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炒肉加飯

    談及香港電影在迴歸前後的變化,許鞍華說,其實對香港電影來說,1993年才是真正的分水嶺。1993年之前,香港市場一年可以拍到二、三百部電影,而且票房很高,在臺灣地區、南韓乃至東南亞都很有市場。可是到了1993年,美國電影《侏羅紀公園》等大片的上映,反響很好,給香港電影帶來衝擊;臺灣片商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買片花,很多電影拿不到定金,開不了機;加上香港電影質量也出現一些瑕疵等原因,這之後香港電影開始走下坡路。

    談到與內地的合拍片,她認為兩地電影人才的交流、合作會給觀眾帶來更多的驚喜,而兩地電影人“坦誠交流、充分了解對方的看法”,是最重要的。

    轉運源自“天水圍” 對香港電影有信心

    2007年,許鞍華拍了一部投資120萬港元的小成本電影——《天水圍的日與夜》,為此她跑了50多趟天水圍,拍了很多非常生活化的長鏡頭,將百姓生活的點點滴滴,以紀實風格的文藝片形式呈現。許鞍華說,拍攝的時候周圍的人並不看好,可是剪出來以後,很多人看過之後給她打電話,有的人感動得都哭了。

    許鞍華非常高興,讓她覺得對香港電影的未來又有了信心。此後她這種冷靜、敏銳、細膩體察基層百姓人情冷暖的拍攝手法,在《桃姐》等電影中得以延續,她以深厚的人文關懷錶現基層百姓於無奈中顯出的韌性,又於悲苦中透出生活的希望。

    令許鞍華感到意外的是,這部“講廣東話、很生活”的戲,也贏得了內地觀眾的喜愛,令她意識到感情的傳遞是不分地域的,“本地味道越濃厚,生活感就越突出,就更能感染人”。許鞍華在電梯遇到影迷探討作品

    2009年,她憑藉該片獲得了第二十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在頒獎儀式上,許鞍華髮表感言:“在香港電影一百週年的時候,希望男女老幼都一起為香港電影界接下來的一百年努力。”

    曾給許鞍華當過副導演的關錦鵬說:“許鞍華拍戲給我最深的印象是她有某種執著。”他說,這可能源自她的身份認同,她“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在自己電影中滲進很多歷史的關照,這份歷史關照就成為許鞍華電影很獨到的地方。”

    對於香港電影的未來,許鞍華樂觀地表示“對香港電影輝煌再現很有期待”。正是這位始終保持初心的電影人,把每一次拍戲都當成“功課”,全力以赴地投入生活的懷抱,以感恩之心回報給觀眾一次又一次“驚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有熊孩子來家長住,你會怎麼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