎麼進化(What),生物進化成什麼樣(What),即生物進化的目的、路徑和結果。

    生物進化的目的是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更有利於生物自身的生存與繁衍;生物進化的路徑是,在生物基因變異的前提下,自然選擇使具有優質的基因生物,保留下來,具有壞的基因生物被淘汰或滅絕;生物進化的結果是最終進化出更復雜更高階的物種。這才是達爾文進化論思想的真諦與完美的解釋。

    當今世界上最完美唯有智慧的人類,就是35億年前最原始生物經過不斷地基因變異,由簡單到複雜,由低階到高階進化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貓吃食鹽太多會有什麼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