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體壇週日報道
-
2 # 苦酒漬烏梅
作為一名中醫醫學生我將盡力為大家解答此問題
辛為五味之一,提到五味必須要提四氣。及“四氣五味”,“四氣”指藥物有寒熱溫涼四種藥性,”五味”指藥物有酸苦甘辛鹹五種藥味。
在這裡咱們主要介紹辛味。辛味:能散能行,有發散解表,行氣行血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種藥物具備辛味:行氣血藥、解表藥,溫裡藥。行氣血及解表過度都會損耗陽氣,而溫裡藥物一般只會在陰證中利用其大熱的功效進行補火助陽,反而不會耗傷陽氣
行氣血藥物辛味走竄行氣血,行氣理血的藥物一般不可多用與常用。此類藥物辛溫香燥,易耗氣傷陰。
解表藥物辛味入肺,其走竄的特性具有開洩腠理的作用,腠理開,則汗液出,而心又在液合汗,大汗又亡心陽,心陽無法抑制下焦腎之寒水上侵,此全身成一派寒象。此時如果不立刻補陽,危矣。
溫裡藥物 上面所說的只是大量服用辛味藥物才會出現的危證。而一般辛味藥物又具備溫熱特性,如大熱的附子。附子常常被用來治療陰寒之症,具有回陽救逆,補火救陽的功效。
辛味藥物都是溫熱的,所以有熱證的不宜服用,否則有助長邪氣的副作用,加重病情。
關注祖國醫學,弘揚中國文化
-
3 # 心心心安安安
陽氣是一種能量。 1.辛辣的東西加快了新陳代謝,提早呼叫消耗了體內的能量。 2.辛辣的東西開腠理,透過毛孔排洩一部分能量以及消耗能量後產生的代謝物。 消耗了又排洩,就是損耗。
“五色入五臟”理論最早出自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
《內經·素問》記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
目前,很多人對“五色入五臟”的認識是存在一些誤區的,比如,有人認為黃椒可以補脾,紅色辣椒能補心,這顯然是不符合中醫邏輯的。還有人說紅色食物補心,那我就多吃紅辣椒,結果導致滿臉長痘、口瘡、便秘,說明這種“補”法也是錯誤的。因為原載除了無色,還應該對應五味,並且,按中醫用藥的理論,還要把食物的寒熱性質考慮進去。
那麼常識介紹完了,我們就來回答樓主的問題,
辛辣我們以朝天椒為例,雖然赤色入心,可以振奮心的陽氣,但,性熱,味辛辣。而辛入肺,所以大量食用後會導致肺胃熱盛。持續的內熱必然壯熱而汗出,由於持續的高燒和出汗,導致人體津液與陽氣外洩,這樣出現的疲倦,乏力,脊背僵痛,惡寒,或噁心,或洩瀉等均為陽氣不足之表現。
中醫是有理可尋的,要讓智慧指導科學,不要讓科學限制了我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