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的,地球遵循質量守恆,質量不可能無中生有,也不會無故消失。人以及其他動物、植物不斷在地球上出現,乍一看確實給地球增加了質量,但要知道這些生命的出現以及生長是需要消耗地球上的其他物質。在這個過程中,只是地球上的物質形式發生了變化,但物質的總質量是守恆的。無論生命如何在地球上生老病死,都不會改變地球的總質量,地球不會因此而變大。
另一方面,狹義相對論表明,質量和能量是等價的,它們可以互相轉換,這兩者的關係式為:E=mc^2。既然太陽每秒會把1.8×10^17焦耳的能量投射到地球上,那麼,這些能量如果全部轉化成質量,相當於2千克。這意味著在過去的46億年裡,地球的質量因此而增加了大約30億億(3×10^17)千克,這相當於目前地球總質量的兩千萬分之一。然而,太陽能實際上並不會給地球增重,因為光和作用的參與物質——水和二氧化碳,都是地球上的物質,它們只是改變了形成,總質量並不會發生變化。
不過,地球的質量會因為其他一些因素而發生變化。首先,太空並非完全真空,大量的塵埃不斷落到地球上,這會使地球的質量每年增加數萬噸。其次,大氣中較輕的氫氣和氦氣正不斷脫離地球的束縛而逃到外太空,這會使地球的質量每年減少近10萬噸。此外,地殼中放射性元素不斷髮生衰變,向外輻射出各種亞原子粒子,這也會導致地球的質量出現虧損。因此,地球的總質量其實是在逐漸減少。不過,這隻佔地球總質量的一小部分。
不會的,地球遵循質量守恆,質量不可能無中生有,也不會無故消失。人以及其他動物、植物不斷在地球上出現,乍一看確實給地球增加了質量,但要知道這些生命的出現以及生長是需要消耗地球上的其他物質。在這個過程中,只是地球上的物質形式發生了變化,但物質的總質量是守恆的。無論生命如何在地球上生老病死,都不會改變地球的總質量,地球不會因此而變大。
另一方面,狹義相對論表明,質量和能量是等價的,它們可以互相轉換,這兩者的關係式為:E=mc^2。既然太陽每秒會把1.8×10^17焦耳的能量投射到地球上,那麼,這些能量如果全部轉化成質量,相當於2千克。這意味著在過去的46億年裡,地球的質量因此而增加了大約30億億(3×10^17)千克,這相當於目前地球總質量的兩千萬分之一。然而,太陽能實際上並不會給地球增重,因為光和作用的參與物質——水和二氧化碳,都是地球上的物質,它們只是改變了形成,總質量並不會發生變化。
不過,地球的質量會因為其他一些因素而發生變化。首先,太空並非完全真空,大量的塵埃不斷落到地球上,這會使地球的質量每年增加數萬噸。其次,大氣中較輕的氫氣和氦氣正不斷脫離地球的束縛而逃到外太空,這會使地球的質量每年減少近10萬噸。此外,地殼中放射性元素不斷髮生衰變,向外輻射出各種亞原子粒子,這也會導致地球的質量出現虧損。因此,地球的總質量其實是在逐漸減少。不過,這隻佔地球總質量的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