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交流與共享

    壞人和好人並沒有在額頭上刻字,俗話說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只能憑感覺去感受,你認為是壞人就不能和他來往,認為是好人可以聊聊天,從聊天的過程中瞭解他更多,或者提出問題看他怎麼看待,當然要看你對壞人的定義去到哪裡,比如吸毒的,在一起吃飯你叫他喝啤酒,如果不喝就要考慮是不是癮君子,又比如有性病的也是不能喝酒的,平時多注意他接聽的電話內容可以知道他和什麼人來往做些什麼,坐他的車看看他不會闖紅燈或者讓行人,這些都能看出他是不是講規矩的人。

  • 2 # 茉小芸

    壞人,應該就是一個壞心眼的人,經常會對別人使壞,陰險狡詐,是非不分,沒有良心不懂感恩。

    怎麼去辨別一個壞人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1、人們常說相由心生,一個人的心是怎麼樣的,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長相。賊眉鼠眼,面相凶神惡煞的人一般都不是什麼好人。不過有的真小人也很善於偽裝自己的表情,面相真的辨別方式也是因人而異。

    2、特別喜歡在別人的背後說人的壞話的人一定不是什麼好人,這就是壞人的表裡如一。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一些人,他們幾乎誰的壞話都會講,誰不在現場講誰的,連自己的親生父母都不放過,我見過有人講自己的父母惡毒,心腸不好,我想她自己的心腸也好不到哪裡去。

    3、對自己的至親都不好的人,一定不是什麼好人。有的人連自己的父親在重症病房住了一個月都不來看一下的人,這樣的人應該屬於壞人中最沒良心的。

    4、愛佔小便宜,任何一點小便宜都不放過。我認識一個女的,她做月子的時候,叫她農村的妹妹買了10只雞,吃完後都絕口不提付錢的意思,妹妹也不好意思開口要,只好自己付了。連自己的親人都有佔一下的人,心裡肯定很會打小算盤,人也好不到哪裡去。

    5、喜歡挑撥離間,從中挑起周邊人的戰爭。經常在別人面前說,誰在你背後說你什麼,其實很多是她自己添油加醋的,遇到這種人趕緊遠離。

    6、表面微笑燦然,背後喜歡開一槍。在職場就有很多這樣的人,表面上很愛叫同事暱稱,感覺她跟每個人都很親密的樣子,實際上她這種人最愛打小報告,然後很多人無辜就躺槍。

  • 3 # 做人一定要善良33

    結合自己活了這幾十年的體會,個人認為要辨別一個人是好是壞不是聽他怎麼說,而是要看他怎麼做。壞人哪怕口吐蓮花,機關算盡,但終會有露出馬腳的時候。當然要識別壞人最重要的一點是自己三觀要正。

  • 4 # 曉124338686

    我以前在寶雞上學上學的時候被住在一個寢室鄭州人渣整被打還要幹寢室幹了一年的寢室我堅持回到了家鄉。從學校畢業以後回來走進社會。我自己總結做人不能被別人瞭解。你一旦被別人瞭解對方就會對你試壞。

  • 5 # 龍布雨

    記得一位偉人曾經說過:“看一個人,不是看他如何吹噓和標榜自己,而是要看他的行動。”

    這話確實說的很精闢。

    可是,去哪裡可以看到他她的行動呢?

    當然是在他她沒有防備,沒有偽裝的時候。

    他她在什麼時候不故意做作,沒有偽裝呢?

    當然是他她最放鬆的時候囉。

    那她他什麼時候最放鬆呢?

    你妳說呢?……

    從哪裡可以知道他她的這個秘密的呢?

    這個,還是你妳自己仔細琢磨琢磨吧!

    看到了他她的行動,怎麼驗證呢?

    好人的行動是怎樣的呢?…

    壞人的行動是怎樣的呢?…

    你妳要趕緊去補課喲,要不然怎麼區分喲?

    你的情商呢?

    妳的智商呢?

