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遊擊小分隊政委

    手下最大官是營長,所以他這個分割槽司令就是個虛職,只是負責一片地區的防務,實際和團長差不多。但是那時候八路軍的團長也是不錯了,解放後基本是將軍銜

  • 2 # 四川達州人

    軍分割槽在當時大多是旅級,因為軍分割槽下屬可以編制到團。

    比如,新四軍蘇中軍區第一軍分割槽1942年3月組建,司令部由18旅兼任,司令員劉先勝(1955年中將),轄3個團,分別是52團,高寶獨立團,江都獨立團。三位團長1955年兩位授大校,一位少將。

    開國中將劉先勝

    作為小說嘛,看你怎麼理解。其實新四軍八路軍都一樣,各軍分割槽建立的時候真實作戰主力能有一個小團(5個連700人)是常態。1941~1942年是中國抗戰最艱苦的時候,USA在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後開始大擴軍,1943年才真正在太平洋戰場進行全面反攻,倭國也才將主力作戰部隊逐步抽掉去支援。也就是1941年底,八路軍新四軍開始精兵簡政,將部分主力地方化,才有各地軍分割槽的建立。

  • 3 # 迷死人的小狐狸

    看看一分割槽手下有幾個團,就知道這個分割槽的級別了,抗戰期間,新四軍的師一級是軍區級別,旅一級是分割槽級別,也就是說別看陳大司令員就不到一個營的兵力,論級別比《亮劍》中統率萬人的李雲龍的級別還高點,兩人在1955年授銜時應當都是少將,陳大雷雖然級別高,但是兵少將寡,估計解放戰爭時期也就是先旅長後期師長,到52年評個軍級。

  • 4 # 許彥臻

    那得弄清楚劇中軍分割槽到底是什麼編制,六分割槽剛組建實際兵力只有不滿一個營。沒有可比性。而劇中陳大雷同國軍師長李歡吃飯時候虛張聲勢並吹噓到自己有4個主力團若干直屬部隊。可見軍分割槽下轄基本作戰單位是團。另一個佐證是聯合作戰中一分割槽劉司令為了增援陳大雷 親率一個主力團突襲鬼子縣城。考慮到一分割槽是發展最為成熟的軍分割槽,那麼軍分割槽下轄團是可以確認的。那麼大概可以推測,劇中軍分割槽差不多相當於師一級的單位。

  • 5 # 洗過的白襯衣

    在抗戰時期,為了擴大抗日對伍,領導們於是創造性的搞出了很多軍區。象一些大的軍區,就比如劇中提到的江淮軍區,也就是個旅級單位;還有就像《亮劍》中陳賡的太嶽軍區也是個旅級單位。但為了擴大隊伍,就從一些比較大的作戰單位中抽出一部分骨幹,組成一個架子,讓該單位負責人自主發展,自行擴充。有本事,你可以天天吃肉,沒本事你就喝西北風。當時的情景真就如李雲龍說的一樣。

    回到正題,局中的江淮軍區是個旅級編制,而陳大雷的六分割槽充其量也就是個團級編制,而陳大雷手下當時能作戰的部隊也就一個主力連。當時八路軍的部隊就是靠這些空架子部隊發展壯大起來的。從空架子到真正滿員,再到超編超員,變成新的番號,就是這樣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按照當時的實際情況,陳大雷就是團級,並且還是個空架子團級主官。就這麼簡單。

  • 6 # 直爽甲子

    軍分割槽為旅級。只是陳大雷初期才有一個連的部隊,有點寒酸。按說具備了成立軍分割槽的條件,最起碼要有分割槽基幹團,轄區內還有若干個縣大隊,區中隊或區小隊。核心區域成為基本的根據地,外圍有游擊區。這樣基本上能站住腳,能生存。然後才能發展壯大。否則無法立足,談何發展。按劇情分割槽的對手實力還是比較強的!

  • 7 # 海93180096

    如果在八路軍那邊也就是個團級幹部,在新四軍那邊最多算個旅級幹部,六分割槽剛成立,主力部隊也就是那個2營,實際兵力估計一千都不到,剛開始那幾集,埋伏一個小鬼子中隊,吃起來也很費勁,要不是兄弟部隊路過幫他一把,他這個六分割槽司令都危險了,後期算是發展起來了,對等國軍一個師,敢跟日軍一個守備二流聯隊對幹了。

  • 8 # 心樂哥

    八路軍抗日時期各地軍區軍分割槽應該不算一個標準的建制等級,因為有的軍分割槽有兩三個團有根據地有現成的群眾基礎,有的有的可能還是敵佔區,給你幾個當地的黨員幹部幾十人槍,後面發展全憑本事,陳大雷基本就屬於後者,軍分割槽地盤只能算游擊區向解放前發展的過程中,人員彈藥經費都屬於嚴重不足,但他給自己定義的按一個團的建制發展的,雖然實際兵力只有一連,後來上級實在看不下去撥了一些武器才有兩個連。

  • 9 # 滄海一笑48205076

    一營二營待建,只有一個三營長。一連二連待建,只有一個三連長。後面又招幾個新兵,強撐個二連!整個六分割槽所有人馬撐死一個加強連!營級。再狠狠心往上提點,團級到頭了!

  • 10 # 泳行王

    比團長高一個級別,如楊成武獨立團團長,後來獨立團發展成獨立師,楊成武任師長,晉察冀軍區成立後,他的獨立師與一分割槽司令部合併,楊任司令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扶搖為什麼是大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