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生吟詩四萬首,可有一句為人知。 不檢搜,說兩句聽聽這古今聖主的無雙才情
5
回覆列表
  • 1 # 豫東男人

    弘曆就是乾隆吧。他留下的詩作41863首,而全唐詩才收納48000多首。但是這麼多詩作,沒有一百能流傳千古的。這應了中國一句老話:龍生一子定乾坤,豬生一窩拱牆根。一個人不要太多的作品,有時一首詩詞或者一篇文章就足夠讓自己流芳百世的了。

  • 2 # 沒有方向處處都是逆風

    還真沒有...

    雖說乾隆(弘曆)號稱詩中皇帝,一生寫詩超過4萬首,基本相當於《全唐詩》的總和(第二名陸游才9000多首,人們熟知的幾位大家更是連乾隆的車尾氣都看不見),如果那時候有網路,乾隆絕對算是個刷屏大V。

    可惜詩歌講究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有的詩人只一首詩出名,就流芳百世,比如這位王翰,一首《涼州詞》成千古絕作: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但是乾隆爺受限於自身和當時社會原因,沒有一首流傳開來,甚至特別有質量的詩也不太好選出(十佳球都評不出),不少就是打油詩。

    為什麼乾隆如此愛寫詩,可以結合他所處的環境來得出分析:

    一、乾隆在治國方面,考慮當時的時代,確實可稱千古一帝,這也造成了他個人的膨脹,特別是晚期,稱號十全老人就可看出,他對個人歷史成就的追求有些偏執,武功已有,文治也不可少。

    二、對漢文化的推崇,清朝皇帝對於漢文化是採取的接納、吸收乃至到追捧的地步的(這也是相對於元朝的先進性之一),不希望廣大的漢人士族稱呼他們為蠻夷,詩歌作為漢文化的突出表現形式,乾隆對其偏執,這也是符合乾隆當時統治所需的,也是個人和歷史原因的一個結合。

    不過在個人詩歌文學造詣方面,確實難稱大家(水平可參照洪秀全...),我們來簡單看幾首:

    第一首必須是扛把子級的《新娘》

    樓下鑼鼓響叮咚,新娘羞坐花轎中。

    今日洞房花燭夜,玉簪剔破海棠紅。

    這首詩押韻方面已經可以媲美大多數打油詩,但重點是其含義,可以看的出來,乾隆爺非常有生活,身體應該不錯。

    第二首《煙雨圖》

    雨後荷花承恩露,滿城春色映朝陽。

    大明湖上風光好,泰嶽峰高聖澤長。

    這首詩在《還珠格格》大火後,在乾隆詩歌排行榜上排名直線飆升!

    第三首《黃瓜》

    菜盤佳品最燕京,二月嘗新豈定評。

    壓架綴籬偏有致,田家風景繪真情。

    喜歡吃黃瓜也能寫一首,四萬首其實並不難,比如萬一喜歡種黃瓜、洗黃瓜、切黃瓜、玩黃瓜...呢,那一個黃瓜就能多出四首。

    第四首《清閒口號》

    人言難得是清閒,我略清閒輒赧顏。

    設使樂斯更何慮,滿招憂亦在其間。

    吃完黃瓜,閒了又是一首,寫詩幸虧是愛好,要是作業估計能被逼瘋。

    調侃歸調侃,乾隆的文化造詣還是不能被他絕大多數的打油詩給完全掩蓋,雖然沒有流傳開來,但是細細品來,有一些也是可見功力和閱歷的,比如下面這首:

    《悼富察氏》

    三秋別忽爾,一晌奠酸然。

    追憶居中閫,深宜稱孝賢。

    平生難盡述,百歲妄希延。

    夏日冬之夜,遠期只廿年。

    富察氏是弘曆的第一任皇后孝賢皇后,結識於乾隆情竇初開之年,乾隆一生雖然博愛又多情,但對孝賢皇后的感情應該是最為深厚的了。

    然而上天對這位富察氏卻非常的殘酷,乾隆元年,便把孝賢皇后所生的永璉定為皇太子,可惜永璉9歲因感冒早夭。後來孝賢又產下永琮,但這位皇子也不幸夭折了,乾隆把永琮安葬在了太子陵園內,這也看出乾隆心裡永琮也是太子(此後在很長的時間內乾隆都沒有考慮過立太子,直到乾隆帝62歲,才立永琰(嘉慶)為太子)。

    而孝賢皇后在一次隨同乾隆出巡的路上,因大雪導致傷寒,皇后為了不給當地官府新增麻煩催促乾隆早日返京,路上病情反覆,終於在一個傍晚黃昏,逝於乾隆懷中。

    孝賢皇后死後,乾隆不允許任何人入住其所住的長春宮,長春宮裡凡是她使用過的衣物、用具等,一切按原樣擺放。每年乾隆帝都親臨憑弔。這種陳設和做法保留了40多年,直到乾隆60年才下令撤掉,允許其他后妃們居住。

    可見乾隆用情至深,也是一位有血有肉的皇帝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月薪2300的人怎樣才能快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