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滿堂醉劍客

    蜀漢有山川之利,有地利的優勢。

    曹丕剛剛篡漢,反對的人很多。曹丕安穩國內後,放眼周圍,吳國,有可趁之機。

    古代戰爭,往往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蜀漢七十萬進攻東吳,雖說最後慘敗,東吳也慘勝,損失大。

    曹丕認為,東吳跟蜀漢打架,肯定有大仇,不會救援。滅蜀漢,四川難進軍,諸葛亮,是人精。魏延守漢中,一時難取勝。而東吳雖說勝利,損失也不小,打江南,方便些,容易些。柿子往軟的揀。就算不成功,損失不大,姑且試試唄,命曹休帶兵十萬進攻東吳,叫陸遜大敗而歸。

    曹丕不是不想進攻蜀漢,劉備剛死,曹丕就聽司馬懿獻計,五路大軍進攻蜀漢,叫諸葛亮一一化解,曹丕費盡心力,沒賺到便宜,吃力不討好,終於知道,諸葛亮不好惹。

  • 2 # 三日軒主人

    其實這個時候,曹丕真的真的一場仗都不想打,不管對手是東吳還是西蜀。因為他顧不上。

    立國之初,曹丕有太多的事情要幹,改官制,定法令、平叛亂,賑災荒,吞吳伐蜀這種滅國之戰必須等國內穩定下來才能著手進行,題主問題中的這一戰,挑起戰爭的並不是魏國,而是東吳。

    曹丕登基後的黃初二年八月,孫權因為正在應付劉備的復仇,不想兩面開戰,遣使向曹丕稱臣並釋放了于禁等一干魏將,曹丕封孫權為吳王,加九錫。黃初三年五月,曹丕把荊州、揚州和江表八郡合併稱為荊州,由孫權領荊州牧,而原來荊州江北的地盤改稱郢州,屬於魏國。

    下一個月也就是黃初三年閏五月,孫權大破劉備於夷陵,蜀國元氣大傷,在諸葛亮的主持下尋求與東吳和解,這時候,孫權沒有了蜀國的威脅,於當年10月立馬和曹丕翻臉,一舉把屬於魏國的郢州的奪了過來,複名荊州。

    是可忍孰不可忍,曹丕感覺自己像猴子一樣被孫權耍了一回,這時候不還以顏色,自己這個皇上的臉往哪裡擱?但是即便是這樣,曹丕這場仗也在儘量的控制著規模,適可而止。

  • 3 # 如切如磨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絕對不是害怕諸葛亮。

    至於為何不趁機伐蜀而伐吳這就很有意思了。我以為有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三國勢力間的微妙的平衡性。

    說起來很有點冥冥中自有天意的玄妙意味。就是三國中某一方起勢開始強大起來的時候必然會遭到另一方或者兩方的破壞或者抵制,再重新回到平衡穩定。魏國始終最強,所以大多時間都是蜀吳聯盟對抗。而當劉備勢力巔峰的時候,就被孫權背盟偷襲。折了關羽失掉荊州,這也是夷陵之戰的起因。結果蜀漢因之元氣大傷,再無未來。東吳兩場漂亮仗打下來,反而引來一直坐山看虎鬥的曹丕的攻伐。使三國局勢又恢復到穩定的發展期。

    其實曹魏對蜀漢最忌憚的人是劉備,並非諸葛亮。劉備兵敗並身死白帝城,真正讓曹丕放下了對蜀漢的戒心。一直也有心於完成統一大業的曹丕本來就主張征伐東吳,夷陵之戰後眼看孫權坐大,就再也忍不住出手消耗起勢的東吳了。

    這一點可以說是勢因。

    其二。曹丕的皇帝面子。

    孫權在夷陵之戰伊始也是心怯於劉備的來勢洶洶。本來就是為了取荊州向曹丕俯首稱臣,面對劉備的報復更有心把曹丕拖下水分擔壓力。而曹丕一是剛稱帝要穩固局勢,二是不想當大頭有心看兩個頑敵互相消耗,決定兩不相幫。不曾想孫權迅速大勝,解除威脅後便不再把稱臣納質的事放在心上,而後更是做出對抗的防守態度再次叛變。剛受漢禪號稱正統的開國皇帝曹丕正需要武功來彰顯自己的英明,孫權的反覆和愚弄正好給了曹丕興兵的口實。事實證明這次征伐曹丕是動了真格的,下《伐吳書》,自將兵從首都許昌親征,諸路並進,大破吳兵,幾乎攻破江陵。後因疫病大起,孫權趁機再舔臉求饒才結束。

