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路芬芳的芬芳人生
-
2 # 步步蝸牛
癱瘓並不可怕,只要活著一切都有希望。
在中國身殘勵志的人物有很多,他們也創造了偉大的成績,激勵了很多年輕人,比如說張海迪、桑蘭。
大家都知道,5歲的時候,張海迪就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癱。但是張海迪身殘志堅,熱心助人,勤於學習,被大家譽為“當代保爾”。
因此,我覺得關鍵是自己不要放棄自己,要保持對生活的熱愛,要敢於正視眼前的困難。只要自己活著,一切都有希望,一切困難都不是問題。
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樂家,命運也非常坎坷。他著名的《命運交響曲》就是在完全失去聽覺的狀態中創作的,是貝多芬最傑出的作品。
因此,我們要像貝多芬一樣,敢於和命運搏鬥,戰勝命運,活出自己的精氣神兒,活出自己的風采,讓自己成為生活的強者。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感同身受,不發生在自己身上是無法真正體會到年紀輕輕就癱瘓的絕望的,我想,既然事情已經這樣,最重要的是調整心態,至少還活著,真幸運,還活著,活著就是希望,如果雙手還可以動,那就先給自己幾年時間學會基礎的自理,也許會有點漫長,但是請堅持,因為這會為你迎來尊重和佩服,可以維護你的自尊,所謂身殘志堅,其支撐力量無非就是發自內心的自尊,活著的尊嚴。然後再考慮做個自媒體是不錯的,有看到過很多身體缺陷的人開直播做自媒體,傳遞積極向上的生活,充實了生活,也能改善生活,要相信,不過三十多歲,還能再差到什麼程度?可勁兒折騰一回吧,最差大不了也就一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