    趕緊拿出來練練呀!

    如果你實在想不出好的辦法。如果這個人的好壞,對你又十分重要。那就只有透過一些實際事件,對他進行測試或者考核啦!

    社會實踐中,上級部門對幹部的工作進行考核,測評不是很正常的嘛。一般來說,每個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當他她面對金錢或者利益誘惑的時候,都會有相應的反應的。是唯利是圖?是見利忘義?是損人利己?還是“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也乾的“奸人”?

    請注意:“慎獨”很重要。留心,觀察,關注也很重要哦!

  • 6 # 頂級雪梨D

    他們就已經夠壞了,拋棄妻子,欺騙我,他們就是壞人,做人壞了良心,他就不配做人,拋棄妻子不養孩子,還重男輕女,這樣的人不是壞人是什麼,欺騙我,然後埋怨我,打擊我,惹我,他不是壞人是什麼,在怎麼隱瞞,掩蓋事實他永遠都是壞人,他不能跟我好人相提並論,壞人終究是壞人,他走在那裡都沒有好人活的有尊嚴,活的坦坦蕩蕩,光明磊落,因為他是壞人,是壞人就的坐牢房,受懲罰的,我實話實說,

  • 7 # 活成大白菜的樣子

    這個東西學不會得,就像學技術一樣,哪一個技術是你學會的,都是你練會得,不是嗎?學會的是別人的,練會的才是自己的,不融會貫通,你能實現奏效,弄不好誤事

  • 8 # 一聲佛號一聲心

    你說的“壞人”,基本就是《論語》中的“小人”。《論語》中有很多描述“小人”特點的句子,下面我分享幾句,供您判斷“壞人”:

    第一句,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做什麼事,先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小人做事先看利益,把自己的利益得失放在第一位。如果身邊的朋友,談話處事,只談利益,而不談道德倫理上該不該做,那你就要小心了。

    第二句,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考慮周全,只注重品德修養的提升,不會和別人攀比物質的享受。如果你身邊的人,每天就是談這個人升官了,那個人發財了,總是抱著“羨慕嫉妒恨”的心理,那你也要小心了,雖然算不上壞人,但是跟這種人不可以深交,對你沒什麼好處。

    第三句,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身邊如果有這樣的人,一定要遠離。我身邊就出現過不少這樣的朋友,一見如故,滿臉堆笑,哥哥長哥哥短,讓人倍感親切,俗稱“笑面虎”。豈不知在背後卻說我壞話,惡意詆譭中傷。其實孔子時代就已經有這樣的人了。

    多讀《論語》,沒有壞處,很多身邊的人,你一對照,基本就知道他是什麼人了,該接觸的繼續接觸,該遠離的趕緊避而遠之。

  • 9 # 新疆黃中偉

    一般我們說好與壞主要是把我們的思維放在個體人之間來進行的。

    所以,對個體生命力的保護或者傷害,成為我們判斷好與壞的基本思想基點。基本來說,凡是能夠引發、增長別人正向生命力,即對別人的成長與改善有利,也對社會的財富積累和道德發展有利的,就是善良與好。

    相反,就是惡劣與壞。比如,當別人受傷了,我們及時把他們送到醫院,使他們有機會獲得救治,或者我們自己拿錢來為他醫治,我們就是善良和好的。相反,如果,我們把一個很健康的孩子的腿砍掉,造成他永遠無法站起來,甚至是使他當場流血而死,我們就是危害了別人的生命力,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就是惡和壞的。這可以說,是好與壞的基本內涵。但,僅僅是確定了一個抽象一般的原則或標準,是遠遠不夠的。能夠啟發我們的,往往是那些具體差別。比如,如果我們的行為對某個人的生命力是促進的,但對其他很多人的生命力是有害的,我們的行為是好還是壞?

