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龍觀察
-
2 # 薺菜糰子
問題不在於“數千度的高溫”,而在於高溫摩擦形成的等離子層,俗稱“黑障”。黑障可以隔絕無線電訊號(紅外線就更別提了)。但打擊航母這樣的機動目標,透過末制導修正彈道並從整個編隊裡識別目標是必不可少的。不管主動制導還是被動制導,都繞不開黑障問題。下圖是返回艙黑障示意圖。目前而言,為了避免黑障,只有讓彈頭減速降溫,這樣才能發射和傳輸電子訊號進行末制導。據猜測反艦彈道導彈的末制導採用雷達主動末制導,即導彈在慣導及北斗指引下飛赴目標區,再由前端偵察手段比如軍用遙感衛星、超遠端雷達或無人機(如果還沒被打下來的話)提供的修正指令,在恰當的位置再入大氣層,減速到黑障消失,開啟彈載雷達對航母預期位置進行掃描,鎖定並進行攻擊。
但減速對反艦彈道導彈的生存不利,雖然減速後的彈頭仍有數倍音速,但美海軍部分戰艦已經具備攔截中程彈道導彈的能力,對不具備末端機動能力的彈道導彈有相當機率攔截成功。為了對抗可能發生的攔截,再入彈頭應該具備機動能力,比如高速滑翔彈頭,進行大範圍機動規避攔截。這方面中國已經取得相當成果。另外,再扯遠一點,有沒有不受黑障影響的通訊或者雷達呢?目前倒是沒有。不過中國在量子通訊和量子雷達方面正跑在世界第一梯隊。根據量子通訊的原理,一對量子糾纏的狀態不受距離和障礙的影響,自然也不受黑障影響。如此一來,如果有高精度遙感衛星,比如高精度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就可以由衛星把航母的目標資料不受干擾的傳輸給導彈,導彈就不必減速規避黑障,可以直接以無法攔截的高速命中目標。再高階一點,直接在彈頭上安裝量子雷達,應該也可以穿透黑障進行末制導(這取決於量子雷達的成本了)。或許當中國量子通訊和量子雷達技術達到實用水平,就是航母編隊的末日?
事實上,打航母的最難的是如何發現目標、跟蹤目標、持續為導彈指引目標,修正彈道。由於航母是隱藏在茫茫的大海中,戰時一旦發現航母,則迅速向己方彈道導彈提供航母座標,但是在導彈發射後航母仍在繼續前進,所以需要不斷嚮導彈提供航母實時動向,為導彈修正航行。
對於導彈來說,其自身飛行資料都是根據己方提供的目標引數設定好的,只是在末端開啟制導雷達後捕捉航母位置,進而發起攻擊。在其制導雷達開啟前,始終是依靠己方衛星、無人機等偵測手段提供航母目標資訊、修正航行。
至於再入大氣層時,由於飛行速度很快,所以面對彈頭表面會產生上千度的高溫,導彈自身攜帶有液態的氮氣,透過液氮的蒸發吸收熱量可以有效給導彈自身降溫。但是過高的溫度還會在彈體表麵包裹上一層“等離子體”隔絕電磁波。所以此時導彈必須減速後雷達才能開機工作,對於高速突防的導彈來說,末端減速無疑是一個不利因素。
此外,更為關鍵的是航母護航編隊的反導能力很強,對於末端減速的導彈防禦起來相對容易。而且在導彈飛行的十分鐘左右的期間內,航母一直在高速航行機動。確保導彈在最後時刻開機準確找到航母,則必須要對航母持續偵查,不斷為導彈提供目標資訊。可見DF-21D打航母並不是一件輕鬆簡單的事,難度還是相當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