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成因
元陽哈尼族梯田之所以如此壯麗和獨特。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結構所造成的。元陽位於雲南省南部,而云南省地形分佈的特點是西北高、南部低,從滇西北的中甸、麗江經大理、楚雄到到滇南的思茅、版納、紅河、文山,海拔漸漸下降,形成了滇西北高海拔地區常年無夏的寒溫帶、寒帶氣候型別和滇南低海拔地區全年無冬的亞熱帶、熱帶氣候型別。從滇西北到滇南,隨著海拔下降,立體氣候越來越顯著,雨量也越來越。而且大受來自印度洋的水汽和元江的水汽蒸發的影響,形成雲雨。全省降雨量最大的就是紅河南岸哈尼族聚居地區,降雨量竟達到年均1397.6mm,相應的稻作農耕越來越密集,旱地耕作越來越減少。這就使從滇西北的怒江、瀾滄江、長江水系到滇南江河水系流域,梯田稻作文化越來越發達,並最終在紅河南岸哀牢山南段哈尼族地區形成全省、全國最集中、最發達的梯田稻作區的地理構成環境。
其次,哀牢山特定的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也決定了元陽哈尼梯田必然形成為最壯麗、獨特的奇觀。元陽的地貌特徵是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多為切割中山地型別,即縣內眾山在億萬年中被紅河、藤條江水系深度切割,中部突起,兩側低下,鳥瞰全境,山地連綿,層巒疊嶂,地形呈“V”形發育,高下之間,壯觀異常。境內最低海拔為144米,最高海拔為2939.6米,海拔高差2795.6米。縣內氣候多屬亞熱帶季風型別,但因地形複雜差懸殊,立體氣候突出。河壩區年均溫度25度,最高氣溫42度,高山區年均溫度11.6度,兩區溫差達13.4度。在由河壩經下半山、上半山到高山區的行程中,要經歷熱帶、溫帶、寒帶的變化,正所謂“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河壩峽谷因其酷熱乾旱素稱“乾熱河谷區”,高山區因低溫降雨量大稱為“陰溼高寒區”。河壩區蒸發量大,高山區雲霧密度大、降雨豐富。境內以紅河、藤條江兩大幹流為主的水系共有支流29條,總長700餘公里,水資源總量為26.9億立方米,地表為20.81億立方米,地下水6.09億立方米,可利用1.47億立方米,這些江河就是元陽所有水源的總源頭。低緯度乾熱河谷區常年出現的高溫使江河之水大量蒸發(如南沙地區最大蒸發量1995年竟達2306.5mm)。巨量水蒸汽隨著熱氣團層層上升,在高山“陰溼高寒區”受到冷氣團的冷卻和壓迫,形成元陽年均霧期180天和年均降雨量1397.6mm的狀況,這也是為什麼元陽上半山地區終年大霧籠罩,降雨極其豐富,雲海格外神奇壯麗的原因。
全縣有63958.4公頃森林,其中東西觀音山有18167.6公頃原始森林,分佈各山各嶺的原始和次生林森林尚有45790.8公頃,這些森林構成了巨大的天然綠色水庫,它們涵養的巨量水份在高山上形成了無數條小溪、清泉、瀑布和龍潭,提供了全縣所有梯田、旱地用水和全部人畜用水。可謂“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元陽縣共居一山的七個民族大致說來是按海拔高低分層而居的,海拔144米到600米的河壩區,多為傣族居住;600米到1000米的峽谷區,多為壯族居住;1000米到1400米的下半山區,多為彝族居住;1400米到2000米的上半山,多為哈尼族居住;2000米以上的高山區,多為苗、瑤族居住;漢族多居住在城鎮和公路沿線。哈尼族居住的上半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在15度左右,全年日照1670小時,非常適宜水稻生長,故哈尼族先民自隋唐之際進入此地區就已開墾梯田種植水稻,在此1200多年間,哈尼族傾注了數十代人的心力,發揮了驚人的智慧和勇毅墾殖梯田。同時,哈尼族等民族還發揮了巨大的天才各創造力,在大山上挖築了成百上千條水溝乾渠,已建成骨幹溝渠4653條,其中,灌溉面積達50畝以上的有662條。條條溝渠如銀色的腰帶,將座座大山緊緊纏繞,大大小小溝箐中流下的山水被悉數截入溝內,這樣就解決了梯田稻作的命脈——水利問題。哈尼族以數十代人畢生心力,墾殖了成千上萬梯田,將溝水分渠引入田中進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長流,梯田中可長年飽水,保證了稻穀的發育生長和豐收。哈尼族墾殖梯田的想象力令人驚絕,其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之中,無不奮力開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這一景觀構成了千奇百態變幻莫測的天地藝術大交響樂,成為舉世矚目的梯田奇觀。
