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城千島湖

    詩人毛澤東曾說過:“舊體詩詞的發展要改革,一萬年也打不倒”,我們要繼存傳統文化也要永於創新。

    對於傳統詩詞聲律,講究的是本句內平仄相間,聯內句間平仄相對,不講究平仄聲律就算不得格律詩詞了。

    至於對聯聲律一般按照1,3,5不論,2,4,6分明的音律,上聯聯腳必須為仄聲,下聯聯腳為平聲。格式應字數相等,內容相關。節奏相應,結構一致。

    《一剪梅,累》

    一一一學勤

    滿是疲憊一身累

    把酒一醉,把酒安慰

    加班加點碌無為

    還得面對,必須面對

    夜色闌珊無語樓

    燈火溫柔,月光溫柔

    憑窗目遊誰心留

    醒也憂愁,醉也憂愁。

    2018年,2月20日

  • 2 # 真琦鳳眼74386

    透過學習,知道一點皮毛。拋磚引玉...。

    所謂對聯,一對,二聯。

    其一,要求字句對等,詞性對品,節律對拍,平仄對立。才會視覺美,意向美,聽覺美,哲學美。

    其二,對聯有三大特徵,詞對仗;聲律協調;形對意聯。

    其三,對聯講究美,可以體現書法,張貼,紙墨,意向美等。

    其四,對聯是一種語言藝木,不但要求文美,意美,還要求聲韻之美。合格的對聯,讀起耒抑揚頓挫,琅琅上口。這就是聲律起的作用。對聯主要就是平仄問題,應以普通話的音標為準。

    對聯是一種獨立的文學體裁,有中華民族千年耒梳理,規範的通則,其精華是應遵守傳承的。

    社會在高速發展,對聯在思想上,內容上,藝術形式上,以及傳播上都有很大提高。我們應認真學習感悟中國楹聯知識。用腦,用心去寫對聯。應該在嚴瑾遵循對聯格律通則的基礎上靈活掌握。甚至發展……。

    祝大家: 新年快樂 幸福滿滿

  • 3 # 杲杲湖山

    關於“大家說說看,應如何看待詩詞和對聯的聲律格式?”這個問題在這裡,是屬於“自問自答”了,緣此問題是本人所提。如提示:“是嚴格地拘於格律“錙銖必較”而只追求形式,而以詞害意;還是在遵循規則、追求格律形式嚴謹的基礎上,靈活掌握?請行家老手們踴躍地“建言獻策”。恭賀新禧,新年快樂!”

    但今天的文章主要講的不是如何按格律嚴謹地作詩填詞聯對的,是如何正確理解認識詩詞格律應該怎麼用和對詩詞格律什麼是嚴謹,應該是怎樣的嚴格“屬文”。

    一、應符合格律與形式

    對於創作作詩詞對聯,要求符合格律與形式這個問題,是我一向提倡和孜孜以求的。並在用行動表示我對對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崇敬、熱愛,同時倡導繼承發揚,並梳理了對詩詞楹對的格律形式的認識與認知。

    嚴謹格律,嚴格按詩詞聯對格式,作詩,填詞,聯楹是對的。我一向作詩講究格律格式,認真執著。

    對聯是一種講究平仄格律的文學體裁,尤其有其自己的“執行規則”,即對聯的格律要求。是故,平仄聲律是詩詞對聯可知律的重要因素,可以說,沒有平仄,就沒有詩詞對聯。所以,創作時,一定要學會調平仄,這是基本功,不是可有可無的。

    二、文墨如人生世事

    1.關於人生世事與詩詞聯對

    有的問了什麼是“文墨如人生世事”呢?人生世事和作詩填詞聯對能有什麼關係?雖本無關聯,其實道相同理可參。

    君不見自古以來,哪位成事成功者——走的路是平坦和一帆風順的?沒有,都是孟子“天降大任”原理,走的都是崎嶇曲折坎坷之途,而後其成就者。是故人生,往往是往往有時是——將要“撞了南牆”時即回頭或撞了南牆復回頭——即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是故,本人有一句“名言”就是:“世界上最直的捷徑——就是彎路。”

    那麼要問——你說的這些到底與作詩填詞聯對有什麼關係?有的。譬如作詩填詞聯對的格律——當我們遇到了“過不去的坎”撞牆時,即無法按照格律要求進行時的時候怎麼辦?就“不過”了麼?那麼只有兩條路,一是窮盡才思“玉成”之,再就是權變“轉彎”繞過“險阻”以成就一首或一副好作品。是故,在此要跟大家說的是,但即使是中國歷史上登峰造極的唐詩宋詞,也不是一個聲字不差,如上所言——根本沒有必要。

