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常小子
-
2 # 白鞋子
人類殖民別的星球,或者太空遠航,既需要技術突破,也需要需求的推動。其實技術問題還好解決,關鍵是人類何時才會有殖民別的星球的迫切需求,目前來看,人類還沒有離開太陽系的需要。
人類對外殖民的技術依耐,動力技術方面,最基礎的:核聚變推動技術。高深一點的還有反物質發動機,以及科幻小說裡面的“空間曲率推動技術”。目前來講,人類要製造核聚變發動機,已經沒有理論障礙,不過是一些技術難題需要攻克罷了。目前預測,人類可能在2050年左右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那麼如果有需要,2070年左右製造出能用的核聚變發動機應該不成問題。
所以人類大概在22世紀擁有完善的太陽系其他星球資源的開發能力。大概在22世紀初,人類就有能力建立太空城和木星基地。
那時如果有某個富豪想要去太陽系以外旅遊,有沒有可能?星際旅行除了需要動力技術,小型生態迴圈系統也很重要。而這目前來講,依然是難以攻克的難題。人類目前甚至連地球這個生態系統的天氣都還無法精確預測,開發出一個跟地球生態圈一樣完善的生態迴圈系統,還非常遙遠。實際上,我猜測建立小型生態迴圈系統的技術難題,除了清潔無限的能源之外,還需要計算能力幾乎無限的計算機。因為生態迴圈系統是一個複雜的混沌系統,完全精準計算它的執行,擁有幾乎無限的計算量。當然目前量子計算機的出現,是一個福音。那麼在22世紀出,人類有可能建立能安全執行幾百甚至上千年的小型生態迴圈系統嗎?我相信還是很有可能的。
就飛出太陽系去旅行而言,22世紀就有可能。
但無限制的星際旅行,就複雜得多了。依耐核聚變技術作動力夠用嗎?我覺得不是不可能,但是很難。就好像用一個小木船環遊地球,有可能成功,但更大的機率是在某場風暴中葬身海底。比較安全有保障的,最起碼也得反物質發動機加一個核聚變備用。豪華一點就是科幻中的空間曲率和空間躍遷。那就久遠到無法預測了。甚至還有可能根本沒有這種技術。
-
3 # 聯盟9798
這個很不好說,不過肯定得是50年以後吧。科技?這個問題誰也無法明確的討論,什麼時候會移植到別的星球,說不定一年,兩年,也說不定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這全憑與人類自己,如果人類愛學習,懂得尊姓,保護大自然。我想將來不久將可以殖民到別的星球和在太空中不受限制的旅行。我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
4 # 瘋顛居士
要想人類殖民別的星球,只有兜率天可去,他適合人類生存,於我們現在地球是一樣可是太遠了以光速計算人類無法達到這種高科技,只有一種超光速,意念,人類至今並沒有完全走出迷茫,因此高科技被限制在迷茫之中,只能在物資上尋求,說白了意思就如一元錢硬幣科學家只見字分一面,並沒有研究字分的另一面,所以科學家他的認知是片面性的而不是全體一元硬幣,所以,地震,火山暴發,海哮,山哮科學家永遠無法予知無法掌控,要想中國紅太陽照遍全球就要掌握全部,行到一定處以經濟為基,以慈悲為善行那一天到耒時看全球天下耒朝貢吧。
-
5 # 靜心聽海260
當今科技相當發達,生活中處處有科技給人類帶來的便利,但現有科技還不足以讓人類殖民別的星球,為什麼呢?首先,技術還沒有突破,人類現在的火箭飛行速度雖然很快,但遠遠未達到光速或超光速,想想星球與星球之間的距離動不動就幾億光年,就最近的火星,以現有的技術都要飛行幾個月更何況是別的星球,再者就是能源,飛行器需要能源來做支撐,才能長久的飛行,以及食物,水,氧氣等人類生活的必須物質。
因此,現在國家之間應該建立合作,針對探索宇宙的技術共同研究,共同發展,因為我們都同屬一個星球,在面對宇宙時,我們應該攜手並進,一起來解決相關技術難題,人類才能走向太空,人類總是在互相牴觸,那相應也會在技術上受到影響,相信人類的科技很快就能實現遨遊太空,因為就像100年前,誰也不知道,現在的生活充滿了科技與先進,所以說誰也不能保證100年後,是什麼樣子,但是,以現有技術肯定不能到達別的星球,我們就需要保護好我們自己現在的家園。保護好現在的地球!人類才能長足發展,別還沒有殖民別的星球,就毀滅在自己的手裡!所以,大家來保護好現的家園吧!
回覆列表
現有的飛行動力模式依賴氣體反衝提供動力,必然在燃料攜帶,加速慢等方面存著侷限。除非改變動力的方式,但是現有科技還未出現可行的模式,所以想殖民外星短期內肯定不可能的。無論到哪裡,我們能做的最基礎的就是愛護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