在梯田耕作上哈尼族形成了一整套科學合理的方法和制度。這種方法就是在找地開田時,要找不怕風吹、向陽、平緩、無病蟲害、雀鳥不來吃又終年保水的肥沃坡地,開成臺地後先種三年旱地,待其土熟,再壘埂放水把它變成梯田。哈尼族是透過挖築溝渠來解決梯田用水的,古歌也唱到祖先們是如何在高山深箐和崖石上克服千難萬險挖溝的,他們遇到繞不開的巨大岩石,就在岩石上堆上許多幹柴,放火把石頭燒紅,然後用竹筒背來冷水澆上去炸開石頭,這樣就可以挖溝了。古歌稱這樣的挖溝是“挖出了巖神的三朵肝花,挖出了巖神的七朵腰花”,這是多麼令人驚奇的景象啊!梯田要求田面要整理得很平,但古代沒有測量儀器,怎麼辦呢?“田不平不要緊,請水兄弟來幫忙找平”,祖先們用放水平田法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些都是哈尼祖先智慧和創造精神的表現。
圍繞著梯田構築和大溝挖掘,哈尼族發明了一套嚴密有效的用水制度,從開溝挖渠、用工投入,到溝權所屬、水量分配、溝渠管理和維修等,無不精心經營。如水源管理則發明了“水木刻”。這是根據各家權益設定的劃有不同刻度的橫木,安放在各家田塊的入水口,隨著溝水流動來調節各家各戶的用水,如此公平合理而又科學的管理,保證了每塊梯田都能得到充足的水量供給。
對稻作之民來說,水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肥,哈尼族利用村寨在上,梯田在下的地理優勢,發明了“衝肥法”。每個村寨都挖有公用積肥塘,牛馬牲畜的糞便汙水貯蓄於內,經年累月,漚得烏黑髮臭,成為高效農家肥,春耕時節挖開塘口,從大溝中放水將其衝入田中。屆時舉寨歡騰,男女老少紛紛出動,有的還特意穿上盛裝,宛若過節般熱鬧。大家爭先恐後用鋤頭釘鈀攪動糊狀發黑的肥水,使其順暢下淌,沿溝一路均有專人照料疏導,使肥水涓滴不漏悉數入田。這一方法省去了大量運肥勞力。平時牛馬豬羊放牧山野,畜糞堆 積在山,六七月大雨潑瓢而至,將滿山畜糞和腐殖土沖刷而下,來到山腰,被哈尼族的大溝攔腰截入,順水紛注入田,此時稻穀恰值揚花孕穗,正須追肥,自然衝肥正好解決了這及時之
歷史文化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元陽哈尼族梯田的知名度日漸提高,從封閉的哀牢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國內外專家學者和遊客紛至沓來。在1993年的第一次國際哈尼族文化研討會期間,中國、荷蘭、日本、美國、英國、泰國等10多個國家的100多名代表參觀過勝村鄉全福莊哈尼梯田,深為其景觀的壯麗與文化的豐富所折服。1995年,法華人類學家歐也納博士也來元陽觀覽老虎嘴梯田,面對腳下萬畝梯田,歐也納博士激動不已,久久不肯離去,他稱讚:“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藝術,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藝術家!”只要登上元陽隨便哪一座山頂,就會看到充滿在大地之間的、那如山如海洶湧而來的都是梯田。
一座座的“田山”,彷彿就是一部非文字的巨型史書,直觀地展示了哈尼先民在自然與社會雙重壓力下、頑強抗爭、繁衍生息的漫長曆史。哈尼族古老的《天、地、人的傳說》中說:大魚創造了宇宙天地和第一對人,男人叫直塔,女人叫塔婆;塔婆生下二十二個娃,其中老三是龍,龍長大以後到海里當了龍王,為感激塔婆的養育之恩,向塔婆敬獻了三竹筒東西,其中一筒裡盛有稻穀種。也就是說,哈尼人認為,自開天闢地以來便有了稻子。說明哈尼人是最早馴化野生稻的民族之一,水稻種植是哈尼人古老的生產內容。千百年來,哈尼族將哀牢山區三江流域的野生稻馴化為陸稻,又將陸稻改良為水稻,在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中,使三江流域成為人類早期馴化栽培稻穀的地區之一。
梯田成因
