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假設,確實很有意思,我是紫氣東來,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曹操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裡很忌諱。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的人,必會干預我們的家族之事。要曹丕多加防範,曹丕那時候與曹植爭奪世子大位,司馬懿是曹丕的一大助力,曹丕多次維護司馬懿。
司馬懿跟隨曹操後,屢次獻計獻策,得到曹操的採納和贊同。例如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曹操與手下謀士商議準備遷都,司馬懿獻計與孫權聯合,讓孫權背棄盟約,襲取荊州,斷關羽的根據地。結果,關羽在曹魏和東吳的兩面夾擊下敗亡。曹操是非常欣賞和認可司馬懿的能力。
曹操在公元220年去世,此時的司馬懿才四十歲左右(司馬懿生於公元179年),曹操死前,五大謀士荀彧死於公元212年,荀攸死於214年、郭嘉死於207年、賈詡死於223年,基本上可以大用的頂級謀士只剩下司馬懿。當時曹操加九錫,稱魏王,很多人反對,司馬懿站好了隊,極力擁護曹操,加上司馬懿善於隱忍和偽裝,所以慢慢的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曹操為後代著想,希望司馬懿能輔佐後世只君,並沒有在死前除掉司馬懿。
01.很多人覺得司馬懿有謀反篡逆之心,是在發動高平陵政變的前後。但事實上,是因為曹爽、何晏等人大肆排除異己,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很多人願意請出司馬懿出來主持大局,當然司馬懿和兩個兒子也在暗中準備。
02.發動政變之後,司馬懿大肆誅除曹爽和曹氏宗親的力量,使自己揹負了篡奪實權的嫌疑。但之後面對天子的加封諸如丞相、食邑、封號、九錫等司馬懿都拒絕接受,相對於其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司馬懿更想在死後留下一個忠臣之名,而非一個陰謀篡權的奸人形象。
曹操曾經對“三馬同槽”之言,深有體會,覺得姓馬的以後肯定會對自己造成威脅,所以除掉了馬騰一家,馬超跑到了蜀漢,馬超死於公元222年。但真正對曹家有威脅的是司馬家,司馬懿家族號稱“司馬八達”,又成功轉移了曹操的視線。曹操一定會非常後悔沒把司馬懿帶走。
這種假設,確實很有意思,我是紫氣東來,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引言:曹魏的江山基業是曹操打下的,這前半句沒有問題,後半句江山被司馬懿奪取了有些疑問,司馬懿在世時並沒有篡奪曹魏的江山,而是司馬懿的兒子、孫子乾的事情。曹操在世時對司馬懿既重用又加以堤防曹操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裡很忌諱。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的人,必會干預我們的家族之事。要曹丕多加防範,曹丕那時候與曹植爭奪世子大位,司馬懿是曹丕的一大助力,曹丕多次維護司馬懿。
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曹操愛其才不忍殺他司馬懿跟隨曹操後,屢次獻計獻策,得到曹操的採納和贊同。例如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曹操與手下謀士商議準備遷都,司馬懿獻計與孫權聯合,讓孫權背棄盟約,襲取荊州,斷關羽的根據地。結果,關羽在曹魏和東吳的兩面夾擊下敗亡。曹操是非常欣賞和認可司馬懿的能力。
曹操在公元220年去世,此時的司馬懿才四十歲左右(司馬懿生於公元179年),曹操死前,五大謀士荀彧死於公元212年,荀攸死於214年、郭嘉死於207年、賈詡死於223年,基本上可以大用的頂級謀士只剩下司馬懿。當時曹操加九錫,稱魏王,很多人反對,司馬懿站好了隊,極力擁護曹操,加上司馬懿善於隱忍和偽裝,所以慢慢的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曹操為後代著想,希望司馬懿能輔佐後世只君,並沒有在死前除掉司馬懿。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奪取曹魏大權01.很多人覺得司馬懿有謀反篡逆之心,是在發動高平陵政變的前後。但事實上,是因為曹爽、何晏等人大肆排除異己,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很多人願意請出司馬懿出來主持大局,當然司馬懿和兩個兒子也在暗中準備。
02.發動政變之後,司馬懿大肆誅除曹爽和曹氏宗親的力量,使自己揹負了篡奪實權的嫌疑。但之後面對天子的加封諸如丞相、食邑、封號、九錫等司馬懿都拒絕接受,相對於其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司馬懿更想在死後留下一個忠臣之名,而非一個陰謀篡權的奸人形象。
假如曹操得知司馬懿篡奪了江山會是什麼想法曹操曾經對“三馬同槽”之言,深有體會,覺得姓馬的以後肯定會對自己造成威脅,所以除掉了馬騰一家,馬超跑到了蜀漢,馬超死於公元222年。但真正對曹家有威脅的是司馬家,司馬懿家族號稱“司馬八達”,又成功轉移了曹操的視線。曹操一定會非常後悔沒把司馬懿帶走。
結語:司馬懿在世時,並未直接篡奪了曹魏的江山,但是為子孫鋪路確實是事實。面對曹操之時,司馬懿也有話可說,作為四朝元老,司馬懿盡心盡力輔佐了,至於司馬懿的後世子孫篡奪了曹魏江山,就像是當初曹丕代漢自立一樣,與曹操無關,司馬懿也可以用同樣的話回答曹操,我沒有篡位啊,篡位的是我的兒子、孫子,至於這話曹操信不信,曹操有沒有後悔殺了司馬懿,只有曹操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