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悠然布衣
-
2 # 無功用行
子思是孔子的孫子,大概孔子逝世之時,子思還未成年,所以不算是孔子的弟子之一。而是孔子的嫡傳曾子的弟子,嫡傳曾子的道統。後人尊稱其為子思子。四書之一、鼎鼎大名的《中庸》即是子思的著作。
子思在曾子處求學的時候,正是論語由零散的記錄彙編整理成完成經典的時期。
所以,說論語的編寫者是子思,可以說對,但也不能說正確。
原因是,論語是前後幾代人的心血結晶,而且編輯成冊的時候,子思只是其中之一,甚至都不是主導者。
從論語本身的文字當中,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線索,然後可以推論出一些事實來:
《論語》是在曾子的組織提倡下,由曾子與有子的弟子們,把孔子的那些弟子們,隨手紀錄的一些零碎內容,經過一番編排整理後,最終完成的。
而論語當中,沒有子思的任何記載,因為他是編撰者之一。
論語的成書年代應該是在公元前435年到公元前402年,這段時間。
曾子逝世與公元前435年,子思逝世於公元前402年。而孟子出生於公元前372年。
歷史上常說孟子是子思的嫡傳弟子,但是看這年代很奇怪,這樣的年代差距,如何才能去嫡傳呢?
所以孟子應該是子思門人的再傳弟子。中間可能隔了兩代。
只是這兩代就不怎麼爭氣了,沒有留下什麼流傳千古的著作,所以也沒什麼名氣。
-
3 # 陳廣逵
這個問題我在其他問答中回答過。
《論語》是由孔子弟子記載、儲存、提供並初步整理的,由再傳弟子新增的,記錄孔子與部分弟子言行及個別學習內容的“片段”式散文集。
可以肯定,《論語》是孔子逝世後才編寫的,最後成書至少是曾子逝世後。還可以肯定參與《論語》編定工作的是孔子的再傳弟子,其中應該有曾參弟子、有若弟子。
孔氏傳人、師承曾子的子思,連《中庸》都著了,《論語》的相關資料的儲存、提供少不了他;《論語》的最後編定,至少他參與了,孔子住宅牆中發現《古文論語》可以間接說明這個問題。
《論語》的編定在戰國初年已完成。定州出土的漢簡本《論語》證明,約在公元前55年《論語》一書已完全定型。
回覆列表
孔子的言論,當時的弟子各有記載,其後彙集成冊。
所以《論語》肯定不是一個人所編寫。
其著筆有先有後,其時間跨度或許不少於三五十年。
然後我們再看看子思是誰。
“憲”是原憲,字子思,子思是曾子的學生,孟子的老師。
佐證一:熟悉《論語》的朋友或許會記得“憲問章第十四”中有這麼一句:“憲問恥”。
在古代的話,直接叫別人的名是一件不太禮貌的事情,正常來說都是稱呼其字。
正常也就只有自己才有可能自稱名以表示謙卑。
從這兒可以看出,《論語》可能是子思所編寫。
佐證二:熟悉《論語》的朋友都知道,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
在論語中曾經出現過不少,例如子貢、子夏等等。
但是隻有兩個人的稱呼是和別人不同的。
一個是有若,《論語》中稱作有子。
另一個是曾參,《論語》中稱作曾子。
在古代的話,子是對於古代對人的尊稱。
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
從這可以看出,《論語》很有可能是曾子和有子的學生合著。
而子思正好是曾子的學生。
綜上所述,《論語》比較有可能是在收集了孔子的弟子對於孔子言論記載的基礎上。
以子思為主,和曾子與有子的弟子共同編纂。
當然,這個僅僅是片面的猜測,並沒有確切的直接的證據去證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