    所以不給面子就幹是曹丕伐吳的官方原因。

    其三。借攘外之名,行安內之實。

    第一次伐吳之後兩年,曹丕又兩次親征督師伐吳。但都止步於廣陵臨江觀兵。其真實目的是為了消除長期盤踞在徐州青州的以臧霸、孫觀為代表的豪強頑固勢力。臧霸很是個人物,做到過四鎮將軍,與孫觀、尹禮等自成一股勢力。演義中也曾提及被曹操委任青、徐二州。發展到曹丕在位時,這個小山頭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始終叛亂不斷。曹丕就借伐吳的機會,安穩的剝奪了臧霸的兵權,平息了唐諮、蔡方在利城(今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發動的兵變,徹底消滅了割據勢力帶來的隱患。

    所以這點為曹丕三次伐吳的內因。

    彼時諸葛亮剛剛接掌蜀漢大權,穩定局勢,發展生產,北伐的時候曹丕已經死了。所以曹丕沒領教過諸葛亮的本事,又怎麼會怕他呢。

  • 4 # 哼哼唧唧的路西

    應該是這個原因:蜀國也伐吳,關羽被殺,劉備也死在這個事上,與吳交惡。如果魏伐蜀,蜀吳還有聯盟的可能,如果魏伐吳幾乎不可能再有聯盟。而且蜀有姜維等力戰分子,不好下手。蜀國還有蜀道屏障。綜合各種考慮,當然先伐吳了。

  • 5 # 胡觀世事

    簡單說就是曹丕戰略判斷失誤,智商不足,被孫權玩弄後惱羞成怒。我們看看那一段歷史發生了什麼吧。

    時間回到公元222年,劉備和陸遜戰爭正在熱鬧的時候,魏文帝曹丕做起了觀眾,他聽說蜀軍樹立木柵紮營,相連七百餘里,便對他的大臣們說:“劉備太沒水平,哪有連營七百里的!一定會被敵人打敗’,這是兵家大忌。孫權贏定了”僅過七天,吳軍攻破蜀軍的捷報果然送來了。

    其實當時曹丕有很好的機會統一中國,如果劉備出兵他也出兵的話,東吳很有可能就滅亡了,然後進攻蜀漢,中國很有可能就統一了。當然現在機會也不錯,劉備剛打了敗仗,蜀漢的多年積累一朝損失殆盡,如果文帝曹丕舉大軍進攻蜀漢,再加上吳魏聯盟的合理出擊,蜀漢也會被消滅的。

    可是曹丕那豈是一般人,絕對講究公平競爭,他對戰敗的劉備沒有想法,反而要刁難戰勝的東吳,這個智商我就沒話說了,可是曹丕還在不斷的秀智商的下限。

    曹丕要求孫權把世子作為人質送到魏都,這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外交的禮儀,現在曹丕這麼做說實話有點小家子氣,因為畢竟大魏是一統天下的天子,吳只是屬下的藩臣,你這麼人質一送,兩者地位成了平等。可是孫權連平等的地位都不想要,並且想玩弄一下曹丕。

    於是當魏國使者到了吳國時,孫權親切接見,態度很好,“吳王為之流涕沾襟,指天為誓。”這通表演絕對把魏國使者感動了,回去後也說了孫權的好話,讓曹丕放心。可是等了很久,望穿秋水,東吳的世子還是沒來,這時候就應該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曹丕還是抱有一絲希望的派人去問,這時候孫權已經打贏了劉備,根本不需要你曹丕的幫忙,於是這一次孫權連使者都沒有見。

    曹丕這才知道徹底被孫權玩了,惱羞成怒之下決定全軍出擊討伐孫權。公元222年9月,在吳蜀夷陵之戰結束幾個月,中國又發生了大規模軍事鬥爭,曹丕大規模調動軍隊,先後命令徵東大將軍曹休、前將軍張遼、鎮東將軍臧霸出擊洞口,大將軍曹仁出擊濡須,上軍大將軍曹真、徵南大將軍夏侯尚、右將軍徐晃包圍南郡。

    在一次面對強敵,孫權膽氣也壯了,第一次面對外來軍隊進攻強勢應對,他派建威將軍呂範指揮五路軍隊,以水軍抗拒曹休等人;左將軍諸葛瑾、平北將軍潘璋、將軍楊粲救援南郡;裨將軍朱桓在濡須指揮,抗拒曹仁。

