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瀟湘老妖fwj

    湘軍總共三十萬,曾國藩直接指揮的有十餘萬,屬於他嫡系的也就四、五萬。先別說殘餘的幾十萬太平軍和一直盯著他的僧格林沁,光幾十萬捻軍也夠曾國藩吃一壺的。而且當時滿清人心未失,各地皆有忠於清廷的團練。如果曾國藩要造反,結局估計還不如洪秀全。

  • 2 # 楊山談心

    首先我們看看曾國藩自己對造反的看法,

    他寫過一副對聯:“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向眾人表明自己根本無意造反,但是他真實的內心是怎麼樣的呢?

    曾國藩是一位野心勃勃的人,沒有野心他也不會做到統率千軍萬馬的湘軍大帥,沒有野心,他也不會在屢戰屢敗幾欲自殺的情況下,苦撐危局,苦心孤詣,終於扭轉乾坤,再造社稷,成為中興第一名臣。

    既然這麼有野心,那曾國藩為什麼不起兵造反呢?

    那就是在曾國藩看來,如果造反,他沒有勝算,曾國藩是位凡事求穩的人,沒有把握的事他根本不會去做,我們從他跟太平天國打戰的戰略部署就看出來了,穩紮穩打。

    那我們再來分析下曾國藩為什麼沒有勝算?

    慈禧太后不能坐看曾國藩一強獨大,所以有意扶植了只有舉人身份的左宗棠為閩浙總督。左宗棠雖然也是湘軍出身,但是左宗棠終身從內心是看不起曾國藩的,他自認為自己比曾國藩能力強,以前經常在曾國藩面前指手畫腳,曾國藩在左宗棠那只有聽的份,之後左宗棠就建立了楚軍,如果曾國藩造反,有著“瑜亮情結”的左宗棠非但不會響應,而且會起而攻之。

    慈禧太后除了提拔左宗棠外,還有意扶植了李鴻章的淮軍。雖然李鴻章出自曾國藩的學生,但是曾經寫下“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侯”的主,同樣不會一直屈尊於曾國藩之下的。

    一旦有機會讓他單飛,他會翻然翱翔,扶搖直上,不可遏制,所以李鴻章也是遏制曾國藩的一股力量。

    再從兵力部署上看,湘軍雖然號稱30萬之多,但是曾國藩直接指揮只有區區12萬人,而真正的嫡系也只有其弟曾國荃指揮的5萬餘人。而李鴻章的淮軍也擴張到7萬餘人,左宗棠的兵力也號稱20多萬。但出兵力上來看的話,曾國藩也並佔有優勢。

    再次從曾國藩的心態來看,也不允許他造反了,跟太平天國幹了十來年的仗,他和他下面的湘軍心都太累了,他們也應該調整休息了,所以曾國藩在當時那個歷史條件下,造反根本不具備條件,即便造反,也會落個身敗名裂的下場,而名聲對儒家出身的曾國藩來講太重要了。

    “一生伏拜王陽明、曾國藩,相交一起知行合一、修身養性的朋友”

  • 3 # 密探零零發

    曾國藩攻破天京後,如果趁機造反,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一、兵力,在曾國藩攻破天京時,湘軍兵力有30萬人左右,但其中歸曾國藩自己的兵力不足10萬,即使他寶地曾國荃計程車兵,沒有曾國荃的命令,曾國藩也調不動,而且他手下的將領各個都是見風使舵的好手,假如曾國藩反叛順利的話,他們會跟隨,假如不順,就會反叛曾國藩,因此曾國藩兵力上沒有優勢;

    二、除了湘軍,還有左宗棠的楚軍、李鴻章的淮軍戰鬥力強悍,假如曾國藩反叛,左宗棠與曾有矛盾,會第一個攻擊曾國藩,而李鴻章雖然是曾的弟子,但李鴻章可是個花頭,頂多在曾反叛時,靜觀之,曾沒有什麼外援;

    三、師出無名,曾國藩一直以忠君愛國自居,為人師表,他如果反叛,師出無名,還會遺臭萬年,眾叛親離;

    四、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清政府腐敗無能,但清政府還控制著中國大部分地區,而且手中還有一支數萬人的強悍的蒙古騎兵,戰鬥力強悍,而且還有眾多八旗兵和綠營兵,雖然戰鬥力不行,但也頂不住人數眾多;

    五、實際上,在曾國藩攻破天京之前,清政府就對曾國藩有所防範,清軍的蒙古騎兵在北岸虎視眈眈地防範曾國藩。

    綜上所述,在曾國藩攻破天京後,反叛,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只會給廣大的百姓造成更大的傷害。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 4 # 陸棄

    勝負難定,事在人為。

    歷史不能假設。首先來說,曾國藩無意造反,他攻破天京後,有兩個人曾暗示過造反,一個是胡林翼,一個是左宗棠。但被他斷然拒絕了,非但沒有造反,反而解散湘軍,解除慈禧的懷疑,最後成為千古名臣: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客觀上,曾國藩造反,有利有弊。利在於:手握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省軍權,擁有三十萬湘軍;門生故吏遍天下,全國八名總督,有三名都出身湘軍,十五名巡撫七個曾是其弟子或關係密切。其中兩個學生左宗棠成立了楚軍,李鴻章成立了淮軍,加上他的湘軍,成為任何人不敢忽視的力量。

    但曾國藩是不敢反的。其一,明不正言不順。他剛平叛了反大清的太平天國,現在又自己造反,起義的綱領是什麼,怎麼得到人民的擁護?沒有一個響噹噹的理由,冒然造反,不得民心,失了民意,只會成為孤家寡人。冒似有幾十萬大軍,但一轟而散也就是分分鐘的事。

    其二,他的兩個學生左宗棠和李鴻章,會不會跟著他造反,這是沒譜的事。如果這兩隻部隊不跟著他造反,反而大義滅親,背後捅他一刀,那他的湘軍面對楚軍和淮軍,再加上僧格林泌的八旗軍,哪有好果子吃?何況全國各地勤王,他的門生故吏這時侯是聽他的,還是聽國家的,還真不好說。他是沒有把握的。平常他立德立功立言的,如果造了反,豈不是成了篡漢的王莽?身敗名裂很簡單。

    其三,他的湘軍三十萬也不是鐵板一塊,真要造反,除了他兄弟聽他的,其他人未必。天是、地利、人和曾國藩都不佔,他造反的風險太大了。十有八成不會成功。

  • 5 # 觀音詩院

    必敗無疑。

    天京城破之時,湘軍亦成強弩之末,無力殺伐;下層官兵,本為湘農,只在乎個人富貴,盡取財帛,只為還鄉三十畝地一頭牛,誰人肯舍富貴而犯朝庭!前有鍾會故事。

    中層同僚,嫉曾氏之封王之功,所謂同美相妒,左之勸進,實則倒曾之阱,不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矣!後世袁世凱為明證也。段琪瑞,馮國璋為袁公屬下,公為總統,擁戴之,日後有續位之望。欲家天下,則陽奉陰違!況李,左,胡皆為一時瑜亮,豈能為曾之家臣!

    上層,皇權雖式微,但滿清二百餘年諭化之威尚在,江南飽經戰火,民心思治,經太平一劫,心向大清,曾之勢力在乎江南,失天時,去地利,少人和。清之勢力在乎江北,雖有捻回東西之亂,但遠遜江南之破壞,攜天時,掌地利,得人和,曾反之時,即為吳三桂之下場!

    最重要的是曾非雄主,非太祖之才,僅此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共享是一件好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