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拾而螽

    需要的,學習不好,是我們當下用學生成績分數來決定的,但是學生出來社會後,看成績分數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你工作的能力。而一個人工作能力不是又成績決定,有的人,成績不好,但他有別人沒有的天賦,而這天賦是需要學習的,所以需要繼續唸書,去拓寬他的思維方式等

  • 2 # Jin胖不胖

    我們先看看一個無所事事的大學生是如何廢掉自己的。

    2、買裝備,買最好的學習裝備。然後用kindle來蓋桶裝泡麵,用ipad追劇,用MacBook打遊戲。

    3、超前消費。

    花錢時理由一大堆:裙子真好看,iphone顏值高,包包是新款。

    還錢時總在計算:用網貸還借唄,用借唄還花唄,怎麼還利息能最少。

    4、下課了立馬把自己封印在宿舍裡,飯讓室友打,快遞託室友拿,然後一個月後發現自己胖了十斤。人的頹廢,就是從放棄身材開始的。

    5、想一口吃成大胖子。

    讀一本講溝通的書,就希望自己變成交際高手;追一個女孩,就希望馬上可以告白成功;背10個單詞,就希望英語能考90分。

    給自己做了這麼多預設,一旦發現自己付出的“努力”沒有得到預期的回報,就安慰自己不是這塊料。眼高手低,不願改變。

    6、放棄成本低到谷底。

    一個人能輕易放棄到什麼程度?原計劃7點起床,8點去圖書館。一覺醒來9點了,就會想著“反正今天的計劃沒法完成了,明天再重新開始”,然後因為開頭的1個小時沒有按計劃進行,就頹廢一整天。

    想解決這個辦法,除了提高對自我的要求外,還要合理地制定工作學習計劃,自己平時8點起,就不要挑戰6點,挑釁“自己”。最合適自己的計劃是和自己和解。

    8、做個大忙人。

    今天去這個社團跑跑腿,明天去那個社團打打雜,然後安慰自己,這樣起碼可以和別人混個臉熟,積累自己的人脈。

    於是,兩年過去了,自己變成了打雜時人人都能想到的“人脈”。

    9、經常窺探有錢人的生活。

    比如經常刷小紅書,滿屏都是什麼“18歲掙到人生的第一個100萬”“24歲買了人生的第一套房”,看來看去,好像就自己最窮。

    經常體驗這種心理落差感,會讓自己深陷自我懷疑,抱怨原生家庭的不公,焦慮感滿滿,卻無能改變。

    10、容不下比自己優秀的人。

    一看到比自己優秀的人,不是想著多和他們打交道,多分析他們怎麼做到的,就只會酸溜溜說人家只是運氣好。

    11、心氣浮躁。

    業餘時間只想沉迷抖音快手,給大腦製造一波波快感的人,成不了大事。他們即便有天賦,也會被浮躁和生疏收走,再也不能沉下心做事,別說看經典著作,就算在知乎看到好文章,也會隨手划走。

    12、沒有重點,什麼都想學。

    寫作、健身、攝影、英語樣樣不落下,計劃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全能型人才。

    結果目標太多,時間分配不過來,最後什麼也沒學好。

    13、深陷假努力的錯覺中。

    一大早就到圖書館霸佔VIP座,看了兩頁書,告訴自己要勞逸結合,開始掏出手機刷刷刷,一抬頭兩個小時過去了。

    下午又是重複同樣的流程,直到晚上圖書館閉館才回宿舍。不但學了個寂寞,也玩了個寂寞。

    14、和室友交朋友,努力融入他們的圈子。

    室友追劇泡電影,你也追劇跑電影;室友打牌唱K ,你也打牌唱K;室友逃課睡覺,你也逃課睡覺。

    結果室友畢業後回家繼承家產了,你對著空白的簡歷抓耳撓腮。

    15、經常逃課被老師點名。

    那麼你很可能發現期末考試時,別人是60分,你是59分。

    16、總感覺自己時間很多,未來有無限的可能,拖延一點無所謂。

    於是,作業可以拖到明天去做,單詞可以拖到明天背。

    一年365天,每天都是明天。畢業找工作那時,才發現自己當初的愚蠢和無能。

    17、遇事只會抱怨。

    考試成績不好,賴老師;長胖十斤,賴學校門口奶茶店。

    怨天怨地怨社會,反正都是別人的錯,自己肯定沒錯。長期下去,身邊的人都會遠離這種人。

    18、過分討好別人。

    室友讓自己打飯,室友讓自己拿快遞,室友讓自己幫忙作弊......

    雖然內心裡極度抗拒這些事情,但害怕拒絕就會被討厭,所以即使自己受盡委屈,也要答應室友的要求,照顧室友的情緒。

    19、拒絕思考。

    許多人年紀輕輕,就停止了思考。

    他們上學過得舒心,有坎坷也會“甩鍋”給學習太難、任務太多,卻從沒想過自己的一天,對未來的幾十年有沒有幫助。

    他們的大腦幾乎沒有使用過反思、觀察、總結這三樣技能,每天都過得“渾渾噩噩”。

    20、糾結沉沒成本。

    點的菜吃不下了,但花了錢還是要硬逼著自己吃下去;物件出軌了,但相識那麼久了還是決定忍著噁心相處下去。

    這種付出太多,割捨不去,便只能不斷投入的心態,在經濟學中叫沉沒成本。

    總是糾結已經浪費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並不能帶來實質性的改變,除非及時止損。有時停止也是前進的一種方式。

    21、太過於玻璃心。

    別人無緣無故批評你一句,瞪你一眼,就感覺自己哪裡做錯了,晚上熬夜失眠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有可能他只是發呆,比你更沒有惡意,我們不能控制對方的出發點,但能控制自己,不要內耗自己的精力。

    22、經常把自己還沒做成的事情宣揚得人盡皆知。

    比如自己想考研,就整天和別人談論自己打算考哪個學校,進入哪個學校後要如何施展抱負。結果考了兩次研都沒上岸。

    你可能覺得很扯,但這是我認識一個同學的真事兒。

    當你說出目標的時候,大腦就認為你已經完成了一部分,感覺這個目標輕而易舉,就能達成,放鬆了警惕。

    23、花錢囤課程。

    聽別人說學了python對找工作很有用,買課程!聽別人說寫作能掙錢,買課程!聽別人說學好PS可以接單掙錢,買課程!

    買完課程,就感覺好像擁有了這些技能,但過後卻從來也不開啟課程看一眼。

    24、以掛科為榮,覺得沒有掛過科的大學不完整。然後掛科掛了一大堆,補考補到畢業前,終於發現自己當初還是太年輕了。

    25、熬夜上癮,作踐身體。

    追劇泡電影、沉迷各種資訊流軟體是每日深夜必修課。

    結果早上醒來頂著兩個黑眼圈,走到教室後排開始趴著睡。老師講了什麼,不知道;教材講到哪裡,不知道。四年下來,頭髮沒了,面板變差了,簡歷也一片空白。

    有人說自己也想早睡,可就是經常失眠,睡眠質量極差。

    以前我也總是失眠,後來專門讀了很多有關睡眠的書籍。我用學到的方法慢慢調整我的睡眠,現在每天都能做到早起早睡,沾床就困,鬧鐘一響就起。

    如果一個大學生是如此度過自己的大學,那麼我覺得可以不用唸到畢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否可以用垂直起降飛機開發一個珠峰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