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指尖教育帝國
-
2 # 上海升學
接下來就是按照一些任務分配。上面說了按照不同學生進行關注,所以老師佈置作業量也可以先根據不同的基礎同學佈置不同的任務,統一標準對於基礎薄弱的同學來說可能有點困難。一步步來,先進行引導,讓小朋友能夠慢慢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並適時給出一些獎勵和鼓勵等。現在的小朋友自尊心都比較強,不合適長期的批評打擊。
最後可以讓能按時完成作業的同學來對那些無法按時作業的同學進行引導和幫助。
-
3 # 33教育
作業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練習,學生為什麼做不好作業,就是因為沒有把所學的知識全部掌握住。所以讓全班學生都完成作業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全班學生都學會所學的知識,學生只有把知識學會了,做作業才不會有困難,沒有困難學生才會完成作業。讓全班學生都學會所學的知識,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上課你至少得保證80%的學生都學會,剩下20%的學生,也就三五個學生,你再想辦法解決。對這三五個學生你可以選擇給他
們補課,或者找一些與所學內容有關聯的基礎知識,作為他們的作業,這些作業做完之後再補習現在的知識,這也叫因材施教吧,只有這樣才能使全班學生的作業全部完成。其他的方法如讓家長監督、懲罰和批評不能完成作業的學生都是被動的方法。
-
4 # sAviOr本座
很遺憾,我也沒做到讓全班同學都完成……
但有一點我很肯定。如果想讓全班同學都完成作業,那一定不是因為你讓他們完成,而是他們自己認為應該完成,或者想完成。
最簡單的例子,你在高中讓學生完成美術作業,你再嚴格也肯定有人不理你。因為他們覺得這東西對高考沒用,自然就不會重視。(這是沒有歧視副科老師的意思)
所以我教育學生,首先就是反覆強調這個作業的重要性,你寫了作業,才能成績提升才能怎麼怎麼樣。他聽不聽是一回事,我們要說到位。
其次,得讓這個學生對自己有一個完整的規劃。比如我們班有一個體育生,經常出去訓練踢足球,作業沒法完成。那我在和他的一次談心中就說到這個問題,我問他高考想要考多少分,進而告訴他你想要這個分數,你應該怎麼學,應該寫多少作業。這樣一來,起碼他有一個基本的目標,作業多少會改觀。
再有,在可能的情況下提升下留的作業的質量,少一些特別機械的,多一些靈活有趣的。但這一點比較理想化,畢竟很多知識就是需要不斷訓練才能記住,只能說盡力而為吧。
至於有些實在不寫作業,那也沒什麼太好的辦法。因為這個情況很複雜,甚至還有個別家長拒絕管孩子寫不寫作業,拒絕聽寫拒絕簽字之類的。所以我覺得老師也沒必要求全責備,作業是學生自己的事,我們做老師的,只要問心無愧,一切就釋然了。
-
5 # 鳴人給路飛上課
全班都完成作業的情況,真的很少見。我從當老師以來,就沒有遇到過,真的。我只能猜想幾種情況。
第一,重點班有可能都完成。一般來講,重點班人數少,學生的學習習慣比較好,對學習的認識也比普通班要高。做作業也快,作業對他們而言很簡單。我周圍教重點班的老師,只關心學生完成得完美與否?而普通班要關注那些根本就沒有寫作業的同學。
第二,作業留的有針對性。班裡不同號段的同學,留的作業也不一樣。成績好的,就多留點。成績暫時落後的,就少留點。我堅信,在一個班風很正的班級裡,這樣留作業是沒有問題的。班風一旦不正,什麼作業都不可能順利完成。
第三,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智力水平真的存在差距。全班都完成是不大現實的。老師,在佈置作業的時候就應該想到會有學生完不成作業。不管作業多麼簡單,不管作業多麼少,總會有一些人不寫。有時候,學生是真不會寫。
關於作業,我的理解是會多少,就做到少,做多少就交多少。
-
6 # 千保說說
這個問題已經不算個案了,就拿一個班級來說:老師每天佈置的作業,大部分同學都能按時保質保量的去完成,而總有一部分同學要不做一半,要不根本就不做。
究其原因:無外乎就是以下幾點。
1.家長忙於工作,無人監督,督促(現在的小孩大多數自覺性比較差)
2.上課沒有聽懂,完成作業時不會寫,日積月累,小困難變成大困難,越發不願意去寫作業了。
3.孩子不能理解完成作業的重要性,不知道為誰而學,養成了厭學的習慣,就更不願意去寫作業。
我覺得可以採取家校經常溝通,家長一定要配合老師及時瞭解孩子在學校的一個學習狀況,和孩子也需要多溝通,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發現困難及時解決,讓孩子處在個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當中,他才會更加願意學習,願意和同學們交流,處在一個正能量的學習氛圍當中,家長可以適當的採取一些獎勵政策,那麼孩子們按時完成作業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全班學生按時完成作業就成了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
7 # Amao阿茂頻道
其實這是很多老師煩惱的問題,也是很多老師沒有認真想過的問題,佈置的作業當然是全部同學完成最好,但是難免幾個不如意的。
我覺得老師的影響力和英才施教是很重要,教學的方法決定同學的積極性,比如我以前的老師,教學認真,說話很有哲理性以及調動同學的積極性,以及樂觀的態度,對很多同學都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班上的同學都會配合老師的任務得以進行。
其次總結幾個方法提供學習:
1 分層佈置,達到漸進的效果,促進學生的習慣。提取關鍵要點,能結合生活的事情,達到同學心中可以接受。
2任務的難度,佈置作業理想的肯定全部完成任務。但是一些難度也讓學生止步,所以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讓同學產生興趣,同事結合第一點.
3 檢查批閱要跟上,任務下去完成上來,及時批閱,鼓勵同學,完成的要怎麼鼓勵,沒有完成的要怎麼激勵,找對方法。
4 分組任務,小組積分,把任務分下去,按若干組進行考核,找出一個核心組員監督,可以進行比賽式進行,同時結合第三點進行。
回覆列表
讓全班學生完全作業,這個問題用點心思去做其實並不難。
一、因材施教,因差異留不同的作業。
全班的學生雖然上的課是一樣的,但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這就造成了一個班的學生千差萬別,那些不能完成作業的學生,其實就是學困生。對於學困生,老師只有停下腳步,因材施教,給他們留更多彈性作業,他們才有信心跟上全班的腳步,否則越落越遠,反而讓孩子失去信心,從而消極抵抗。比如,對於,長期寫作業有困難的學生,我允許他自己定下寫作業的目標,別人寫三遍,你可以選擇寫幾遍,前提是記住。這樣一來,學困生感覺自己的壓力減小了,反而加快腳步跟上全班的進度。
二、注重作業的質量,而不是隻堆砌數量。
有的學生學習成績差,老師就一遍遍的罰寫作業,付出比別的學生作業多得多的數量,但不知道,這種低效益的作業根本起不到提高成績的目的,只能讓學生更加的疲於應付,寫作業時不用心又怎麼能有質量呢?所以,留作業時,要能有效的檢測學生作業的質量。這樣既可以減負,又可以提高效率,學生也願意完成。
三、實行有效的溝通和獎懲制度。
學生不完成作業,有他的理由,無論理由合不合理,都要聽他講述,並幫他疏通困難,久而久之,學生就不好意思,不完全作業了。
有效的獎懲制度,可以約束學生完成作業。比如分組比賽,如果一個組員不完全作業,將影響本組的考評。這樣一來,為了集體的榮譽感,學生只能好好完全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