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教一家共華夏

    聖賢之學,本只是一個功夫,非要往簡單了說,則“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也。我們大家,一切行,總是從知開始。打個比方,我們的孩子七八歲了,想讓他們學會一點家務,好比掃地,則我們必定先示範一遍怎麼打掃房間,讓孩子認真學習“示範的知識”,之後讓孩子照做幾次,我們則從旁加以糾正。如此反覆教導幾次,孩子終於學成,這豈不是先學而行,行而再學,以求精進的例子?

    由此推之,要明悟王陽明真知與真行,要洞徹王陽明“知行合一”,也大抵如此。我們大家,不可乞求還沒有學得廣博的知識,還沒有實實在在的大量的踐行,就能懂得真知、真行,就能做到“知行合一”啊。

    那應該學習哪些知識呢?

    就我學習的經歷來說,如有一定古文功底,四書五經也可先拋在一邊,直接上手揣摩鄧愛民注的《傳習錄註疏》即可。此書打通整個王陽明全集,匯聚成一書,從文意上,由淺入深,並進行了一定的編排,非常方便大家學習。

    此書如能日日揣摩,用心思量,且切實聯絡書本知識與我們的現實生活,逐一比較分析,則終究能有所體悟。當然,如果大家沒有相關的知識儲備,期許隨便看看就能體悟真知、真行,進而知行合一,則縱然我有蘇秦、張儀之才,也無可奈何矣!

  • 2 # 嗯哈哈黑

    謝謝邀請,簡單理解就是,“知”指人對外部世界感實所覺,所得越多越深入,具備能力越強,“知”也被用來表示智慧。“行”指人有意識的動作,泛指各種實踐活動,這種活動是在有意識指使下發生的,當然也就離不開知。舉個例子促進理解,比如我走在馬路上,看到有個垃圾,我的良知告訴我應該把它撿起來放進垃圾桶。這就是知行合一。

  • 3 # 古城漁樵

    確實如此,因為知與行的關係,不僅僅是直接關係,而且還有間接關係。這種關係因人,因地,因時不同。還與人的知行能力,知行程度有關。不是線性關係。

    如果把知與行的關係,系統化,格式化,邏輯化來說。幾乎沒有人能把知與行研究透的。這是因為有數不完的未知。也就沒有一個真正意義的知與行關係模式慨念。回答時就覺得難。

    根據我的理解,用一例子來描述一下知與行的關係有複雜吧!。一個廚師有一絕手菜,大家公認好吃。帶過好多的徒弟,手把手教也學不到家。有人說是師保守原因,我看不是。因為徒弟每天都親眼看到師付做的很好,自己卻做不出那個好味。

    我不是那個廚師,既是是也不能每次把一種次次都做的味一樣,只是相對差別沒那麼大。如果頓頓都吃你就會體會到。 (結論是知與行因人而異,受時間空間和順序等多方因素制約。是由知到識再到行,由行到識再到知。經大腦反覆重複,重複反覆進行較正,最後到無法精確的知與行關係。人幹多少件事就需要重複多少次知與行。越複雜的事知與行需要的時間越長。)\

    手機出故障停止編

    俗話說三思而後行!這個‘三思’究竟是什麼?我認為是:觀念.理念.理智。理念的正確與否,確定了觀念的正確與否。正確的理念和觀念才是正確的理智。行是實施。

  • 4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王麗霞,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北京懋德工作服務中心專案及行政管理組組長。

    知與行從字面理解,沒有什麼歧義,不需要做更多解釋。知與行的發展,在中國其實經歷了各種演變,大致有《尚書》的“非知之艱,行之惟艱”的知易行難說;《荀子•儒效》的“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的聞、見、知、行遞進說;《禮記•中庸》的“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的行與知分離的說法。宋代理學家朱熹說:“知行常相須,如目無足不行,足無目不見。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這是知先行後、知輕行重說。

    基本上,明代王陽明之前,知與行是分離、割裂的。這也就造成了明代出現的一種怪現象,就是學子士人官員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知上,在道理上非常精通,頭頭是道,然而卻少有行動力,形成了當時的只說不練的浮誇之風,明代後期的宦官專權、政權動盪可以說就是知行分離而產生的後果。

    王陽明在貴州龍場悟道之後,提出了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並進”說,將知與行統一在一起。他認為既然知道了這個道理,就要去實行這個道理;如果只是自稱為知道,而不去實行,那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道。

    比如,當知道孝順這個道理的時候,就已經對父母非常的孝順和關心;知道仁愛的時候,就已經採用仁愛的方式對待周圍的朋友。真正的知,在於確實地按照所知在行動,知和行是同時發生的。

    王陽明說:“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離”,這些重要的語句均被其弟子記錄於《傳習錄》。

    很多人讀王陽明的書,看的是權謀機變,認為其有智慧、善權謀,從而能屢次創造神一般的奇蹟,不得不說,這是對王陽明的歪曲與誤解,王陽明的核心是“致良知”,講的是心學。

    從“知行合一”的實踐中,王陽明一直在克除自己的私慾,使心處於澄澈明淨、無畏無怖的境界,踐行著自己的“知行合一”、“致良知”之說。在其生命的最後一刻,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很多人讓心處於恐懼之中去權謀機變,這已經從出發點上遠離了“良知”,更加遠離了“知行合一”,其心不善、私慾重重;其行更加不善、遠離大道。縱然手捧著眾多經典,知曉著千萬條道路,卻沒有任何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偉大的霍金有哪些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