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想吃草莓啦

    我出生在70年代末的農村,父母靠種地拉扯著我們兄妹三人日子過得很苦,小時候最開心的就是過年了,不僅能穿新衣,戴新帽,領壓歲錢,還有好多好吃的。這些在平時對於我們是一種奢望,自己家圈養了一年的年豬會在年前送到屠戶家宰殺掉作為對全家人這一年辛苦勞作的犒賞。還要自己製作年糕,磨豆腐剪窗花……

    雖然

    那時的壓歲錢只有一兩塊錢也會一直揣在兜里舍不得花!年後的正月裡各村組織年會,比如:舞獅會,踩高蹺,還有小孩子最喜歡的大頭娃娃會去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拜年!真是年味十足呢!

  • 2 # 卸風追夢

    那時的生活,和現在相比,可謂是天差地別的。每天挑水吃,點煤油燈。糧食不夠吃,餵豬要上交國家,過年由公社食肉站供應每人半斤肉過年,閒時根本沒有肉吃。

    那時的我,想不到會有現在的幸福生活!!!

  • 3 # 小小呆啊呆

    我不是70後,我是80後,不過我覺得80後跟70後對於過年的記憶應該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說,那個時候過年好幾天以前家裡就要準備過年的東西了,感覺那時候的冬天比現在冷多了,家裡提前做好一些能放的住的吃的,比如燉個雞,準備些炸貨。要自己在家炒花生瓜子。用個大鐵鍋,放上沙子,在裡面不停的炒,臨近年底,家裡就要大掃除了,那可真是清底清理,把傢俱都搬出去,掃屋。一些瓶瓶罐罐都徹底清理遍。還有就是蒸饃饃,蒸豆包,蒸年糕,天天蒸啊,那時候都把家裡的炕頭烤的燙人。

  • 4 # 勞動創造美

    我是60後,趕上過1970年,真正的70後,不會記得1970年吧。我使勁想1970年,我的春節應該是什麼樣子。

    那一年,我6歲了,記得好多事情了。記憶中走到人生之尾的老太太老爺爺,都已經死去四五十年了,他們的家人都該淡忘了他們吧。那個年代,過春節最重要的事情,是生產隊組織憶苦思甜,吃糠餑餑,體驗舊社會的苦,感謝新社會的甜,爹親孃親不如毛主席的恩情深。生產隊是要召開會議的,會場就在村子裡。

    記得村裡有位叫她大姑的貧農發言,對著低頭認錯的富農,批判那個富農的老婆,在舊社會是多麼地剝削她,數落那個富農家的種種不好。這一幕,深深記憶在我的腦子裡。

  • 5 # freetosky

    我不是70後,我是80後,不過70-80小時候過年都差不多。那時候過年,年味多足啊,臘月開始就各種忙乎,置辦年貨,打掃屋子,過油炸各種花樣。過年串門拜年,全家都買新衣服,放很多鞭炮煙花,過年時有一天在爺爺奶奶家團聚,一天在姥姥姥爺家團聚,女人們都圍在廚房做飯,男人們聚在一起聊天打撲克麻將,小孩子們要不在外邊放鞭玩雪,要不在家裡瘋玩。那時候大家都是團聚在一起守夜,看春晚,吃餃子,拜年,發紅包。小時候最喜歡過年了。

  • 6 # 行走江湖的貓

    我是60後尾的。對於過年的印象,有幾個特別的記憶。

    1978年前的過年,在粵北山區過的,那兒比廣東的任何地方都要冷,霜凍是每年都會有的,偶爾有冰掛,1976年吧,下了一場大雪。

    不過過年是全國各地都一樣的,熱鬧!過年最大的特點就是吃。粵北山區的人們,要提前幾個月就準備,養很多的鴨子,都是喂穀子和花生的,肥肥的,過冬天時就臘起風乾,這就是著名的板鴨。

    此外,印象最深的是做的零食類的東西,用米粉夾花生米,或者黃豆,做成圓圓的大拇指一般大小的,放油鍋炸。因為用米粉,炸出來的特點就是硬!很硬啊,吃起來很考驗牙齒,呱呱呱呱的很響很脆硬。

    粵北人愛吃辣椒,油炸的點心還放辣椒啊!

    1979年到1985年,過年是在粵中部的惠州過的,這兒每年要炸油角。油角的做法基本和餃子一樣,擀麵皮,弄成圓,把炒香的花生碾碎,和白糖芝麻混一起做餡,包好後放油鍋炸。

    還有油炸蛋散,其實就是麵粉加雞蛋,擀成麵皮,切長方形,中間切一刀,兩頭往中間一扭,扭成花紋狀,油炸。

    包油角和做蛋散,費功夫。那時整個生產隊的婦女主婦們會把每家每戶的時間排好,輪著集中到每家去做。那場面特別熱鬧,喜歡那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1979年到現在,基本在廣州過年。廣州過年最熱鬧就是逛花街,人多熱鬧,花朵春意盎然。白天看花市,年三十晚吃完團圓飯後,也是逛花市,然後年輕人經常一起玩到天亮,再在大年初一一起去喝早茶!喝早茶啊,這個在全國都沒有誰能比了,和北方過年飯館根本不開業,完全無法對比啊。

    當然,年三十晚,最大一個節目就是看春晚。

    不過隨著資訊發達,節目越來越多,選擇越來越多,特別是年輕人對傳統節目的淡化後,過年也就沒原來熱鬧了。

    不管怎麼樣,都祝福大家生活越來越好,越來越有滋味。

  • 7 # 廿一666

    抱歉,我是80末,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但也分享一下90年代末到千禧年的過年記憶。

    小妹是屬於廣西靠近廣東的地區,父輩大多到珠三角城市,過年的記憶就是父母姑姑們一波人從廣東回來,帶吃的,還拍很多相片,就像現在看香港林青霞等年輕時的老舊照片那種感覺,還回帶回了DVD,放劉德華等明星那些經典老歌,還有許多類似的記憶。

    我許多同學其實是90後,我也被當做90後,但卻發覺自己更想85後左右的思想意識和愛好,大概與那時的經歷有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有必要去健身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