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蟲吐絲

    列子在歷史上果有其人,他本名列禦寇,是戰國時代道家學說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列子》一書。他一生貧困,不求名利,隱居在鄭國講學四十多年,主張“循名責實,無為而治”,弟子很多。關於列子能御風而行的典故首先出現在《莊子·逍遙遊》裡說,"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返"。後在祖沖之的《述異記》裡說,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風而遊八荒,立秋日就反歸風穴,風至則草木皆生,去則草木皆落。

    然而這都是傳說,《莊子》有多誇張大家都知道,《述異記》則是一部談論鬼怪之書不足為憑。

  • 2 # 小香豬的雜談屋

    我簡單講講,莊子的核心結論中有一個叫“物我齊一”,什麼意思呢?我和萬物沒啥隔閡。

    正所謂

    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物化就是客體化,一旦你主客二分,就會固執的認為你是獨立的,你的環境也是獨立的。

    但是豺狼虎豹在森林裡就是帝王,在平地就被人所殺,那豺狼虎豹與其所屬的環境就是一體的,這算不算豺狼虎豹的“御風而行”?

    濠梁之辯更典型。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施惠看起來佔了便宜,莊子在強辯,但是這個短文最關鍵的點在於“請循其本”,本是什麼呢?本是你和魚本就沒有差別,怎麼會不知曉?

    這甚至是一個類似演化論的論斷,大家都是適應環境的產物。所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互相吐泡泡肯定沒有在水裡遊爽——我完全能知道喘不上氣啥感覺。

    列禦寇為啥牛逼呢?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因為他境界到位了,識破了天地一體,你我一體,萬物一體,所以他能御六氣而行,這種比喻在《莊子》中比比皆是,更合適的比喻其實是飛機,你擁有高階認知功能,這是演化賦予你的能力,因此你能上天。他藉此比喻列子的水準,在他的年代,列子肯定是最懂得和大自然打成一片的,起碼游泳技術可能高超。

    人類要永遠發明飛機,但是不能因此傲慢。

    所以後世海德格爾引申說:解蔽而來的林中空地(澄明)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解蔽同樣也是遮蔽——一盞燈亮起,那些黑暗的部分就被忽略了,讓你忘記在黑暗中的時候,我們身處一起。

    ps:再引申講講的話,手機已經是我們的器官了,按照莊子的理解,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很多電子產品反對者極端執著於“生來所有”。

    但是生來所有並非就是自然的,雖然魔改了道家,但是後世道教有先天后天之分,並不是說你的己身就是先天,你生來就是後天的,就被文化所浸染(事實上,人類學也強調這一點),所謂“濁氣”是也。你對人的形象的執著,也來自於你的認識,而人本不應該是和外界有二元對立的,義體化和意識上傳是《莊子》自然延伸的真諦,你不能化為蝴蝶,才是最可憐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百孝篇》天地重孝,一個“孝”字全家安,自古忠臣多孝子,怎樣詮釋《百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