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逐日影視娛樂

    這個問題,我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不是說都是拍攝微電影行業,比如寫作,一開始構思的感覺非常棒,能產出一篇好文章,但是隨著繼續寫下去,發現文章還是那麼平淡無奇。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一下:

    一:長期的拍攝或者寫作,使自己沉浸在微電影或者文字裡面,就會對這些東西免疫,就像喜歡吃的水果,一開始很好吃,但是一天三頓吃,任誰也不想再吃了。應該就是這樣樣子,每天都會看到鏡頭、演員、背景、對白等,就會覺得平淡無奇,甚至會懷疑。

    二:可能是自己的功力確實不行,一開始的構思其實大多數人都能做到,一個天馬行空的想象,還是沒有多少難度的,但是要想把一個好的劇本、構思、內容透過鏡頭儘可能的展現出現,這需要一定的功力和知識技能,真的不是任誰拿一個攝像機都能拍出好的微電影。

    三:劇本可以,拍攝的也可以,只是自己認為不行,或者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但是,最後完工之後,再來審視,說不定它就是一部好作品。原因就是,我們長期對一件事物免疫,自然也難以客觀評判它的好壞。就像跑馬拉松,一開始的五公里,覺得很輕鬆,會想馬拉松也不過如此,越是臨近終點的五公里,越是開始懷疑人生,就會有怎麼那麼長,自己能不能撐過去的想法,達到終點之後,你發現雖然難受,但還是堅持下來了,回頭再看自己跑過的路,就會有一種成就感。

    所以,但願你的目前的想法是第三者情況,堅持下去,完成之後說不定就是一部好作品。雖然中途懷疑過,但那都是通往成功必經的道路。

  • 2 # 心裡的視界

    因為,你開始你覺得構思的時候相當於是沒有草稿的,等你構思好了,在看你實際的草稿你就會發現很多地方需要修改,改著,改著就覺得越來越不是那麼回事了,再加上想象的永遠都比做出來的美好,所以才會感覺到越來越沒有感覺。

  • 3 # 程德1229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其實不光是電影,在寫作、攝影這些藝術性的創造活動中,都常常會遇到這種問題。

    不太瞭解專業上怎樣定義這種現象,我把它叫做“靈感與情感的消磨”。

    具體來說就是:

    一.所謂的“感動”格局太小,深度不夠。

    舉個例子,17年暑假同檔期上映了兩部電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戰狼2》,這兩部當時我都看了,都哭了。

    但一年後的現在,我已經快想不起《三生三世》講了什麼故事,記不得我為什麼落淚。但《戰狼2》裡,冷鋒手持五星紅旗走出交戰區的一幕我至今忘不了,現在想到仍然熱淚盈眶。

    小情小愛和國家大義的格局是不同的,情感的格局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它留在觀眾心中的時間。

    當然我並不是說愛情片就一定格局小,一定不感人,愛情片中也有許多經典作品——比如《泰坦尼克號》。

    同樣是愛情片,為什麼《泰坦尼克號》能獲得如此高的聲譽,而《三生三世》做不到?

    因為前者表現出的不僅僅只有愛情,還有對人性的揭示,對生命的思考。整個故事不只是圍著Jack和Rose兩個主角團團轉,船上的每個人形象都很飽滿,貪生的、怕死的、勇敢的,不同的人物為表達不同的東西服務。這些多出來的東西其實在無形中擴大了情感的格局。

    而後者,只是講了一個愛情故事而已,情感缺少廣度也缺少深度,由此催生出的感動不會有太長的保質期,即是我說的“情感的消磨”。

    二.表達手法的技巧性問題

    同樣一句“我愛你”,夏目漱石會說“今晚月色真美”,王小波會說“你好哇,李銀河”,鄧穎超會說“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三句話有三種不同的意境。

    表達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也許題主在最初的構思非常好,格局大,情感也拿捏得很準,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合理的技巧來幫助表達,難免會平鋪直敘,以致原本很精妙的想法最終也落入俗套。

    本來很巧妙的東西越做越普通,最初的感動和想法也會漸漸失去光彩,即是我說的“靈感的消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朝為什麼禁止《西遊記》,而不禁止《金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