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五福33

    美國不是救世主,美國沒有中國親美派說得那麼好,美國二戰初期袖手旁觀發戰爭財,讓日本軍事得以充分補充,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是日本利令智昏胃口大開挑戰美國,搶佔馬六甲海峽通道,逼急了美國,美國被動參戰。

  • 2 # 財海指南針

    美國在一戰和二戰前期,都作為離岸平衡手,利用大家在對戰消耗的過程中逐漸崛起。因此,它既支援中國也支援日本俄羅斯,讓戰爭雙方陷入泥潭,美國從而大發戰爭財,而且讓自己立於有利位置。等戰爭打到最後階段,雙方的力量資源潛力等等各方面都消耗殆盡,美國作為最後一個參戰國一錘定音,讓戰爭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從而奠定自己戰勝國的地位,卻沒有太多消耗從而借勢崛起。這就是美國一直採取光榮獨立策略的原因。當然,日本也不是吃素的,偷襲了珍珠港從而拉美國下水。

  • 3 # 詹思丁

    珍珠港事件其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因為正是此事件的爆發,美國才最終加入盟軍陣營,對日德宣戰,這對加強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力量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正是美國的參戰,讓雙方的力量對比朝有利於盟軍的方向發展。在此之前,美國與日本的親密關係頗受人詬病。其實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美國國內的主流思潮正處於激烈鬥爭時期。大家都知道,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全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在這個號稱民族大熔爐的國家找到自己的位置,並生活下去。之所以能這樣,很重要的原因是,美華人自認為是上帝的全民,北美大陸就是上帝賜予他們的應許之地。這與腐朽落後的歐洲大陸是不一樣的,美華人有責任和義務去拯救世界。同時,從開國總統華盛頓頂下的美國外交不干涉歐洲事務之後,孤立主義思潮在美國主流社會佔據了統治地位,反應在外交政策上就是不干涉不參與歐洲事務。二戰時期,法西斯的殘忍暴行又刺激了美華人內心深處的“救世主”意識,但有礙於孤立主義的傳統。所以在孤立主義思潮在主流社會退卻之前,美國是不會輕易與人和國家公開衝突的;

    第二,國際關係現實讓美國必須慎重對待兩個陣營。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日之間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地區,而日本在歐洲戰場形成後一直有兩個方案,一個是北上,一個南下。北上主要針對蘇聯,南下主要針對的就是美國。由於在美國眼中,蘇聯的威脅大於日本,所以美國就想讓日本選擇向北進攻,儘量削弱蘇聯。所以當有情報顯示,日本已經選擇南下時,美國還在努力促使日本北上。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一直與日本關係親密,而不願意去刺激日本的重要原因。

    第三,美國需要一個能夠說服華人接受美國參戰的理由。與第一點相聯絡,由於美華人長期的孤立主義思潮,對於參與歐洲的戰爭是十分反感的,美國政府也不敢輕易有違民意。縱使有情報,但沒有現實也無法說服國民。所以美國繼續一個特別能刺激美華人的民族自尊的事件來隔離各種對日本還抱有幻想的人。

  • 4 # 天宇的文史情懷

    在日軍偷襲珍珠港前,美國向日本出口了大量戰略物資,很多都是戰爭急需的,美國這麼做很正常目的也很簡單,就是為了賺錢。

    美國的霸主地位是在二戰後確立的,就是說二戰前美國只能算是全球區域性大國,當時的影響力還不如英國,經濟實力也一樣,所以當時的經濟危機也橫掃了美國,美國也受到了重創,所以說當時美國為了錢也就什麼事都幹了,當時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急需鋼材等戰略物資,美國為了發戰爭財也就啥都賣了,可是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暴發,美國的戰略也就被迫改變了。

    當時德意日法西斯聯盟後,二戰初期一度佔了上風,中國當時是節節敗退,而同時德國也橫掃了西歐,法國投降,而英國也被趕回了本土,在這時候美國的態度至關重要,美國當時不可能獨善其身,如果美國再不採取措施,一旦當時中國英國都屈服,那德日就會更加強大,那下一個目標就是美國。

    所以美國停止了對日本的物資供應,這也成了日本對美國宣戰的一個藉口。

    戰爭是為經濟服務的,同時也可以說經濟是為戰爭服務的,這句話很現實,就是現在也一樣。

  • 5 # 大將軍威武K

    這個還得從九一八事變說起。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挑起九一八事變,繼而侵佔中國東北三省,極大的改變亞洲——太平洋的政治格局。

    最先感受到威脅的還是與中國東北接壤的蘇聯!此時的蘇聯因為受困於全球資本主義國家的封鎖包圍敵對之中,特別是法西斯主義的直接威脅。於是蘇聯透過在遠東開展區域性的軍備競賽和援助中國抗日等一系列手段把日本侵略者的進攻矛頭從中蘇邊境引開。

    迫於蘇聯在北面的壓力和在中國戰場的久拖不決,日本軍方陸軍和海軍潛伏已久的矛盾逐漸激化。陸軍主張北進進攻蘇聯,奪取西伯利亞資源地帶;海軍則認為陸軍實力不足以大敗蘇聯,只有海軍實力在世界強國中名列前茅,因此主張南下,打敗在南太平洋的美國、英國、荷蘭等國軍隊,奪取南洋資源地帶。日本高層誰也不敢得罪,出臺了“確保帝國在歐亞地位的同時,積極向南洋擴張”這樣一個和稀泥的政策。

    日本人所說的南洋地帶主要指當時美國控制的菲律賓,英國控制的香港、馬來半,荷蘭控制的印尼等地。

    荷蘭暫且不提,作為當時名義上的全球霸主英國,首先感到威脅。但是由於英國重心在西歐,很難顧及遠離本土萬里的亞太地區。於是英華人一面在國際政治舞臺上高呼“譴責日本侵略中國,支援中國抗戰”,卻不做任何實際援助的行動,而是暗地裡構築新加坡要塞,強化馬來半島的防禦。英華人的目的很明顯,躲在新加坡要塞後面觀看中美日在太平洋上的戰爭,活脫脫一個海上版馬其諾防線和亞太版的綏靖政策。

    蘇聯人和英華人的技倆依然瞞不過美華人,但是美華人此時還未完全從經濟大蕭條中擺脫,沒有做好戰爭準備。於是一面力挺中國抗日,一面同日本大做軍火生意,賺足實利。根本目的只有一個,爭取備戰時間,待機參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燈後玩手機,真會導致永久失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