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的生死觀很模糊,這是缺乏信仰的延伸。西方普遍認為親人離去是見上帝去了,因為他們信仰基督教,基督徒視死為“新生”,這種“生”不是“輪迴式的再生”,乃是從今生過度到天國,從暫時過度到永恆,從異土過度到故鄉的“生”。用中國的一句成語“視死如歸”來形容基督徒的生死觀再恰當不過了。基督徒的喪禮其實是一個慶典,雖然喪禮當中也有眼淚,但這是滿有盼望的憂傷,內中飽含著盼望和延續生命的資訊。“生死由命,富貴在天”是儒家的生死觀,敬始、慎終、追遠。儒家對於生死的觀念有著一整套符合“仁”與“禮”的完整體系,重生而不貪生,諱死而不懼死。“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道家的自然生死觀。這種思想很大程度上迎合了華人心理的需要,人不應該為了出生而歡天喜地,同樣也不要因為死而呼天搶地,無拘無束的來,無牽無掛的去,不忘自己的來源,也不追求自己的歸宿。“根塵幻化,業不可逃”是佛教的輪迴生死觀,死後再生,生後再死。迴圈輪迴。生死要有自然的心態,親人的離去,不妨認為去了天堂,不要過度悲傷,另外,生前要善待親人,莫到離去時,悔不當初,良心發現,但為時已晚,留下終生遺憾。
華人的生死觀很模糊,這是缺乏信仰的延伸。西方普遍認為親人離去是見上帝去了,因為他們信仰基督教,基督徒視死為“新生”,這種“生”不是“輪迴式的再生”,乃是從今生過度到天國,從暫時過度到永恆,從異土過度到故鄉的“生”。用中國的一句成語“視死如歸”來形容基督徒的生死觀再恰當不過了。基督徒的喪禮其實是一個慶典,雖然喪禮當中也有眼淚,但這是滿有盼望的憂傷,內中飽含著盼望和延續生命的資訊。“生死由命,富貴在天”是儒家的生死觀,敬始、慎終、追遠。儒家對於生死的觀念有著一整套符合“仁”與“禮”的完整體系,重生而不貪生,諱死而不懼死。“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道家的自然生死觀。這種思想很大程度上迎合了華人心理的需要,人不應該為了出生而歡天喜地,同樣也不要因為死而呼天搶地,無拘無束的來,無牽無掛的去,不忘自己的來源,也不追求自己的歸宿。“根塵幻化,業不可逃”是佛教的輪迴生死觀,死後再生,生後再死。迴圈輪迴。生死要有自然的心態,親人的離去,不妨認為去了天堂,不要過度悲傷,另外,生前要善待親人,莫到離去時,悔不當初,良心發現,但為時已晚,留下終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