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天翻牆搗瓦

    古代封建社會的狀元,榜眼,探花並不是官職名稱,而是科舉制度的名詞稱號。

    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也是實際意義上的選官制度。但並不能與官職等同。

    科舉制度在明朝進入鼎盛時期,共分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級。狀元,榜眼,探花分別是殿試時的前三名,由皇帝遴選而定。

    當了前三名,並不意味著就得到了官職,只是進入了皇帝的視線,一般會安排進入翰林院。等到合適的時機,有官缺時,才會授予官職。職位高低,也要看官缺職位和皇帝對此人的看法。

  • 2 # 大秦鐵鷹劍士

    狀元、榜眼、探花是中國古代考科舉考試中進士的前三名,並不是官職。你可以理解成現在的國考中的前三名,你也可以理解成全國高考成績的前三名。因此狀元只是進士考試的第一名,說明他取得了進士身份,可以當官了,至於當多大的官,視情況而定。

    狀元、榜眼、探花是進士的前三名,因此一般入職翰林院深修,如果取得大學士稱號,則可以在中央各個部門任職,其官能做多大就看他自已的造化了。如果不想進翰林院,那麼一般是到地方當縣令,相當於現在的縣委書記;又或者當御史,相當於相在的縣級紀委書記。進士出身當官的起點就是縣級一把手,至於能升多快,當多大,就看自已的造化了。

  • 3 # 狄飛驚

    狀元、榜眼、探花,不是官職,不是官職,不是官職,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而是科舉考試殿試中“一甲前三名”的稱呼,也更不是“三甲”!

    科舉制度誕生於隋唐,完善於兩宋,盛極於明清。完善的科舉考試分三級:鄉試第一名稱解元、會試第一名稱會員、殿試第一名稱狀元。連續三級考試都是第一名的稱“連中三元”,少之又少,足夠吹上好幾輩子。

    明清時期,殿試錄取進士分三甲:一甲三名,分別稱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

    因此,這裡順便可以糾正一個錯誤——我們常用“名列三甲”來形容科舉考試的前三名,實際上是錯誤的,因為“三甲”不是指前三名,而是指“三個等次”,涉及若干人。

    進士及第只表示獲取了做官資格,還需要履行“授官”手續,才成為正式官員。

    隋唐時期,進士及第必須再到吏部參加“關試”(“釋褐試”,意思是脫去表示平民身份的粗布衣服),考試合格才能授官,所授品級是最低階的從九品,還要到偏遠州縣任職。

    北宋時期,宋太宗趙光義大幅提高進士待遇,進士及第者“定其優劣為三等”,一、二等為進士及第,三等為同進士出身,不用參加考試,按照等級直接授官。

    第一、第二等進士,一般授“將作監丞(從六品)、大理評事(正八品)”,實際差遣職務一般是“通判諸州”;同出身進士和諸科,優等的一般授“判司簿尉”(從八品到從九品不等),實際差遣職務是州判官、司戶參軍、司理參軍,縣主簿、縣令等。

    明清時期,進士三甲待遇更高,狀元及第,一般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榜眼、探花授編修(正七品),其餘進士經過考試合格,叫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

    庶吉士號稱“儲相”,意思是首輔的儲備人選,提拔速度很快,到明朝中期以後,逐漸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慣例。

  • 4 # 四川達州人

    一般來說,科舉殿試一甲,相當於今天得全國高考前三名。

    不同的是,他們已經具備官員身份,比如明清時期,狀元初授翰林院修纂,從六品。二三名都是翰林院編修,正七品。然後三人在翰林院學習三年,畢業後再分配工作。

    從六品修纂七品編修,相當於今天中央社科院和人事部培訓中心,副處級的學生。

    不過,狀元等前三名歷來官運不怎麼好。後期能夠出將入相的,甚少。

  • 5 # 五味社

    根據暢讀文研院發現,狀元、榜眼、探花是科舉考試中最高一級“殿試”的前三名,合稱“三鼎甲”,賜進士及第。都說古代科舉考試是寒門學子躋身上流的重要通道,正所謂“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一旦高中,黃金屋、顏如玉則唾手可得。“三鼎甲”並非官職,卻是寒門貴子出將入相的敲門磚。

    可是在隋唐,即使考中狀元、榜眼、探花也無法做官,因為他們僅取得做官資格,後續要參加吏部釋褐試,只有通過了才能授予官職。“釋褐”就是脫下百姓穿的土布衣服,穿官服。釋褐試考“四才”:身,言,書,判。

    一曰身,體貌豐偉;二曰言,言辭辨證;三曰書,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優長。

    按現在的話說就是顏值好,口才佳,文筆優,精法律。

    透過釋褐試,便可獲得官職,但官職品級較低。比如柳宗元透過釋褐試後,授集賢殿書院正字,官階從九品上。韓愈授授盩庢縣(今西安周至縣)尉。但他們升遷的速度很快,柳宗元七年時間升任禮部員外郎,韓愈八年時間成為翰林學士。

    宋朝開始,進士及第無需參加吏部釋褐試,即可授予官職,且待遇更為優厚。比如北宋初年宰相呂蒙正,考中狀元后,任命為將作監丞、升州通判,官階為從六品下。升遷速度異與常人,六年升任參知政事(副宰相),十一年升宰相。相比之下,王安石考中進士第四名,花了二十七年時間升任參知政事(副宰相)。

    明清時期,科舉考中進士後,若想未來的官場升遷快,必須入翰林院再次深造。明朝有言:

    非翰林不入內閣

    清朝規定:

    南書房行走及上書房行走例由翰林官為之

    有人把翰林院定義為高官的直通車。

    狀元、榜眼、探花直接入翰林之制,狀元授修撰(從六品),榜眼、探花授編修(正七品)。其他者需經過考試,合格者才能入翰林院,成為庶吉士。紀曉嵐科舉中考得二甲第四,入選翰林院庶吉士,繼授編修,開始了他的官宦生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朝東林黨興起的背景,它的性質,作為,以及它與明朝滅亡的關係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