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鵬鵬看視界

    戰國末期為什麼齊不參與攻秦之戰?

    第一,撈不到什麼好處。我們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齊與秦隔很遠。齊去攻秦勞師動眾不說,就算打下了城池也不能佔領,因為中間夾著魏韓兩國。

    第二,蘇秦這個燕國間諜一直奉行弱齊保燕的計策。他在齊國當丞相的時候教唆齊湣王滅宋,滅宋之後,雖然一時間齊國風光無限,齊湣王與秦昭襄王並稱“東西二帝”,但這也導致後來的五國聯軍來伐齊,滅宋得的地盤還便宜了楚國。齊國由此而衰。五國以樂毅為帥伐齊,連下齊國七十餘城,就算後來田單復齊,國力也是一蹶不振。(以前你們合在一起欺負我,現在又想拉攏我?沒門。)

    第三,秦國遠交近攻的策略。秦王採取范雎遠交近攻的策略,一邊交好齊國(包括其他各國),一邊收拾有抵抗力的趙國。在打趙國的時候,其他東方各國都作壁上觀,趙亡,之後再也沒有哪一個國家在軍事上能與秦抗衡,包括齊國。從以上幾點看,應該可以看出為什麼齊不參加攻秦之戰。

  • 2 # 抱著作業本打盹

    至於戰國末期,楚、韓、趙、魏、燕一起攻打秦國,而齊國沒有參與的原因還得追溯到五國伐齊,公元前284年,燕昭王聯合秦、韓、趙、魏、包括後期加入的楚國,大敗齊國,直接導致齊緡王被殺,所以齊國就此和其他六國接下樑子,不想再幹預合力抗秦之事。

    還有就是秦國當時推行的“遠交進攻”策略,一步一步瓦解了當時的東方合縱聯盟,當時的齊國可以說是目光比較短淺,沒有真正看破秦國的戰略意圖。

  • 3 # 超哥說成語

    齊威王與齊宣王時期,齊國作為抗秦盟主,合縱抗秦的戰略是正確的。但齊緡王滅宋之後,南逼楚國,北欺燕國,西壓三晉,引得六國憤恨。

    齊國在以燕軍為首的五國聯軍的進擊之下,主力崩潰,大勢已去,最後只剩下莒和即墨兩個城。最後在即墨的田單復國,立湣王子法章為齊襄王,齊襄王死後其子田建即位。

    這樣一來,齊國就決定不再參與其他六國之間的爭鬥,採取明哲保身的決策。長平之戰中趙國向齊國求援,齊國不救,導致趙國慘敗,嚴重削弱了趙國的實力,導致了三晉逐個被滅,秦國統一六國的程序大大加快。

    這個結果也是齊國沒有戰略眼光和持續的國策造成的,如果齊國能聯合六國齊心協力,秦國也不是那麼容易就統一的。

  • 4 # 張不叄讀秦史

    這裡說的應該是六國最後一次合縱攻秦,發生在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當時是韓、魏、趙、衛、楚五國一同攻秦,佔領了壽陵邑;《趙世家》記載的則是趙悼襄王四年,趙將龐煖統率趙、楚、魏、燕四國兵馬,進攻秦國的蕞地,沒有攻克,後來轉而進攻齊國,奪取了饒安。

    齊國是從燕齊之戰後不再參與合縱的。齊閔王時期的齊國曾一度強大到與秦國並稱東帝、西帝,但被樂毅率領的五國聯軍險些滅亡後就此一蹶不振,事實上已失去了對天下格局的影響力,齊襄王、齊王建這兩任君王,以及事實上執掌齊國多年的君王后,都抱定了只求自保的國策,長平之戰中趙國曾向齊國請求借糧,齊國予以拒絕,一定程度上也是趙國敗亡的原因。

    這種鴕鳥政策下,齊國居然獨享了四十年的和平。《田敬仲完世家》記載,“始,君王后賢,事秦謹,與諸侯信,齊亦東邊海上,秦日夜攻三晉、燕、楚,五國各自救於秦,以故王建立四十餘年不受兵。”

    同時,秦國又積極實行“遠交近攻”策略,對距離自己最遠的齊國著意拉攏,以至於在秦國統一的十年裡,齊國不僅沒有任何參與合縱的舉動,反而在秦國每滅一國後,都派出使者來咸陽祝賀。其他五國盡滅後,齊國孤立無援,更是索性不戰而降,“五國滅亡,秦兵卒入臨淄,民莫敢格者。”可以說是整個戰國時代最讓人瞠目結舌的一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岫巖玉產地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