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涼李義山
-
2 # 龍天一馬
安史之亂雖然只有短短八年,但影響是巨大的不但摧毀了大唐的根基,而且把大唐在各族神一般的地位打落到地底,大唐重始走下神壇也是漢族走下神壇的開始,之後各族不再畏懼漢族,大中華又一次走上大融合的道路,安史後城頭變幻大王旗,軍閥割據到五代十國,然後宋遼宋金南北對峙,各族都走上平等爭天下的道路,漢族不再是唯一天下霸主,這是一個大中華的進步,然後元明清民國包括現在都是推行各族平等的大中華統一思想,所以安史之亂歷史影響是十分深遠的,至於唐帝國的領土少多少,個人認為少了4分之3,只剩3百萬,但後世都打回來了,現在是陸領960萬,海領3百多萬,大中華的中心思想是統一,這永遠不會變的。
-
3 # 貓眼觀史
安史之亂過程:
公元755年,安祿山以“憂國之危,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由於唐朝盛世,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一時間河南河北瞬間被安祿山控制。
隨後唐玄宗組織反擊,派封常清防守洛陽,六子榮王李琬東征,安祿山雖然受阻,但楊國忠無能,洛陽很快被攻破,面對攻勢封常清、高仙芝便退守潼關,堅守不出,可唐玄宗聽信宦官謠言,以“失律喪師”之罪處死了封常清、高仙芝。安祿山則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改元聖武。
唐玄宗又派哥舒翰率兵20萬鎮守潼關,唐玄宗想盡快平定叛亂,卻聽信了楊國忠的讒言,導致潼關失守。潼關一破,長安緊接著也淪陷了。唐玄宗一波人又來到馬嵬坡,陳玄禮稱楊國忠作亂才導致安祿山謀反,並殺死了楊國忠,又說穩定軍心,處死了楊貴妃。
接著就是睢陽之戰和鄴城之戰,歷經七年之久,最後才平定叛亂,但安史之亂對唐朝影響很大,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安史之亂影響:
對中國後世政治、經濟、文化、對外關係的發展都有著深遠巨大的影響。政治上:藩鎮割據,安史之亂導致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勢力逐漸強大,有些地方稱王稱霸,直到唐朝滅亡。
經濟上:剝削加重。由於戰爭,造成勞動力嚴重不足,統治階級不得不增加稅收,使階級壓迫和統治階級的壓榨更加深重。
經濟重心南移,北方戰亂,人口南遷,帶來了很多先進的技術,使得南北方經濟差距日益明顯。
社會文化上:社會混亂不堪,生活水平急劇下降,很多書籍被毀,十不存一,百業待興。
當然還有對外關係上,這也是唐朝為此丟失了多少國土?其一:邊疆不穩,由於安史之亂唐王朝調離了隴右、河西、朔方一帶重兵皆調遣內地,造成邊防空虛,西邊吐蕃人乘機而入,盡得隴右、河西走廊,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安西北庭,數十年後,約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
其二:西域獨立,安史之亂使得唐朝無暇顧及西域,原本在西域的勢力逐漸強大,經此叛亂,勢力減退。失去西域對於唐朝來說損失是巨大的,對內沒有了絲綢之路的繁榮景象,對外失去了西域這道屏障,無法保證河西、隴右的安全。
回覆列表
唐朝天寶14年,身為河東,范陽,平盧三鎮的節度使安祿山,趁著唐朝內部空虛腐敗,聯合契丹,同羅,奚等民族組成15萬大軍,以憂國之危,討伐當時宰相楊國忠,在范陽起兵。短時間內就控制了河北、河南的大部分地區。
同年,當庭皇帝唐玄宗得知訊息後,大為震怒,派出封常清兼任范陽、平盧節度使,防守洛陽,接著任命他的第六子榮王李琬為元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東征。之後,洛陽,長安接連失守。皇帝棄國都而逃。到達馬嵬坡時,臣子和士兵怨聲四起,誅殺宰相楊國忠一家,並逼迫玄宗殺死楊貴妃。這才平息眾怒。
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在靈武登基,為李肅宗,之後接連認命郭子儀,李光弼為朔方,河東節度使,討伐安祿山,慢慢收復河北一代,經過睢陽之戰繼續而收復洛陽和長安。757年,安祿山由於長期的暴虐行為,被左右於睡夢中偷襲殺害。其子難以帶領大軍,導致軍隊全線潰敗。由於唐朝軍隊越來越多,史思明獨木難支,也於761年被其子殺死,其子獨立帶兵,於763年被田承嗣獻城交給朝廷,自此安史之亂結束。
安史之亂直接導致了唐朝由盛轉衰,主要影響:
1、社會混亂。
2、藩鎮割據嚴重。
3、剝削加重。
4、邊疆不穩。
5、經濟中心南移。
6、西域獨立。
對唐朝的通知影響太大,唐朝自此以後開始走向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