    2.對聯的基本格律

    對聯格律(簡稱聯律),是指對聯寫作的一些基本規則和格式,除對仗是其核心要求外,可將其基本格律概括成六要素和六禁忌。對聯基本格律六要素,即:

    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當,結構相稱,節奏相應,平仄相諧。

    對聯六禁忌:

    1.忌同聲落腳

    2.忌同聲收尾

    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4.忌孤平或孤仄

    5.忌同位重字和異位重字

    6.忌同義相對(合掌)

    對聯的平仄,與近體詩律詩的頷聯頸聯的要求是一致的。強調平仄,是為了使對聯讀起來抑揚頓挫, 有音律和諧美。

    對聯的平仄要求平對仄,仄對平。關於平仄寬嚴問題:平仄在句中要相替,聯中要相對,但要做到每個字都相替、相對,即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也可以“一三五不論”(即句中第一、第三、第五等處於單數位置的字可以放寬要求),但是要“二四六分明”(即處於句中第二、第四、第六等雙數位置的字必須 嚴格按平仄要求)。所謂平仄,古代的“平”指的是平聲,“仄”指的是上聲、去聲和入聲。現代的平仄是指按 普通話的讀音來分的,一、二聲(即陰平和陽平)為平聲,三、四聲(即上聲和去聲)為仄聲。對於有古韻寫作能力的可以依《平水韻》進行創作。

    因為對聯出自於律詩的對仗一聯,所以要求與律詩一樣,要求上聯(起句)仄聲收尾,下聯(對句)則要求平聲收尾。即上聯最後一字應是仄聲;一般不能上聯平聲收尾,下聯仄聲收尾。上下聯不能同聲收尾,即上下聯最後一字不能同是仄聲或同是平聲。這是對對聯的最基本的要求。

    有時,為了不以律害意,在實在趕不開了的時候——也就到了“轉彎”不要機械在追求“嚴格”了,即個別地方出現平仄失對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在運用排比、押韻、引用等特殊修辭手法和運用成語、典故等固定句式之類的情況下,更可以適當放寬平仄方面的格律要求。至於機械地執行狹窄的聯律要求之一字不差——就是“過猶不及”了。而死板教條到如此機械的地步,便多為初學者、似懂非懂者及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者之程度與格局之“病”了。自初唐以降至清,有“出律”失粘等“瑕疵”的好詩多如牛毛。 即使老杜——不也是做了很多的“拗體”詩麼?且還有後來的大家仿效。如清王軒《聲調譜序》雲:“韓(愈)、孟(郊)崛起,力仿李(白)、杜(甫)拗體,以矯當代圓熟之弊。”

    3.最好教材與“案例”:林黛玉教香菱作詩

    《香菱學詩》已入選高三下冊課文。

    《紅樓夢》裡的黛玉,只要你讀了這本書——恐怕男人沒有一個是不愛不喜歡的一個人物,看看她在教香菱作詩時是怎麼說的。說的是香菱作詩著迷入魔了,把一幫姑娘們煩的夠嗆,大家取笑唄,主要是香菱作詩沒有入門,不知如何下筆,不得其法。

    就在這一天香菱吃完晚飯後,就一個人往瀟湘館中來找黛玉教她作詩。黛玉就笑著逗她說:你既然想學作詩,就要拜我為師。我雖然也不太精通,但大概教你還是夠資格的。

    以下是原文:

    【菱笑道:“果然這樣,我就拜你作師。你可不許膩煩的。”黛玉道:“什麼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舊詩偷空兒看一兩首,又有對的極工的,又有不對的,又聽見說‘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詩上亦有順的,亦有二四六上錯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聽你一說,原來這些格調規矩竟是末事,只要詞句新奇為上。”黛玉道:“正是這個道理,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香菱笑道:“我只愛陸放翁的詩‘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說的真有趣!”黛玉道:“斷不可學這樣的詩。你們因不知詩,所以見了這淺近的就愛,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不出來的。你只聽我說,你若真心要學,我這裡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後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裡先有了這三個人作了底子,然後再把陶淵明、應瑒,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個極聰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

    對聯上下聯的句腳,原則是以“上仄下平”為好,但,如果因內容限定,不好做到的話,也可以不拘平仄,不能因詞、 因聲而害義。 對聯中有些特殊的字詞對偶,可以不拘平仄,主要是同字相對、專用名詞相對、文言虛詞相對,用字技巧奇險的字 相對可以不拘平仄(正如《紅樓夢》裡林黛玉對香菱談詩時所講的“如果有了奇句,平仄虛實不對立是使得的”) 。

    2.看二首著名的唐詩:

    (1)杜荀鶴 《山中寡婦》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髮焦。

    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盡尚徵苗。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徵徭。

