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合生成長課堂
-
2 # L144944849
有的人就要直接拒絕。當時你就該拒絕,由此看來,你是一個不太會拒絕別人的人╮(╯▽╰)╭不管對方如何強硬,心理默唸,臉皮薄累成狗,做砸了被埋怨還不如拒絕了,^然後微笑的說,我看了我做不來^_^
-
3 # 小李飛刀1703670
她硬 你要比她更硬 她無禮 你就要讓她難堪 幫是情份 不幫是道理 畢竟只是她女兒的朋友 不是她女兒 她無權要求別人要做什麼 該做什麼 求人就該有求人的態度 對於這樣的人唯一的辦法就是漂亮的還擊
見信好,先消消氣。
這個案例出現的狀況,被稱之為“溝通陷阱”。
溝通陷阱,是一種人際交往策略。
設計陷阱的一方,他的目的是透過抓住別人情感上的弱點,讓其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如果對方拒絕了他的要求,他就會讓對方感到不安、內疚甚至是產生虧欠感。
也就是說,設計陷阱的人,他的目的是為了讓別人承擔本不該承擔的責任和壓力。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啊。比如:
有的丈夫會責怪全職在家的妻子:“你不賺錢養家就算了,待在家裡都不知道每天把房間打掃乾淨!”
丈夫透過“溝通陷阱”讓妻子產生負罪感,實際目的是想把操持家務的責任全都推給妻子。
有的妻子喜歡誇大身體不舒服這件事,或者誇大對生活不滿意的程度:我都病成這樣了,你還不早點回家?
妻子透過“溝通陷阱”讓丈夫產生負罪感,實際目的是想讓丈夫隨時隨地以自己為中心,並把自己幸福與否的責任全都推給丈夫。
年輕人過年回到家,父母帶著怨氣說:“也不知道你在北京混了這麼多年混什麼呢,連個物件都找不到,我們老了估計也指望不上你了。”
父母透過“溝通陷阱”讓孩子產生負罪感,實際目的是想把沒有安全感、臉上沒光的責任全都推給孩子。
就像你遇到的事一樣,朋友之間也經常出現“溝通陷阱”。
“做兄弟這麼多年,我求你辦過事嗎?”或者“這個事不幫忙你就不是我兄弟”,諸如此類的。
美華人格專家伯恩斯坦把這種“溝通陷阱”產生的原因歸結為過度依賴。
過度依賴分四種類型:無助型、敵意型、隱藏型、衝突型。
你好朋友的媽媽對你採取的就是敵意型過度依賴,透過威脅你來維持關係,她背後想表達的意思是:
你必須幫我,你怎麼可以辜負我女兒,辜負同鄉人的情誼呢?
情感綁架、道德綁架不是什麼新鮮事,我都經常會遇到。
如果我不想(不能)提供幫助,或者拒絕按照對方的意圖行事,那麼一般情況下我會這麼處理:
1、一開始就要讓自己處於時間緊迫或分身乏術或無能為力的情況下;
2、與對方談話過程中要控制好自己的語氣,要盡一切辦法讓語氣顯得充滿耐心和關心;
3、接著詢問對方究竟遇到了什麼難事,然後表達出與對方同樣的心情,對對方的遭遇深表理解;
4、接著再問問對方,為什麼覺得自己可以幫助到他?首先表達自己能力有限;
5、然後坦率告訴對方,如果現在沒有什麼什麼事情妨礙,自己一定會幫他,再次表達自己愛莫能助,希望對方能諒解;
6、最後不忘補充一句,可以問問其他人能否願意提供幫助,把這個事情轉移走。
我拿你的故事來舉個例子。
2、聽您女兒說您開了個網上店鋪,恭喜您啊,您都會玩微商了,可比我媽強多了。(語氣很有耐心且高興)
3、您跟我說說,這個投票是怎麼回事?……原來是這樣啊,如果是我,我也肯定會找朋友幫忙的,畢竟是自己的第一個店鋪嘛。(深表理解)
4、可是,阿姨您怎麼就想起我來了?我是想說,幫您投一兩票肯定沒問題,可是大規模刷票這種事我可從來沒弄過,也不知道該找誰啊。(能力有限)
5、阿姨您知道嗎,我們公司正在上一個新專案,我是負責人,最近已經連續加班兩個星期了,我爸媽都特別擔心我。
如果沒有這個專案的話,我倒是可以幫您打聽一下,不過您要是很著急的話,我就真的很抱歉了。(愛莫能助)
6、阿姨,我得趕緊回去開會了,感覺您挺著急的,這樣吧,散會以後我幫您問問,但是我自己肯定做不了,這是真的。或者您再問問別人?(轉移事情的解決權)
在整個對話過程中,採用什麼樣具體的話術和措辭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的語氣,要始終讓自己處於耐心、關心、願意提供幫助的感覺裡。
我敢肯定,正是因為在第一次通話中,你向這位阿姨傳達出了不耐煩甚至討厭的感覺,才招致她第二次惡狠狠地撂電話。
從她的角度看我畢竟是你的長輩,你可以不幫我,但是你怎麼可以用這種態度敷衍我呢?
你想想看,是不是這麼回事?
Anna,生活中絕大多數不愉快的交談,其實都不是因為我們說了什麼,而是我們說話時的語氣。
因為語氣中總會傳遞出兩層資訊:我如何定義與你的關係,我如何掂量你的事情。
我相信,今後你還會遇到類似的人和事,我們無法預測別人會採取怎樣的溝通策略。
但我們卻可以學著鍛造自己的語氣,用耐心融化急躁,用關心柔軟敵意,用最溫暖的方式教育對方: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我也無能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