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IR三人禾
-
2 # 紅雨說歷史
四個字出自《論語·陽貨》第九節“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近之事父,邇之事君,然後識鳥獸草木之名”。
詩就是《詩經》小子就是他的學生,他讓學生去學習《詩經》並指出了詩經的作用。
興,就是先言他物引起所詠之詞。比如說《蒹葭》先說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在引出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以蘆葦引出心中的女子。《關雎》也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以雎鳩的聲音來引出相愛的女子。
觀:觀風俗之盛衰。統治者透過采詩官,採來的詩句,知道了解民間的事情,體會自己施政的好壞。
怨:怨就是怨刺上政。人民或者一些官員沒辦法向統治者表達想法,透過詩句來表達想法,反應政治得失。
古代都有敬天法祖的思想,詩經中“頌”就是體現這一思想,而且風,雅裡邊也有尊敬君主和長輩的智慧。比如讀詩經我們可以知道雎鳩、蒹葭、桃、木槿等幫助我們認識鳥獸草木。
-
3 # danyboy
在古代,“興觀群怨”是學習《詩經》的最核心的方法,帶有很強的政治性和倫理性;在今天,“興觀群怨”是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的一個重要觀點,帶有一定的文學性。但是,隨著今天學術界、思想界對《詩經》的“撥亂反正”,已經重新重視“興觀群怨”的政治性和倫理性了。
一、首先談談《詩經》是什麼很多人一定會問,這還用問嗎?《詩經》是中國最古老的詩歌總集,是古代文學“詩騷”傳統的兩大源頭之一啊。
這種把《詩經》純粹當做文學的觀點,大致發源於宋,興起於明清,但卻非常邊緣非常非主流。直到近現代特別是新文化運動、“整理國故”之後,才一下子成為主流觀點的。
但這是不太符合歷史實際的,因為,既然是文學,又為何加上一個“經”字?直接還原到《詩經》最初的名字《詩》不是更好嗎?既然加上了“經”,《詩》三百篇就不再是文學,而是經了,也就是一種倫理、政治了。
所以,要領會“興觀群怨”的意思,首先把理解《詩經》不是文學,而是倫理和政治。
二、如何理解“興觀群怨”?字面上的理解很容易,古代就說的很清楚,現代人也沒有什麼太多發揮。簡而言之:
興,就是“引譬連類”、“感發志意”,就是一種詩性的聯想。和後來說的“賦比興”的“興”基本上一致;
觀,就是觀風俗盛衰,“考見得失”,也就是一種透過詩歌文字來考察反映的民間風俗,基層狀況;
群,就是群居切磋,和而不同,透過詩歌的諷詠吟誦,來使得自己融入到群體中,但同時又保持了自己的獨立見解和主張;
怨,就是諷刺政治得失,但這種諷刺是怨而不怒,保持和諧的,是一種正面積極的批評而非造反。
但上面說的,只是字面的意思。
我們將其統籌理解,就會明白,《詩經》的功用是一種政治性和倫理性的作用,它教育年輕人如何調節、印發自己的情感,如何接觸社會現實,如何既合群又保持個性,以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面對你所不滿意、不理解的一些社會特別是政治現象。
當然,《論語》的原話中還包括了後面幾句:
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邇之事父,遠之事君,更加明確了《詩經》的功用是廣泛的,從最小的家庭倫理一直延伸到最大的政治倫理。
除此之外,《詩經》還能增廣見聞,增加一些鳥獸草木的知識。這是最不重要的作用了。
三、總結因此,“興觀群怨”很好的概括了古人對《詩經》功用的認識。但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一個年輕人,在情感與現實(文學與歷史)、群體與個體、關心政治和社會等方面的最初培養,就是詩經能夠提供的。
回覆列表
本句出自《論語。陽貨》
【原文】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譯文】孔子說:"同學們,為什麼不學詩呢?學詩可以激發熱情,可以提高觀察力,可以團結群眾,可以抒發不滿。近可以事奉父母,遠可以事奉君王;還可以多知道些鳥獸草木的名字。"
學習古代經典典籍不能食古不化,而應該與時俱進,有所創新,然而知易行難。學習《詩經》更多的應該是一種思想的洗禮吧,透過觀察世間萬物,結合自身生活經歷,隻言片語,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題主的問題有一點不是太明確,看到的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一起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