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艾伯史密斯
-
2 # 科學認識論
我們都知道,經典力學由於解決不了黑體輻射和光速不變等問題,由此被迫終極了統治物理學的地位。由此引申出來的理論有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相對論解決了牛頓力學面臨光速的詰難。而量子力學解決了牛頓力學面對黑體輻射的詰難。
可以說,量子力學適用於微觀世界,相對論適用於宏觀高速的世界。而牛頓力學就尷尬了,只能適用於低速宏觀的世界。
量子力學描述的微觀粒子的運動規律,而我們知道,中子星的密度很大。其實中子星是由於恆星引力坍縮導致的,宏觀上體現在中子星密度很大,微觀上看,中子星內部原子的核外電子坍縮到原子核內部了,電子和原子核內部的質子電性中和了,導致原子只存在不帶電的中子了,所以這種天體叫中子星。
那我們又知道,中子星如果再坍縮,就有可能成為黑洞。反正黑洞奇點的密度要比中子星大的多,中子星這樣的密度都把原子結構壓垮了,那麼原子結構在黑洞奇點處早已崩潰。而量子力學不正是描述的是亞原子,原子,電子級別的粒子運動的規律的理論嗎?既然在黑洞內部都不存在原子結構了,那麼量子力學自然會失效,這就要求新的理論誕生來闡述黑洞內部的奇點。相對論主要是描述達到光速10%以上的高速運動的世界。而至於奇點內部究竟是怎樣的世界,我們全然不知,可以預判,相對論也將失效,畢竟黑洞內部的物質不是我們現在感受到的這樣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是基於黑洞視界以外的物質世界歸納出的理論。如果再把這些理論演繹到黑洞上,那勢必是不行的!
-
3 # 人擇原理
這是現在物理理論的最前沿問題,現在還無法解決。我只能談談自己的理解。
首先這個奇點是物理上的奇點不是數學中的奇點,定義上還是有區別的,物理學上的奇點指的是空間和時間被無限壓縮,密度和引力無限大的一點,在天文學上特指1946年伽莫夫的宇宙大爆炸模型的起點和廣義相對論的一個解——黑洞的終點。
廣義相對論是關於時空曲率的當代最準確的引力理論,但只適用於宏觀宇宙,量子力學是關於微觀粒子世界的物理理論,但並沒有包含引力,這兩大理論是不協調的,物理學家費盡心思想融合兩大理論,但至今未成功。所謂的尋找大統一理論就是想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其中,超弦理論是最有希望的備選理論,但超弦理論太超前,以現在的科學技術還無法驗證這個理論,想了解的可以看格林的《宇宙的琴絃》。
奇點,由於無限小(至少現在是這麼認為),必定需要微觀層面的量子力學描述,但奇點的超強引力,量子力學無能為力。廣義相對論可以描述奇點的引力(時空曲率),但對量子層面無能為力,這就造成現在沒有一種理論工具可以準確描述奇點,這是當代理論物理學的尷尬之處。
失效指的就是這個意思。同時,由於在奇點處失效,也反應了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缺陷,是不完整的理論,但統一兩者看來好遙遙無期,也許在不遠的將來,來一場20世紀初的物理學革命,那時候,可能對奇點會有更深入的瞭解。
-
4 # 科學無止境
理論並沒有失效,只是在奇點處由於物質的彼此轉換成了另外一個視界的物質形式,所以在奇點處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不能再對以前的物件進行描述。原來描述的物質形式發生了變態,所以原來的物件已經不適合了。
但是並不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失效了。而是它們原來描述的物質形式變態了。
回覆列表
答:這個問題,我只能做定性的分析,主要是因為量子力學適用於微觀,廣義相對論適用於宏觀,而黑洞奇點是兩者的極端情況。
我們知道,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世界的理論,它描述的微觀世界是離散的,對於微觀粒子組成的宏觀物質,就不適用了,至少存在侷限性。
而相對論是宏觀理論,它描述的宏觀世界是連續的,對於微觀世界也不適用,也存在侷限性。
而黑洞奇點,在目前的理論看來,具有極小的直徑,還擁有巨大的質量,目前描述為密度無窮大。
可是極小尺度是量子力學的使用範疇,而巨大質量是相對論的描述範疇,兩者各據一詞,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各自的適用範圍,同時出現在了一起!
導致兩個理論在描述奇點的時候,存在分歧,兩者的矛盾非常突出,尤其是一個理論描述離散,一個理論描述連續,所以說兩者在奇點處都失效了,兩者都不能準確描述奇點的性質。
或許兩者在奇點處統一成了一個理論,只是目前這個理論還未被人類知道;又或許在奇點處,所有物理學理論都失效,黑洞就是一個純粹的破壞機器,能粉碎一切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