    文帝曹丕決定效仿他父親曹操,御駕親征,於是十一月從許昌出發,親自指揮大軍南下征討,又把郢州恢復為荊州。十一月十一日,文帝到了宛城。曹休在洞口上書請戰,文帝這時候很猶豫,是否要速戰拿不定主意。不久,正巧暴風吹斷吳將呂範船隊的所有纜繩,船隻一直漂向曹休等人的營壘之下,魏軍斬殺俘獲吳軍數千人。吳軍潰散。文帝得到報告,下令各軍迅速渡江。魏軍尚未進兵,吳軍救援的船隻已經趕到,招集潰軍退回江南。曹休派臧霸率兵追擊,戰鬥不利,東吳軍隊擅長水站和船隻作戰的傳統又一次發揮,魏軍大敗。

    北軍不善水戰,這是當年曹操赤壁大戰失敗的主要原因,現在這一論調再次響起,魏國大臣董昭上疏說“武皇帝智勇過人,而用兵畏敵,不敢輕之若此也。夫兵好進惡退,常然之數。平地無險,猶尚艱難,就當深入,還道宜利,兵有進退,不可如意。加江水向長,一旦暴增,何以防禦!就不破賊,尚當自完,柰何乘危,不以為懼!惟陛下察之。”說白了還是長江天險,東吳難破。過了只有十天左右,江水暴漲,水戰迫在眉睫,而魏軍顯然沒有做好準備,當時又趕上鬧瘟疫,這也是曹操當年遇到的問題,北方人不適應南方的氣候,於是文帝遂命令各軍全線撤退。中國當時根本不具備統一的條件。

    賈詡就勸曹丕:陛下應期受禪,撫臨率土,若綏這以文德而俟其變,則平之不難矣。吳、蜀雖蕞爾小國,依山阻水。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孫權識虛實,陸議見兵勢;據險守要,泛舟江湖,皆難卒謀也。用兵之道,先勝後戰,量敵論將,故舉無遺策。臣竊料群臣無備、權對,雖以天威臨之未見萬全之勢也。昔舜舞干鏚而有苗服,臣以為當今宜先文後武。

    說白了就是現在形勢,吳蜀雖然國家很小,但是孫權加陸遜,劉備加諸葛亮都是超級組合,長江和蜀道也各自有天險,所以只能政治上慢慢來準備,軍事統一很難短期實現。曹丕經過這次軍事失敗也徹底明白了這個道理,他的智商也算是得到了教育。

  • 6 # 紅塵百劫11750314514

    曹丕繼位又代漢自立,國內矛盾加上地方豪強勢力,需要對外動武轉移內部矛盾,同時增強自身對軍隊的掌控,戰爭結果到變的次要,實際上只要不是大敗就達到目的,在這個前提下伐吳就優於伐蜀,從天時來說蜀國新敗又喪國君,正是自顧不暇的時候,即使伐吳失敗,蜀國也無力偷襲,反之如果伐蜀一旦失力或者陷於持久戰,吳國就有趁機坐大的可能;從地利上講蜀國崇山峻嶺,易守難攻而且離曹魏根本所在中原遙遠,一旦朝中有事恐怕回援不及,而伐吳就沒有這方面的顧慮;從人和來說古時候興兵討伐是必須要有理由的,任意興兵是為不義,孫權在戰前戰後的反覆,給了曹丕伐吳的藉口。綜上我覺得站在曹魏當時的立場上伐吳才是最優之選

  • 7 # ygrdf

    蜀道難於上青天啊,易守難攻啊!孫權耍了曹丕,孫權怕蜀魏兩國來攻,對曹丕稱臣,還答應送太子到魏國做人質,可是孫權打贏劉備後一拖在拖,最後反悔了,還不承認魏的合法帝位。曹丕大怒加上國內的原因所以伐吳。曹丕若當時不答應孫權,和劉備兩面攻吳東吳必亡,東吳一亡滅蜀漢很容易的,說不定曹丕在位期間就可以一統中國,完成曹操都不可能完成的大業,歷史必將改寫。可是曹丕錯誤的相信孫權,曹丕很後悔所以在位期間幾次伐吳,不過都失敗了。可歷史沒有給曹丕很長時間,如果曹丕能夠像他老爸一樣長壽,以曹丕的能力估計有可能一統三國!曹丕不會比他爸,只是在位時間短沒有做出成績來!

