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未濟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在古代科舉,皇帝覺得哪個人長得好,便會更關注他,潛意識裡就更欣賞他的文章,明朝第一任狀元就是靠長得好奪了別人的第一名。

    本來第一名應該是郭翀,但是“郭翀第一,貌寢,改伯宗”。意思就是他長得不好看,因此第一名成了吳伯宗。朱元璋對於吳伯宗的評價是“王光劍氣,終不可掩”。因為這是大明的第一位狀元,朱元璋就更看重長相,吳伯宗就成了狀元。

    其實從漢代開始,朝廷選拔人才,就很看重相貌,還有身材。男子也需要長相好啊。漢武帝設定五經博士: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復其身。太常擇民年十八以上、儀狀端正者,補博士弟子。儀態端莊四字就包含很多,儀容儀表,長相,舉止,都考慮在內。

    唐朝時期,吏部的銓選也看重長相。凡擇人之法有四:一曰身,體貌豐偉;二曰言,言辭辨證;三曰書,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優長。選拔人才看長相和身材,這是一脈傳承下來的。

    古代官員升遷也看皇帝是否相中你了,(劉敬)巡撫宣府、大同。七年議事入覲,帝(明英宗)壯其貌,留為兵部右侍郎。文官看臉也就罷了,明代武舉也要看相貌,這是選擇的標準之一。

    在課文上還學過鄒忌的故事,開頭就是和城北徐公比美,其實古人是光明正大地欣賞美,尤其是欣賞男子的容貌,史書中對於很多名人都有關於容貌的讚美。

    古代選拔人才看中的容貌其實更多的是一種氣質,不僅看容貌,還看身高體態等,所謂相由心生,未必是很帥,但是看著就很奇特,與常人不同,歷史上經常有這樣的記載,對樣貌的評價就是一個奇字。

  • 2 # 滾來的橙子

    在歷史上,“顏值即正義”一直存在。

    諸葛亮和龐統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了。明明臥龍和鳳雛齊名,就是因為龐統生的比較醜,劉備看不上,就被打發去了耒陽做縣令。

    那些長得貌比潘安的帥哥很容易得到青睞,清朝科舉有一套不成文的規矩,國字臉最佳,田字臉也湊活,瓜子臉反而是不被認為好看。

    事實上,那些能成為一二品大員的人,幾乎沒有長的差的。要知道雖然說科舉是有殿試的,殿試是什麼,就是皇帝親自挑選人才。那些長的賊眉鼠眼,一看就不是好東西的人,進了殿試,又怎麼可能有好成績呢?還有那些醜的純粹的,一眼看去就讓人噁心,當了官也走不遠。

    不光是皇上以貌取人,下面的官員也以貌取人啊,一個醜人成為一名官員的手下,天天能看到,誰不膈應。

    就比如建文帝時期的王艮,那是大才,還是個忠臣,但在殿試的時候,就因為長的一般,本應屬於他的狀元沒有了,換成了胡靖。

    這種例子不勝列舉。

  • 3 # 小貓咪看天下

    就說說潘安吧

    潘安原名潘越又叫潘安仁,生於247年死於300年,河南中牟人。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西晉文壇三大家之一潘安文化底蘊非常高,至今詩集作品還在廣為流傳。二十歲就開始仕途,財富和收入方面在當時屬於中上階級。

  • 4 # 明朝穿越者

    直接說潘安了

    潘安此人,據說“姿容既好,神情亦佳”,上了街就有不少女子跟著他,還有人因為難以接近他,就向他的坐車投擲水果,這就是“擲果盈車”的來歷,嚇得潘安不敢出去。

    既然古人都愛潘安,那怎麼說潘安也是古代的超級大網紅了!

  • 5 # 湘野狂客

    “顏值即正義”是現在網上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其實"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放眼古今中外都行得通。有一個段子雖然爛大街了,但確實很能說明問題:古代女子被人救了,如果對方一表人才,女子往往會說“小女子無以為報,願以身相許報答恩公”;如果對方醜陋不堪,女子肯定會說“小女子無以為報,願來世做牛做馬報答恩公”。同樣是報恩,對方顏值決定了後面的故事情節。

    事實上在中國古代,相貌甚至是選拔官員的一項重要指標:漢朝的“五經博士”硬體之一就是要儀態端正,唐朝曾明確將相貌作為選拔官員的標準,明清朝也對官員的容貌有硬性要求。

    因此,“顏值即正義”的例子其實有很多,列舉兩例加以說明。

  • 6 # 百善笑為先208

    中國自古以來就將“顏值即正義”奉為圭臬,甚至光明正大的寫進用人標準內。

    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復其身。太常擇民年十八以上、儀態端正者,補博士弟子。——《史記·儒林列傳》

    凡擇人之法有四:一曰身,體貌豐偉;二曰言,言辭辯正;三曰書,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優長。四事皆可取,則先德行;德均以才,才均以勞,得者為留,不得者為放。——《新唐書選舉志下》

    歷朝歷代大抵皆以此為準,長得帥就是可以當飯吃。

  • 7 # 江北陸小鳳

    在明清兩朝,做官可不僅僅看學識、才幹,還得看長相,長得醜的不要,長的帥的優先,這可不是顏值即正義嗎?

    其中因為長相原因最出名的要數在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參加科舉考試的王艮。

    王艮天資聰穎才學過人,經過會試後,即省級考試通過後,來京城參加皇帝主持的殿試,在殿試中,他寫的文章才華橫溢,其他人的策論都不如他,美滋滋的考了第一名。講道理來說考了第一名狀元應該是他的。但是爹媽給了他一張醜臉(能參加殿試的應該都不醜,怪只怪帥的不明顯),建文帝竟然嫌他長得不好看,於是把第一名的位置給了第二名胡廣(貌寢,易以胡靖,即胡廣也)。於是王艮因為長相而與狀元失之交臂,相反,胡廣因為顏值意外的喜提狀元。

    看來長得好看真的是一種基因優勢,是老天爺賞飯吃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怎麼看在衛生間抽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