    如“任是深山更深處”六應仄處卻是平聲的“深”。但在當代就有諸多的著名詩人研究半天好久,這個“深”字無法用其它的仄聲字取代——就這樣才妙——獲得普遍認可。

    (2)唐 · 王維《使至塞上 》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頷聯出句“徵蓬出漢塞”和首聯對句“屬國過居延。”失粘。全篇都“拗”了,只能視為“拗格”。即便如此,不耽誤這首詩成為千古名篇。尤其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為千古稱讚的名句。

    基本上對對聯平仄聲律可遵循律詩的這個"一三五不論,二四六 分明"的口訣。尤其對於初學者,可在次基礎上在要求嚴謹工整。

    三、對聯與其難度

    友們知道麼?對聯的難度在於長聯。

    對聯又稱楹聯、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形式。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室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謂之“題桃符”(見《蜀檮杌》),是中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孟昶這個“末代皇帝”好學能文,《全唐詩》存其詩一首。

    那麼對聯出自於哪裡呢?毫無疑問對聯出自於律詩的,無論是是“偷春體”的首聯還是正格的頷聯、頸聯總之對聯是律詩中的一聯。那麼要問對對聯好對嗎?跟作詩填詞相比較哪個容易哪個更難?我在此不敢放言,儘管哪個做好了——這是一生的事情,萬事如此都難,但以本人的“實踐經歷”體會所言,對聯短者或玩著相對容易,而作長聯其詞意、聲律、對仗工整者,有時的難度超過詩詞——因為這是完全相反的兩首詩詞啊!難度可想而知。

    (一)本人的長聯

    (1)第一聯

    上聯:欣丁酉年,一歲華實逢好運;

    下聯:喜戊戌歲,九州昌盛慶吉祥。

    (2)第二聯

    上聯:日仍循,新年年復至;

    下聯:歲已換,正月月將圓。

    (3)第三聯

    上聯:梨花似雪,幾時爛漫看朝日?

    下聯:草木如茵,一度芳菲弄彩霞。

    (4)第四聯

    上聯:佇陌看梨花,似玉似霜似雪;

    下聯:憑窗觀沙雨,如珠如霧如煙。

    (5)第五聯

    上聯:古戲佳人,亭亭玉立,田田冉冉荷花豔;

    下聯:新年志士,磊磊風標,坦坦弘弘胸境高。

    (6)第六聯

    上聯:紛紛柳絮,佇陌看梨花,亭亭似玉似霜似雪;

    下聯:漠漠坊隅,憑窗觀沙雨,瑟瑟如珠如霧如煙。

    (7)第7聯

    上聯:乾坤以東,東岱嵽嵲帶雙亭,蘢蓯巘崿巉崪,春迎滄海耀朝曦,秋攜王母佑區州,七十二主,仰止崔巍吐納。

    【按】上聯中有:乾、坤、東、岱、雙亭、春、滄海、朝曦、秋、王母、區、州、主。計十三個名詞。

    下聯:天地之中,中嶽嶄巖連太室,蓊藹嵯峨巀嶭,南拱箕山流穎水,北瞰黃河觀木壑,三十六峰,崚嶒鬱嵂參差。

    【按】下聯中有:天、地、中、嶽、太室、南、箕山、穎水、北、黃河、木、壑、峰。計十三個名詞。

    以上對聯,一至四聯為“短聯”,五至六聯是“中聯”,第七聯是“中長聯”。

    (二)“古今第一長聯”

    在昆明西郊滇池之濱的大觀樓有一副長聯,是乾隆年間名士孫髯翁登大觀樓有感而作。其觀物寫情,內涵深刻,令人叫絕,被譽為“海內第一長聯”、“古今第一長聯”、“天下第一長聯”等,一直流傳不衰。長聯掛在“五百里滇池”岸邊的大觀樓前兩百多年,為古今眾多名士及廣大遊人所仰慕及推崇。

    全聯如下:

    上聯: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下聯: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1.列聲律講解

    這副如此雄偉磅礴的特長聯,可謂冠蓋千古,下邊列下聲律,給大家說下對對聯的基本形式和這副巨聯的白璧微瑕。

    (1)如“岸幘”對“凌虛”雖是動詞對動詞,但“岸幘”字面卻是名詞(微瑕);

    (2)“喜茫茫空闊無邊。仄平平平仄平平”;“嘆滾滾英雄誰在?仄仄仄平平仄仄”。領字為仄對仄(形式)。

    (3)“西翥靈儀,平仄平平”;“唐標鐵柱,平平仄仄”。起字平對平(微瑕)。

    (4)“北走蜿蜒,南翔縞素。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宋揮玉斧,元跨革囊。仄平仄仄,平仄平平”。起字為仄對仄,平對平(形式)。