    根據偶爾的好與偶爾的壞如何判斷我們是好人還是壞人?如果我們今天做了好事,而明天做了壞事,如何判斷我們是好人還是壞人?如果一個人平常都是在做好事,在關鍵的時候作出了大壞事,我們又如何去判斷?諸如此類,我們都需要去思考。這就涉及到一個如何具體判斷好與壞的標準的問題了。在思考好與壞的標準之前,我們先要考慮為什麼我們對好與壞的判斷是如此之難。

    分不清好壞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好行為與壞行為往往雜糅在一起,給我們的判斷造成了了很大的困難,主要有:

    (一)好人也經常會做點壞事,壞人也經常做點好事。也做壞事的好人,也做好事的壞人。這是說的人生氣質已經穩定的時候,(二)好人由於自己的能力所限一時沒有展現自己,是潛在的好人,而壞人由於環境和自己沒有充分展開,沒有做多少壞事,甚至還會做不少的好事,他們是潛在的壞人。(三)分不清好與壞的標準。大多數人都是以對自己有利還是沒有利進行好壞判斷的,所以,這樣就會使好與壞糾纏雜合。(四)社會經常變動使人們的行為呈現出不同的階段的特點。有時候,一個人的行為與思想是總體好的,有時候環境突變後一個人的思想與行為可能會發生突然改變,可能整體來說就是壞的了。所以,一個人行為就會呈現出很不相同的集合與判斷。(五)壞人的好行為給人留下的印象比較深刻,而好人的一個壞的行為比較強烈。普通人是即時思維,他們不會全面判斷,往往受到一時的情緒的影響。往往會使感性支配下的人認為壞人是好人,而好人是壞人。(六)人們受到成敗的意識影響:好象好的就應該勝利,壞的就不應該勝利。所以,但看到壞的人成功,或者成功排擠了好人,就認為好壞沒用,進而認為好壞是分不清的。人的行為是判斷一個人的基點。而由於每個人的品性基本上是一定的,所以,他的基本行為也就是一定的。對於一個人的基本的行為的判斷就是可能的。

    對於一個人的基本行為的好與壞,可以有以下判斷標準與方法:

    高低判斷。以各種生命力和利益的大小和層次高低作為基本取向,可以確定優先選擇。總體來說,人類社會優於大社會,大社會(包括國家)優於大集體,大集體優於小集體,小集體優於個人。高層次標準破除低層次標準,以高標準為裁判點標準。人是社會的人,就是說,他是作為一個社會整體的人,沒有孤獨的人類。沒有社會的人類,就沒有我們個體的人,否則,你只可能是一個自然的猿人或者野人。

    所以,我們就必須首先保證人類社會的存在,才可能有自己的個人的存在。這就意味著,社會與集體生存與發展要優先於個體的生存和發展。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優於個人的需要,如果一個人即使他的需要是合理的,當他的需要與社會的需要相對立的時候,他的個人的合理需要也必須為社會的合理需要吸收。所以,凡是能夠符合社會價值的行為都是好的,凡是違反了社會價值的行為與思想都是惡的。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集體本位價值觀,實際上就是。個體價值,比如說什麼行動自由,個人的各種自由權利都是在社會價值能夠得到保證的前提下才享有的,在專制社會中是不可能有什麼言論自由的。個人自由是保證社會價值所必需的,因為,沒有各種自由,社會就無法發展,社會的價值,社會的需要就無法滿足。也就是說,社會價值也要透過具體人的行為的糅合而體現出來。

    人類社會的利益,包括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必需的各項要求,如人的生命權要受到尊重,沒有正當合理理由不得剝奪。如果一個人的行為危害了社會價值的實現,那他就是壞的,即使沒有具體的社會受害者,比如腐敗,比如侵吞轉移國有資產。社會價值是第一位的,個體生命價值是第二位的。只要違反了第一位的價值,他就可以說整體來說是一個壞人了。符合這是一個靜態的標準,而社會是不斷變化的,我們需要引入動態的標準。如果一個人現在是一個違反了社會價值的壞人,而他以後又做出了符合社會價值的行為,並且可以彌補以前的

