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巧克力CD

    說起袁闊成的“三國演義”,勾起滿滿的回憶。八十年代除了電視還有收音機,幾乎沒有其它的娛樂活動。那時候每天中午一放學就趕著回家聽半小時的一集三國演義,當然還有其它的比如岳飛傳、楊家將……袁闊成是評書大師,他說的三國演義,語言抑揚頓挫,有創新,語言生動幽默,藝術手法高超。當然也有其它的類似內容的說書,但是從藝術成就、知名度和完整性來說無出其右。擁有了人數廣大的忠實聽眾,奠定了袁大師和他作品的地位。

  • 2 # 鄭捕頭

    上中學開始聽評書,聽得最多的是單田芳,他講武俠居多,對孩子來說這樣的內容才過癮,而當時自己認為袁闊成講的三國過於文氣,不夠帶勁兒。畢業工作之後聽一個年長几歲的人說起,抽空還是聽一聽袁闊成的三國,現在的你絕對能聽出好來。

    隨後我試著聽了聽,一聽就沒有放下,所幸沒有錯過它。

    袁闊成講得細。《三國》是講謀略的書,並不是像《三俠五義》中更多說的是懸乎的武功,要把謀略講清楚,必須抽絲剝繭給觀眾講清楚。這方面袁闊成非常有耐心,而且講究方法,吸引你聽下去。

    袁闊成的聲音好聽,並注意語言節奏。有一個好聲音,說明袁闊成天生就適合吃評書這碗飯,語言節奏的把握袁闊成駕輕就熟。他特別喜歡停頓一下,有點兒像倒吸一口冷氣的語氣,“嘶”的一聲,表示這個人物在思考,在反思。

    袁闊成別的書我也大概聽過一些,《三國》是聽來最舒服的,甚至感覺比讀《三國演義》還要過癮,而且特別放心。

    袁闊成他們那一代評書人是幸運的,他們趕上了廣播大發展而群眾娛樂形式匱乏的年代,很多人將每天固定時間聽上一段評書,作為一天中最重要的娛樂。據說劉蘭芳說《楊家將》的時候,街上的小偷都少了,孩子們也不找出亂跑了。可能正是由於聽眾的這份厚愛,評書演員才有動力去把作品打磨好,表演好,因此才出現一大批著名評書演員和評書的經典版本。

  • 3 # 花呈現春情

    開篇說書袁闊成,《臨江仙》詞道其中;作者羅氏為主線,古事今觀辯證評;“瑕”“瑜”臧否人物處,猶勝教授做講評!時代不同地名異,心理活動說分明!“當時”“歷史”功勞論,聽者更似親臨境!貫中成作史標記,大師講播立首功✌✌✌!!!

  • 4 # 我說無名

    袁闊成的評書有四個特點:一,故事情節精細。在版本《三國演義》的基礎上,有自己獨到而不違背原著的精細加工,使得故事情節錯落起伏、絲絲入扣,讓人聽起來津津有味;二,穿插評論貼切。如對諸葛亮借東風的評論,既維護了人物形象,又恰如其分的剔除了人物形象上的迷信糟粕。三,聲音平和親切。袁闊成的評書,沒有一般說書人的喧鬧誇張,恰如山澗叮咚作聲的清澈溪流,吐字清晰、娓娓道來,聽之通暢親切,極富感染力和吸引力。四,節奏簡繁適宜。聽說書我最厭煩的就是大段人物、場面、景物的俗套敘述,這在袁闊成的評書《三國演義》中少有出現。簡捷明快緊湊,所以,我喜歡聽袁闊成的《三國演義》。

    宣告:評書名家,各有特色,這裡所說,僅僅是就題而答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的社會20歲30歲40歲每一個階段應該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