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絳彩瓷是清末時景德鎮具有創新意義的釉上彩新品種,將中國書畫藝術的“三絕”——詩、書、畫,在瓷器上表現,使瓷畫與傳統中國畫結合,創造出瓷畫的全新面貌。
“淺絳”原是借用中國畫的概念,指以水墨勾畫輪廓並略加皴擦,以淡赭、花青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畫,起源於元代。其畫家代表人物為黃公望。而淺絳彩瓷中的“淺絳”,系特指晚清至民國初流行的一種以濃淡相間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繪出花紋,再染以淡赭和水綠、草綠、淡藍及紫色等,經低溫(650—700℃)燒成的一種特有的低溫彩釉。
粉彩填色之前需用玻璃白打底,淺絳彩不用,而是直接將淡礬紅、水綠等彩直接畫上瓷胎,故粉彩有渲染而淺絳沒有。清代粉彩藝人由於分工細,文化程度不高,故多數只能專工一種題材。淺絳藝人則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多數兼善山水、人物或花鳥。清代官窯粉彩由宮中發樣,工匠照描,描完後填色,故很難表現出藝人的個性。淺絳則從圖稿設計、勾畫到渲染都由一人完成,能自由表達畫者的風格與個性,因而粉彩為區域性工人分工合作的產物,而淺絳則是文化層次較高的藝人得心應手之作,故粉彩板而淺絳活。晚清粉彩多取自前代瓷器圖案,淺絳則多借宋元以來的文人畫稿。其文化氣息更加濃郁。
民國時期,日用瓷畫面較多用新彩料繪製,新彩瓷燒成後雖呈色鮮豔、色階明快,但卻單薄無力、色豔無華。
洋彩即“新彩"。因當初由德國、日本等國輸入而被時人稱作“洋彩"。
新彩料為熟料,是由人工合成的化學顏料,無需煉製,畫師以油或水調和後即可使用。新彩料色澤明快鮮豔、流暢豐富,且原色與繪瓷燒爐後呈色基本一致,故易於掌握。正是由於新彩料使用方便、操作簡單、成本低、效率高等諸多優點,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內便普及開來。這使得民國淺絳彩繪瓷逐漸淡出。
淺絳彩瓷是清末時景德鎮具有創新意義的釉上彩新品種,將中國書畫藝術的“三絕”——詩、書、畫,在瓷器上表現,使瓷畫與傳統中國畫結合,創造出瓷畫的全新面貌。
“淺絳”原是借用中國畫的概念,指以水墨勾畫輪廓並略加皴擦,以淡赭、花青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畫,起源於元代。其畫家代表人物為黃公望。而淺絳彩瓷中的“淺絳”,系特指晚清至民國初流行的一種以濃淡相間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繪出花紋,再染以淡赭和水綠、草綠、淡藍及紫色等,經低溫(650—700℃)燒成的一種特有的低溫彩釉。
粉彩填色之前需用玻璃白打底,淺絳彩不用,而是直接將淡礬紅、水綠等彩直接畫上瓷胎,故粉彩有渲染而淺絳沒有。清代粉彩藝人由於分工細,文化程度不高,故多數只能專工一種題材。淺絳藝人則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多數兼善山水、人物或花鳥。清代官窯粉彩由宮中發樣,工匠照描,描完後填色,故很難表現出藝人的個性。淺絳則從圖稿設計、勾畫到渲染都由一人完成,能自由表達畫者的風格與個性,因而粉彩為區域性工人分工合作的產物,而淺絳則是文化層次較高的藝人得心應手之作,故粉彩板而淺絳活。晚清粉彩多取自前代瓷器圖案,淺絳則多借宋元以來的文人畫稿。其文化氣息更加濃郁。
民國時期,日用瓷畫面較多用新彩料繪製,新彩瓷燒成後雖呈色鮮豔、色階明快,但卻單薄無力、色豔無華。
洋彩即“新彩"。因當初由德國、日本等國輸入而被時人稱作“洋彩"。
新彩料為熟料,是由人工合成的化學顏料,無需煉製,畫師以油或水調和後即可使用。新彩料色澤明快鮮豔、流暢豐富,且原色與繪瓷燒爐後呈色基本一致,故易於掌握。正是由於新彩料使用方便、操作簡單、成本低、效率高等諸多優點,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內便普及開來。這使得民國淺絳彩繪瓷逐漸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