    (5)“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第九字為平對平(微微瑕)。

    (6)“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領字是仄對仄。另,其次是“梳裹就–平仄仄”和“卷不及–仄仄平”。此聯,詞和聲律借存失對(瑕)。

    (7)“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綴”和“付”,為仄對仄,另最後三字是仄平仄對仄平仄。起字都是仄聲(形式)。

    (8)“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領字起字幾乎都是仄聲,為什麼會打破常規以這種形式來創作對聯呢?仄聲雖沉鬱且富有慷慨高亢之氣,底蘊沉厚適合作“首”為“領”,這是一種對聯格式創作的創新。

    2.層次與格局境界

    我在此宣告的是:本人絕沒有挑剔這幅“海內第一長聯”、“古今第一長聯”、“天下第一長聯”之動機,是以一種崇拜學習欣賞賞析的心態來最為最好的例證依據的來闡述解釋問題的。根據以上所列的聲律和對形式的提示,如“形式”、“瑕”、“微瑕”等提示有什麼的啟發?日後自己再作詩填詞和對對聯的時候知道該如何了吧?如果按照幼稚”不准許一個半個的字聲有“毛病”的“做法和理解——那麼這副“古今第一長聯”、“天下第一長聯”還能要麼?如果是因為一兩個字就鑽牛角尖的話,恐怕這副對聯到二百多年後的今天也完對不出來。

    往往事萬物,都有一個過程層次和程度,第一層次程度,是艱難難蹣跚,以升堂入室;第二層次程度,是入室有深淺,深者通達,淺者拘謹;第三層次程度,是上下通達,一是如琢如磨,揮灑自如,成就好詩文章。再就是遊刃有餘,逍遙八荒,攬五行之浩氣,歌九州之壯麗;望江河日月即吟詠,瞻山嶽林川入詩賦。

    嗟乎!層次境界也!

    3.結論

    在《舊唐書·魏徵傳》裡李世民如上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看看黛玉是怎麼指導香菱的,把王摩詰全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後再讀一二百首杜杜甫的七言律,其次再讀李白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這樣在肚子裡先用這三個人的詩之底蘊打了底子,然後再把陶淵明、應瑒(東漢末),謝(謝眺)、阮(阮籍)、庾(庚信)、鮑(鮑照)等人的作品一看,就可以作詩了和成為一個優秀的詩人了。

    是故,關於作詩填詞對聯的時,不必過於拘泥於格律形式之死板教條苛刻至不漏一字一聲。並在此告訴有如此概念意識與認知的——請及時“轉彎”,你的思維做法緣在剛摸著一點門徑,其實還根本沒有達到升堂或入室的程度,不要倚仗著這一點皮毛

    就去對別人指手畫腳。還需繼續努力,還是不先要忙著“指導”別人,先把自己“指導”好了,當自己真正在此領域達到一定的程度後,如有了黛玉做老師的自信後再當“老師”不遲。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斯言信矣!

    上聯:乾坤以東,東岱嵽嵲帶雙亭,蘢蓯巘崿巉崪,春迎滄海耀朝曦,秋攜王母佑區州,七十二主,仰止崔巍吐納。

    下聯:天地之中,中嶽嶄巖連太室,蓊藹嵯峨巀嶭,南拱箕山流穎水,北瞰黃河觀木壑,三十六峰,崚嶒鬱嵂參差。

    2018年2月19日晚

  • 4 # 大坂磚

    看了湖山泰坦聲律之言意氣風發,昔日李白豪放之風當興矣!。。。

    上聯:出,出口成章詩一首。

    下聯:入,入門對句律百辭。

    橫批:對聯有章

    這三句話其實就是簡練的楹聯詩詞方法,對聯要求整體格式——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聲律對應、詞性一致四點規整為上品。整體關鍵點恰恰是你要抒發的心情和表達意境的統一最先!

    對聯一定先要有意境,根據題目看清楚了它的原來表現的情景詩意。你的對句則可順、可反、可疑、可懷柔!意境確定好了,那就按部就班開始填詞造句。

    填詞造句肯定誰都會,但是表達的方式方法和水平就不一樣。對聯“出口成章詩一首”,這“首”句一句既出百句應,結果意境字詞各不同。詩詞楹聯工整還需修辭功!

    你需要認認真真看清楚出句與對句關鍵詞的詞性,和在句中的具體表現力。 一般都再律一遍給出句的韻律格。這“入門對句律百辭”就是提要求,讓你反覆推敲你所作答句的意境、詞性、對應律格。出口成章透過“字字斟酌錙銖必較”才能讓你試對的句子規整和格致!

    所對詩詞楹聯的句情、詞景、格律三者和暢,吟讀之朗朗上口,意猶未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之前銷售化妝,現在想學瑜伽,如何又從銷售瑜伽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