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揚文化
-
2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行楷,是一種介乎於楷書與行書之間的字型形式,並且有相對獨立的書寫技法。
常見有人將行書、楷書摻雜在一起使用,比如寫一篇文章,或寫一件作品,裡面有一部分近似楷書字,也有一些是純粹的行書字,甚至有少量草書字,這種表現形式屬於創作所需,為了活躍通篇氣氛與韻致,有意加入的“調料”,所以,這樣的寫法只能叫行楷作品(代名詞),不是真正的行楷字型! 這一點必須要明白。
如果讓我給行楷作一個定義: 行楷=楷書結體+行書筆法,快速書寫,不少筆畫。再詳細解說一下。
行楷,是在楷書基礎上,適當加快一點兒書寫速度,筆法動作簡約,乾淨利落,行筆節奏明快,筆勢承接流暢自然,尤其強調上下動作之間筆斷意連,呼應顧盼,不但一個字一氣呵成,甚至一次連續寫幾個字。
一般情況下,行楷字型,不得缺少筆畫。但由於書寫速度比楷書稍快,比行書略慢,富有動感,個別筆畫狀態隨之略微有點兒變化,實屬正常。筆畫起、止和轉折處,隱去頓筆之類動作,改為稍微停駐,隨即迅速行進,意到為止。
打個比方,例如一個人行走時的步伐頻率,齊步走相當於楷書速度,快步走相當於行楷速度,跑步走相當於行書。
-
3 # 無憂硬筆書法
按古代一種提法,行書偏於草書者稱“行草”,行書偏於楷書者稱“行楷”,像《蘭亭序》等很多行書都將歸為行楷。這是一種廣義上的稱法。
目前我們一般是用狹義上的稱呼,即行楷也是楷書中的一類,用以工楷相對。
工楷:工整嚴正的書寫,筆意趨於肅靜,因此筆筆自立為主,沒有連筆,一絲不苟。
行楷:帶入一定行書意,筆意趨於流動,形態活躍,偶有連筆。
如果以人為喻:楷書如立。工楷就是很嚴正的站立,猶如軍人站軍姿一般。
以人為喻行楷則如普通人的意態悠閒站立,偶爾緩緩踱步。
行書如行,那就是人處在行走的狀態了。
可見行楷還是楷書,還是以楷為本的。
舉例以說明,楷書四大家中的趙楷,其代表作《三門記》就是典型的行楷。智永的《真草千字文》的楷書也是行楷。行楷與行書的界限是比較模糊的,有些也可認為是行書,但楷意很濃也無妨歸為行楷。比如歐陽詢臨的《定武蘭亭》,雖是臨寫行書《蘭亭序》,但已很接近楷書。米芾臨寫的《蘭亭序》,也對行書作了楷化。
如果加強行楷筆畫的流動和呼應,加快行筆節奏和速度,則行楷將向行書轉化,進入行書的範圍,就如人由立而行,所以行楷對初學行書也是很有意義的。
因此行楷的寫法傾向是個靈活的問題,完全在自己掌握。如果初學楷書以此打楷書基礎,則應偏楷較多,減弱流動性,主要體會楷書的法度;如果是初學向行書轉化,則可以偏行書多一點,如果行書楷書都掌握得比較好了,那自然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隨意。
-
4 # 文物鑑定專家邢捷
楷書也稱為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成,然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為“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楷書始於漢末,通行至今,長盛不衰。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書法藝術鼎盛時期,書體的變化從篆、隸、章、草蛻變出的書體,除楷書外,尚有行書、今草書。儘管後來各朝各代的書家也有擅長篆、隸、章、草的,但畢竟是個別現象,只是作為書法藝術來欣賞,而真、行、今草,已為人們所接受,被廣泛應用於社會交往,同時在士大夫階層中形成了普遍的風尚,作為雅俗的分野標準。
趙孟頫《吳興賦》(區域性)
楷書不僅橫平豎直,而且撇、捺、點、鉤明顯,嚴整、規矩,字型為正方形。行書是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既具實用性,又有藝術性,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它既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確切地說應是楷書的草化,或是草書的楷化。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
《蘭亭序》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又稱《蘭亭序》。史稱《蘭亭序》為“天下第一行書”,然根據《蘭亭序》的書體,應為標準的“行楷”,因為通篇基本為楷法多於草法。除“以”、“之”、“於”、“亦”等為行草外,其餘均為楷書。另外,有將趙孟頫列入中國“楷書四大家”,似乎也覺不妥。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褚遂良為楷書書法家當之無愧,而趙孟頫的楷書則屬於“行楷”,並非純正的楷書。趙孟頫的楷書雖然也有明顯的撇、捺、鉤、點,但頓筆不明顯,嫵媚而失挺拔,秀逸而失遒韌。
由此可知,“行楷”誕生於一千多年前,“行楷”一詞也並非在現代書法中才有。
回覆列表
首先感謝悟空問答的邀請,樓主的這個問題“現在書法中有個詞叫“行楷”,那麼這種寫法是側重楷書還是行書?代表作品是什麼?”小編確實是第一次被這樣的提問,確實在平時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是確實在書法的風格的評價中由楷書和行楷這兩種不同風格的出現,如何來區分楷書和行楷這兩種風格呢?小編就以自己的一點書寫的體會來談一下自己的認識。
楷書,顧名思義,楷本來就是楷模的意思,所以楷書一種十分講究法度的一種字型。楷書的最終完善是在唐代這個講究法度的時代,唐代之後楷書基本上就沒有了什麼大的發展,直到清代的書法家將魏碑的一些東西融入到楷書當中使得楷書在風格上有了許多的變化,但對於楷書這種字型概念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變化。
行楷顧名思義是行書和楷書的一種結合,是在楷書的基礎上將行書的牽絲、映帶等特點在楷書上表現出來,唐代的李邕可以說是始作俑者,這種行楷的風格更加的貼近百姓,元代的趙孟頫的《膽巴碑》《三門記》《壽春堂記》等等都是行楷的典型代表作。
給大家拜個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