    整體判斷:從一個人的行為整體來判斷他做的壞事多,還是好事情多。當然,沒有非常具體的判斷標準,無法細節量化,只能是大致量化的一個判斷。我們還是能夠大致作出一個判斷的,有的人總是要做壞事,你的印象就特別深刻,認為他一肚子壞水;有的人天生的好人,總是善良對人,你也會有深刻的印象;更多的是有時候做點好事,有時候做點壞事,不過,不論如何,你都能夠對他作出一個整體判斷。長時判斷。不能以某一個時間段進行判斷。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只有放在更長時間的背景下,你才能看出一個人的真正的好與壞。這個世界有一時的好人,有一時的壞人。特別是對於那些潛藏的虛偽的善良的人來說,更是這樣。在這裡,就需要經驗與特別的理性進行判斷。也許大家都認為這個人是好人,但如果你有特殊的思考能力,你就可以發現他心裡的小,從而可以提前預防和準備。但,即使你可以發現,也是需要長時間的行為去作出合理的判斷的。潛在判斷:惡的種子,善良的種子在每個人出生的時候就已經種下,也基本決定了一個人的未來是善良還是惡劣,所不同的就是他所處的社會結構更能夠促使善良的發生,還是惡劣的發生,從而也就在某中程度上決定了他是一個什麼樣的好人或者壞人

    比如,在一個壞人很快就能得到懲罰和糾正的社會里面,壞人的惡性也會受到某種程度的遏制與打擊。而在一個壞人當道的社會,好人要想做好事也會受到限制,他們會感嘆“好人難做”,進而限制自己的行善動機與行為。

    當然,還有個人的努力的塑造自己。儘管有做好事的壞人和做好事的壞人,但人的基本定性是不會改變的。一個人在他很小的時候,由神經結構決定的氣質基本上就不會發生變化,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的古人才會告訴我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只要你的思考力足夠,你就能清楚地判斷出一個人的未來行為走向。所不同的是,由於現實還沒有非常緊迫,還沒有促使他的心中的種子充分顯示罷了。不是我不貪汙,而是我沒有到那個位子上。有頭腦的人,會在別人還沒有表現出來就預見到一個人會如何行為。但大多數還是沒有這樣的頭腦的,他們往往要等到別人表現出來了才會清楚地明白“啊,原來他竟然是這樣的一個人,真的是沒有想到”。

    這種判斷方式,需要你做艱苦的思考工作,還要你有一個比較健全和深刻的頭腦,才能去發現對方的本性與可能的未來。我們判斷好與壞的基本思路是:高位階的價值破除低位階的價值,在確定是否符合高位階價值要求的同時,我們就可以為一個人確定好與壞,然後根據好行為或者壞行為的多少來確定其好與壞的程度。具體說來,我們要觀察一個人長時間的整體行為,在長時間的對一個人的整體行為進行觀察之後,看他的行為總體來說是否符合社會的價值取向,是否能夠催生別人的合理正當的生命力,來對一個人是好還是壞進行判斷。

    我們可以從這樣的一個思路去判斷一個人的好與壞,而我們也可以從這樣的標準對一個行為進行判斷,定位它的好與壞。這樣,我們的思維更加清晰。你的某個行為是好的,某個行為是壞的,把他們組合起來就能夠判斷你是好人還是壞人了。如果你的好行為多,你就是一個好人;如果你的壞行為多,你就是個壞人。如果你在做出好的行為的時候也做一些壞的行為,那麼你就是一個不那麼好的好人;如果你基本上不做壞的行為,那麼你就幾乎是一個十足的大好人。