自然因素元陽哈尼族梯田之所以如此壯麗和獨特。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結構所造成的。元陽位於雲南省南部,而云南省地形分佈的特點是西北高、南部低,從滇西北的中甸、麗江經大理、楚雄到到滇南的思茅、版納、紅河、文山,海拔漸漸下降,形成了滇西北高海拔地區常年無夏的寒溫帶、寒帶氣候型別和滇南低海拔地區全年無冬的亞熱帶、熱帶氣候型別。從滇西北到滇南,隨著海拔下降,立體氣候越來越顯著,雨量也越來越。而且大受來自印度洋的水汽和元江的水汽蒸發的影響,形成雲雨。全省降雨量最大的就是紅河南岸哈尼族聚居地區,降雨量竟達到年均1397.6mm,相應的稻作農耕越來越密集,旱地耕作越來越減少。這就使從滇西北的怒江、瀾滄江、長江水系到滇南江河水系流域,梯田稻作文化越來越發達,並最終在紅河南岸哀牢山南段哈尼族地區形成全省、全國最集中、最發達的梯田稻作區的地理構成環境。
其次,哀牢山特定的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也決定了元陽哈尼梯田必然形成為最壯麗、獨特的奇觀。元陽的地貌特徵是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多為切割中山地型別,即縣內眾山在億萬年中被紅河、藤條江水系深度切割,中部突起,兩側低下,鳥瞰全境,山地連綿,層巒疊嶂,地形呈“V”形發育,高下之間,壯觀異常。境內最低海拔為144米,最高海拔為2939.6米,海拔高差2795.6米。縣內氣候多屬亞熱帶季風型別,但因地形複雜差懸殊,立體氣候突出。河壩區年均溫度25度,最高氣溫42度,高山區年均溫度11.6度,兩區溫差達13.4度。在由河壩經下半山、上半山到高山區的行程中,要經歷熱帶、溫帶、寒帶的變化,正所謂“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河壩峽谷因其酷熱乾旱素稱“乾熱河谷區”,高山區因低溫降雨量大稱為“陰溼高寒區”。河壩區蒸發量大,高山區雲霧密度大、降雨豐富。境內以紅河、藤條江兩大幹流為主的水系共有支流29條,總長700餘公里,水資源總量為26.9億立方米,地表為20.81億立方米,地下水6.09億立方米,可利用1.47億立方米,這些江河就是元陽所有水源的總源頭。低緯度乾熱河谷區常年出現的高溫使江河之水大量蒸發(如南沙地區最大蒸發量1995年竟達2306.5mm)。巨量水蒸汽隨著熱氣團層層上升,在高山“陰溼高寒區”受到冷氣團的冷卻和壓迫,形成元陽年均霧期180天和年均降雨量1397.6mm的狀況,這也是為什麼元陽上半山地區終年大霧籠罩,降雨極其豐富,雲海格外神奇壯麗的原因。
人文因素全縣有63958.4公頃森林,其中東西觀音山有18167.6公頃原始森林,分佈各山各嶺的原始和次生林森林尚有45790.8公頃,這些森林構成了巨大的天然綠色水庫,它們涵養的巨量水份在高山上形成了無數條小溪、清泉、瀑布和龍潭,提供了全縣所有梯田、旱地用水和全部人畜用水。可謂“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元陽縣共居一山的七個民族大致說來是按海拔高低分層而居的,海拔144米到600米的河壩區,多為傣族居住;600米到1000米的峽谷區,多為壯族居住;1000米到1400米的下半山區,多為彝族居住;1400米到2000米的上半山,多為哈尼族居住;2000米以上的高山區,多為苗、瑤族居住;漢族多居住在城鎮和公路沿線。哈尼族居住的上半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在15度左右,全年日照1670小時,非常適宜水稻生長,故哈尼族先民自隋唐之際進入此地區就已開墾梯田種植水稻,在此1200多年間,哈尼族傾注了數十代人的心力,發揮了驚人的智慧和勇毅墾殖梯田。同時,哈尼族等民族還發揮了巨大的天才各創造力,在大山上挖築了成百上千條水溝乾渠,已建成骨幹溝渠4653條,其中,灌溉面積達50畝以上的有662條。條條溝渠如銀色的腰帶,將座座大山緊緊纏繞,大大小小溝箐中流下的山水被悉數截入溝內,這樣就解決了梯田稻作的命脈——水利問題。哈尼族以數十代人畢生心力,墾殖了成千上萬梯田,將溝水分渠引入田中進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長流,梯田中可長年飽水,保證了稻穀的發育生長和豐收。哈尼族墾殖梯田的想象力令人驚絕,其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之中,無不奮力開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這一景觀構成了千奇百態變幻莫測的天地藝術大交響樂,成為舉世矚目的梯田奇觀。