  • 8 # 漩渦鳴人yy

    曾經劉備派遣魏延鎮守漢中的時候,劉備問他說。如果說曹操率領大軍進攻怪你會怎麼做,胃炎,說曹操如果率領10萬大軍過來,您就不用親自過來了,我親自把曹操肚子漢中的門外。如果曹操率領全國之兵過來的話,那麼請您率領大軍和我會和咱們一起把曹操給擊退。

    魏延這一句話雖然有著過度的自信成分在裡面,但是他卻道出了一個實情,那就是漢中這塊土地真的很難被攻下來,諸葛亮的大軍六出祁山,面臨著就是糧草短缺的問題,而曹操大軍想要進攻漢中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曹徵曾經帥零五路大軍攻打蜀國,自己走的最著名的一條,也就是魏延提出那條子午谷的道路,但是大軍行軍了半個多月,卻沒法一半兒的路給走完最後只能無功而返。

    曹丕不是傻子,面對這種情況來說,曹丕也不敢拿自己的大軍去冒險,此時曹丕面臨的難題可不比曹操在世的時候面正難題要多什麼饑荒啊,什麼洪災呀,什麼叛亂啊,這一系列亂七八糟的問題,可以說讓曹丕整個人就感覺有點焦頭爛額了。

    但是漢中可以不打,這個時候曹丕就得選擇一個比較合適下口的位置,如果直接進攻江東那麼從合肥出冰嗎?然後渡過長江的話,這條路曹操走過無數遍,但是東吳最強的是什麼?是他的水師,每次曹操都只能駐馬在長江邊上,仰天長嘆,時不我待。

    所以說能夠給曹丕真正能夠進攻的地方就是剩下一個點,那就是荊州。

    荊州是一塊風水寶地。這塊地盤兒什麼好處,拿下了他,我向西,我可以直接進攻劉禪,向東我可以直接進攻孫權,而且荊州這塊土地相比較於漢中而言,地形更加平坦。相比較於江東而言,沒有,長江這一條天塹。荊州四通八達的地界 也是曹丕一直所垂涎的地方。

    站在更高的角度來講,此時此刻天下三個國家裡面曹丕所在的魏國很顯然實力是最強的。但是這個時候經歷過夷陵慘敗的蜀國元氣大傷,如果這個時候東吳方面乘勝追擊,逼迫蜀國投降,那麼東吳的實力必將迎來暴增,魏國可以說一直佔據著比較主動的位置,因為它擁有天下最多的人口最多的糧草最多的兵馬,此時蜀國與吳國兩個國家實力平分秋色,對於魏國而言是一件好事,原因便在於魏國可以憑藉著自己手裡的資本不斷地累積,終有一天透過手裡過度的資本,把這兩個國家給活生生給壓垮壓死。但是如果有一個國家,打破了平衡瞬間吞併另外一個國家,那麼這個國家將會站在跟魏國同樣的高度位置上。這樣的話,對於魏國而言,此時此刻異常,本來要穩贏的棋局,就一下子變的棋局不明瞭了。對於曹丕而言,自己老爹辛辛苦苦努力了這麼大半輩子,絕對不能夠讓魏國原先擁有的優勢在自己的手裡斷送掉。

    再者就是解決曹操時代遺留下的一個難題,青州兵。這支軍隊在歷史上赫赫有名,但是事實上它真正有的戰功並不多,反到這支軍隊一直打砸搶燒很有名氣,宛城之戰,曹操手底下的這支軍隊跑到民居里面去,搶劫去殺人放火,主帥夏侯惇也一直管不了這支軍隊,直到于禁率領的泰山兵穩住了陣腳。由於這支軍隊不服管系,因此經常鬧事,而且在曹丕繼位的時候,差一點鬧出了叛亂,曹丕藉著這一次討伐東吳的機會,順便整治了這支軍隊。

    在我看來,魏國攻打吳國的時候所使用的那條理由簡直就像玩笑一樣。吳國反反覆覆,這本身就是孫權的性格和他所在的形勢所決定的。不過這倒是給了魏國一個明面上的理由。

  • 9 # 流洛之家

    夷陵之戰,東吳重創蜀漢,那是不得已的,事實上孫權是想拉攏劉備的。

    如果魏伐蜀,東吳為了重修舊好,必定會幫助蜀漢抵抗魏國,以示重修舊好的決心。

    如果魏伐吳,蜀漢未必會相助東吳

    綜上:魏伐吳比伐蜀勝算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一個歷史並不長久的鐘表品牌,精工是如何做到在鐘錶界有一席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