    如果你在做出壞行為的時候也做一些好的行為,那麼你就是一個不是那麼壞的壞人;如果你基本上不做好的行為,那麼你就是一個十足的壞人。根據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價值需要的層次,我們先把一個人定性好人或者壞人,然後在根據其相反行為的程度來判斷他的好的程度和壞的程度。我們要特別注意好的標準的層次高低與行為滿足這個標準的時間持續。你要想判斷一個人是好還是壞,要抓住核心標準,然後對其長期以來的行為與思想進行審視,從整體的角度進行判斷。如果在這個人的長時期的行為中,他在合理自利的同時能夠考並維護到別人的合理需要,能夠維護別人的生命力,那麼他就是好人,如果在對自己沒有利益甚至在對自己有害的情況下還能夠幫助別人實現合理善良的期求,就是大好人。幫助的人數越多時間越長,就好的程度就越大。

    即使,一個人在發自內心善良意願的時候幫助了一個壞人,甚至由此引起了壞的後果,他的這種行為也是善的,只不過他的善花沒有結出善果而已。舉一個容易引起人們思想混亂的例子。我們經常看到香港的槍戰片,周潤發經常扮演黑社會老大,販賣毒品或者做其他邪惡勾當,但是,當他對自己的親戚或者朋友很講義氣的時候,當他冒著自己的生命的危險去救自己的親戚與朋友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被他的這種義舉所感動,甚至就認為他是好人了。這是錯的,從整體來將,由於他生活來源主要依靠黑社會的負面結構來獲得,所以,他的行為與思想整體來講,是負面的,是壞的。他對個人的親戚或者朋友的義舉,只是對他自己的個人行為的一個正面取向,是對其整體負面價值的一個正面加值。如他本來是負100,而現在他做了一些好事,加20,就是負80。

    只要他整體做的事情是與社會發展想違背甚至是對抗的,那麼,他就整體是負面的。但不論怎麼加,如果他的大方向不改變,那他的負面就不會改變。他的總體是不會改變的,而且,他的這種加值也會越來越難,越來越少,力度也越來越弱,而且,不要忘記,他的整體的負行為(如販毒和殺人)也是在不斷增加的。我們要注意“負道路上的正向加值,正道路上的負向減值”。

    性質一定,加減而已。不論一個真正的壞人還是好壞人,也不論一個真正的好人還是一個壞好人,他們也只是程度上的差別,而沒有根本的區分。

    你好,我也好,但我更好;你壞我也壞,但你更壞。

  • 10 # 孟珍

    一眼就能看出的壞人都是電影電視裡面的反面人物。那是演員們根據人們內心的那種想象裝扮的,那是一種表演藝術,就是讓人看出來的。現實生活中真正的壞人,大多數是看不出來的,或者說是他們刻意不讓人看出來的。這一點正好跟影視中相反。

    其實好與壞,都是不那麼確定的。不一樣的觀念,不一樣的立場,不一樣的視角,不一樣的人心中,好與壞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合於自己利益,跟自己的觀念一致或相近的,我們都會認為是好人。相反,損害我們的利益的我們都會認為是壞人。哪一個壞人也不會承認自己是壞人,甚至於誰都不會認為自己是壞人。他們只是覺得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使用了一些特殊的必要的手段而已。在他們的心裡,他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自然而然的。如此一來,他們的心中就會很坦然,沒有什麼愧疚,相由心生。他們的面相上也就帶不出壞人的特徵來。

    不過在什麼時候,什麼社會,什麼地方都會有公共利益,合於公共利益的觀念我們會稱之為主流觀念,人的行為合於主流觀念的都是好的,背叛主流觀念的都是壞的。這也算是個公共原則。但是那些明明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合於這些原則的,都會把他們的行為隱藏起來。這就使得人們更無法認出他們的壞人形象。

    一些性格偏於兇惡的心狠手辣之輩,倒是容易臉上掛象,如果你能夠留心去觀察,從他們的眼神上容易看出端匿。但這些人也不一定總做壞事,甚至都不一定是壞人。所以,不是對一個人很瞭解,你又沒有經過專業的技術訓練,又不用心去觀察去分析去判斷,很難能一眼看出一個人是不是壞人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美國還不起債務,會透過戰爭來賴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