梯田耕作法在梯田耕作上哈尼族形成了一整套科學合理的方法和制度。這種方法就是在找地開田時,要找不怕風吹、向陽、平緩、無病蟲害、雀鳥不來吃又終年保水的肥沃坡地,開成臺地後先種三年旱地,待其土熟,再壘埂放水把它變成梯田。哈尼族是透過挖築溝渠來解決梯田用水的,古歌也唱到祖先們是如何在高山深箐和崖石上克服千難萬險挖溝的,他們遇到繞不開的巨大岩石,就在岩石上堆上許多幹柴,放火把石頭燒紅,然後用竹筒背來冷水澆上去炸開石頭,這樣就可以挖溝了。古歌稱這樣的挖溝是“挖出了巖神的三朵肝花,挖出了巖神的七朵腰花”,這是多麼令人驚奇的景象啊!梯田要求田面要整理得很平,但古代沒有測量儀器,怎麼辦呢?“田不平不要緊,請水兄弟來幫忙找平”,祖先們用放水平田法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些都是哈尼祖先智慧和創造精神的表現。
圍繞著梯田構築和大溝挖掘,哈尼族發明了一套嚴密有效的用水制度,從開溝挖渠、用工投入,到溝權所屬、水量分配、溝渠管理和維修等,無不精心經營。如水源管理則發明了“水木刻”。這是根據各家權益設定的劃有不同刻度的橫木,安放在各家田塊的入水口,隨著溝水流動來調節各家各戶的用水,如此公平合理而又科學的管理,保證了每塊梯田都能得到充足的水量供給。
對稻作之民來說,水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肥,哈尼族利用村寨在上,梯田在下的地理優勢,發明了“衝肥法”。每個村寨都挖有公用積肥塘,牛馬牲畜的糞便汙水貯蓄於內,經年累月,漚得烏黑髮臭,成為高效農家肥,春耕時節挖開塘口,從大溝中放水將其衝入田中。屆時舉寨歡騰,男女老少紛紛出動,有的還特意穿上盛裝,宛若過節般熱鬧。大家爭先恐後用鋤頭釘鈀攪動糊狀發黑的肥水,使其順暢下淌,沿溝一路均有專人照料疏導,使肥水涓滴不漏悉數入田。這一方法省去了大量運肥勞力。平時牛馬豬羊放牧山野,畜糞堆 積在山,六七月大雨潑瓢而至,將滿山畜糞和腐殖土沖刷而下,來到山腰,被哈尼族的大溝攔腰截入,順水紛注入田,此時稻穀恰值揚花孕穗,正須追肥,自然衝肥正好解決了這及時之
歷史文化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元陽哈尼族梯田的知名度日漸提高,從封閉的哀牢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國內外專家學者和遊客紛至沓來。在1993年的第一次國際哈尼族文化研討會期間,中國、荷蘭、日本、美國、英國、泰國等10多個國家的100多名代表參觀過勝村鄉全福莊哈尼梯田,深為其景觀的壯麗與文化的豐富所折服。1995年,法華人類學家歐也納博士也來元陽觀覽老虎嘴梯田,面對腳下萬畝梯田,歐也納博士激動不已,久久不肯離去,他稱讚:“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藝術,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藝術家!”只要登上元陽隨便哪一座山頂,就會看到充滿在大地之間的、那如山如海洶湧而來的都是梯田。
一座座的“田山”,彷彿就是一部非文字的巨型史書,直觀地展示了哈尼先民在自然與社會雙重壓力下、頑強抗爭、繁衍生息的漫長曆史。哈尼族古老的《天、地、人的傳說》中說:大魚創造了宇宙天地和第一對人,男人叫直塔,女人叫塔婆;塔婆生下二十二個娃,其中老三是龍,龍長大以後到海里當了龍王,為感激塔婆的養育之恩,向塔婆敬獻了三竹筒東西,其中一筒裡盛有稻穀種。也就是說,哈尼人認為,自開天闢地以來便有了稻子。說明哈尼人是最早馴化野生稻的民族之一,水稻種植是哈尼人古老的生產內容。千百年來,哈尼族將哀牢山區三江流域的野生稻馴化為陸稻,又將陸稻改良為水稻,在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中,使三江流域成為人類早期馴化栽培稻穀的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