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紀巖松

    這件事情撲朔迷離、眾說紛紜,實為千古疑案。宋史裡就說,趙匡胤駕崩了,趙光義即位;遼史則直接一點,說趙光義自立為帝。沒了。

    而相關的私人筆記的記載各有不同,充滿著詭秘。這裡大致略舉一二。

    突然駕崩的當晚

    976年十月,趙匡胤稍有不舒服,隨後,找來個道士。此道士以往相熟,趙匡胤問他如何。道士說,十月二十日如果夜晴,你就還能在位12年,不然的話你就得及早安排了。

    另一邊,趙光義的幕僚、極通醫藥的程德玄也報告了一件事。這程德玄有個很好的朋友叫馬韶。馬韶與陳橋兵變時的苗訓差不多,懂天文占卜之類的,這馬韶可能與上面那個裝神弄鬼的道士有聯絡,或是其他隱秘原因。總之,程德玄再三交代他,沒有預先通知,千萬不要到程德玄這來。

    但十月十九日傍晚,馬韶直接過來,對程德玄說,明天將是晉王的好日子。

    看看,一個懂天文的,一個道士,說的時間都是同一天。

    程德玄大驚,馬上報告趙光義。趙光義下令,將馬韶關起來,緊密看護,明天自己再去向趙匡胤自證清白。

    趙光義應該是擔心走漏風聲。那到底十月十九日有什麼特別呢?

    當夜開始天空晴朗,星斗明燦。忽然陰霾四起、天地突變、雪雹驟降。趙匡胤忙召趙光義入宮。在寢宮內,宦官宮女被屏退,兩人酌酒對飲。

    趙光義素來不喜喝酒,酒量一般。被屏退的宦官宮女,只遠遠見到燭影下趙光義時不時離席閃躲。至於他是躲酒,還是躲什麼,我們無從得知。

    後來趙匡胤手持柱斧戳殿下的積雪,對趙光義說些什麼。至於他說的是“好酒好酒”,還是“好為之”,到底什麼意思我們也無從得知。

    之後時間已到三鼓,即夜半時分,趙匡胤就寢,鼻息如雷。

    趙匡胤什麼時候、何種原因駕崩的,趙光義當時是否在場,我們更是無從得知。總之,身強體壯的一代雄主趙匡胤突然駕崩了。突然得故事戛然而止,要另起篇章;突然得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所以沒有留下任何遺詔,北漢事未了,身後事也沒來得及安排。

    趙光義登基為帝

    時至四鼓,即過了一兩個或兩三個小時,趙匡胤的宋皇后發現了異常。

    宋皇后才25歲,並無子嗣。她急忙將內侍王繼恩叫來,讓他出去請趙德芳(趙匡胤小兒子,並非什麼八賢王)入宮。

    她為什麼去請趙德芳而非大兒子趙德昭,我們無從得知。

    王繼恩又是何許人也?他本是趙匡胤的心腹宦官,連名字都是趙匡胤賜的,平南唐還曾領兵數千人出征。但可疑的是,在這件事上,王繼恩違背宋皇后意思,而是自作主張,直接去往晉王府。

    晉王府,程德玄端坐門前。是在站崗觀察,抑或奉命巡視,我們也無從得知。

    我們只知道,王繼恩問他為何在此,程德玄的回答是,晚上睡覺時,突然聽到有人叫我,說是晉王召見,出去一看又沒人,這種玩笑開了三次,我就來了。

    謊撒得並不高明。但王繼恩聽了只是略覺詫異,就把自己請趙光義去當皇帝的事情告訴了他。

    兩人敲開門後,將來意說明。

    趙光義猶豫不定,說要與家人商量,就進去了。

    到底是因為準備工作如詔書、警衛等未安排好呢,還是要表現矜持一下,我們也無從得知。

    兩人急了,再次闖進去。王繼恩催促道,時間一長,情況有變,怕被別人搶了。

    於是三人悄悄地冒雪步行入宮。進殿後,王繼恩說先等片刻,我去通報一聲。

    程德玄製止道,還等什麼,直接進去!

    趙光義好似被他們逼著一樣,進入寢宮。

    宋皇后見王繼恩回來,問,德芳來了嗎?

    王繼恩只答,晉王來了。

    宋皇后見到趙光義,極為愕然。接下來,兩人是否有爭吵,或是有協議,我們無從得知。

    最後,宋皇后說,我們性命都託付在你手中了。

    趙光義也哭著說,皇后勿憂,我一定與你們共保富貴。

    天亮後,趙光義率領文武大臣瞻仰趙匡胤遺體。大臣們發現太祖聖體玉色溫瑩,像剛剛沐浴過一樣。

    均無異議後,趙光義在靈柩前宣誓即位,是為在位21年的宋太宗。

  • 2 # 王大器

    這是一個互相糾纏的問題。

    先來說“斧聲燭影”

    斧聲燭影之事最早出現在《湘山野錄》一書中,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它是活躍在宋真宗至宋神宗年間的,生活在錢塘地區的,僧人文瑩所寫的,一本野史。可以說,《湘山野錄》的可信性很差,而且是斧聲燭影的孤證,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就是一條假訊息。

    但是由於它太博人眼球了(充滿陰謀論的宮闈秘事,誰不喜歡看?),並且宋太宗趙光義的人品實在太差了(哥哥死得很突然,弟弟和兩個侄子的死可以說都與他有直接關係,後來他又對待宋太后又非常刻薄),所以明代馮琦在《宋史紀事本末》中將此事也寫了下來,後來的演義就越寫越離譜了。

    再來說八賢王的皇位

    說趙光義搶走了八賢王的皇位也是有根據的——司馬光在《涑水記聞》中記載,開寶九年十月十日太祖駕崩當晚,宋皇后曾經讓太監王繼恩去召趙德芳(就是演義中的八賢王)入宮繼位,但王繼恩直奔晉王府,把趙光義來了過來。但是,這條記載正像《湘山野錄》一樣不可靠,因為它也是野史,也是孤證,更要命的是,司馬光與閒雲野鶴文瑩不一樣,他是當朝高官啊,他是給皇上效忠、服務的。別的不說,最起碼司馬光這幾句話就能證明趙匡胤駕崩當晚,趙光義不在場!

    這個問題正是糾纏在這裡——如果司馬光寫的是假的,則趙匡胤雖然未必是被趙光義所殺,但當晚趙光義的確在場,而另一個在場的宋皇后則肯定看見了不該看見的情形,所以她的後半生很悽慘。如果文瑩寫的是假的,則不僅沒有斧聲燭影之事,趙光義也的確在最後一刻把皇位從趙德芳手中搶了回來。兩條不可信的孤證導致了持續一千年的爭議,但由於趙光義即位後做得實在太過分了,所以人們更偏向於相信他有弒兄之嫌。

    但國史君(國史通論)認為,趙光義應該沒殺他的哥哥趙匡胤,因為沒必要啊!趙匡胤這麼多年不立太子,還讓趙光義親王尹京,再加上事先已有“金匱之盟”,傳位給趙光義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了,即便是他晚年想傳位給皇子,但是趙光義在京城的勢力盤根錯節,已經很難動搖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成人服用嬰幼兒維d滴劑會腹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