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詩雜談
-
2 # 未簡
《資治通鑑》載:大業六年(610年)元宵,煬帝“於端門街盛陳百戲,戲場周圍五千步,執絲竹者萬八千人,聲聞數十里,自昏至旦,燈火光燭天地,終月而罷,所費鉅萬,自是歲以為常” 。自此,端門燈火聞名於世,連外國使者都來觀賞。
唐武后朝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這首詩是描寫唐洛陽城裡燈節之夜的熱鬧景象。據《大唐新語》和《兩京新記》記載,唐代每年燈節這天晚上,洛陽城皇城前都要大放花燈;前後三天,夜間照例不戒嚴,看燈的是人山人海。
在《大宋宣和遺事》中有明確記載:“自冬至日,下手架造鰲山高燈,長一十六丈,闊二百六十五步,中間有兩條鰲柱。”《水滸傳》中,李逵鬧東京的背景描寫,或許就是取材於這些現實生活情節。
《南都繁會景物圖》等畫卷,形象描繪了焰火奪目的鰲山及老百姓觀看演出的熱鬧場景。明代後期《正德江寧縣誌》所描繪的燈節,更是繁華得讓人目不暇接。
-
3 # 楚遊世界
元宵節,又成上元節,小正月或者燈節,是春節過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也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這就是為什麼會叫做元宵節了
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位元宵節。之後漢武帝時期將元宵節定位重大節日。
大業六年(610年)元宵,煬帝“於端門街盛陳百戲,戲場周圍五千步,執絲竹者萬八千人,聲聞數十里,自昏至旦,燈火光燭天地,終月而罷,所費鉅萬,自是歲以為常”。
民間習俗大家所說的正月十五鬧元宵,鬧元宵在全國有很多種鬧法,大家吃元宵,鬧花燈,猜燈謎,耍龍燈,舞獅子,劃旱船,祭門,逐鼠,送孩兒燈,迎紫姑等等一系列的慶祝活動。
馬上就要鬧元宵了,祝大家元宵佳節快樂。
回覆列表
《資治通鑑》載:大業六年(610年)元宵,煬帝“於端門街盛陳百戲,戲場周圍五千步,執絲竹者萬八千人,聲聞數十里,自昏至旦,燈火光燭天地,終月而罷,所費鉅萬,自是歲以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