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關燈拆電影
-
2 # 雪兒依依518
老師曾經告戒過,以我們的水平,不要不知天高地厚地去評價任何一位大師及其作品。現謹遵師命,不敢對莫里康內大師作半字評價,只說一下對大師的點滴了解及其作品的粗淺理解。
任何獎項對於他來說都毫無意義,因為他的成就舉世公認,而任何一個獎項都無法匹配他的成就與榮謄。
電影配樂與其它音樂不同。電影配樂需要把音樂的元素、音樂的靈魂融入到電影去。他的音樂涉及的領域非常寬廣繁雜,這也使他作品風格不拘一格,能完美地融入到各種題材各種風格的電影中去。他運用變化繁多的各種樂器和創作手段,用音樂去敘述劇情或者鋪設場景,所以欣賞他的音樂,最好和觀看電影合在一起,這樣更能感受到它的震撼和魅力。
向大師致敬!
沒有他,西西里島就沒有美麗傳說
葛穎
本期節目強烈建議聽著看,姿勢漲得更多。
還記得《海上鋼琴師》裡這段經典的“鬥琴”嗎?
有沒有想過在1900這位天才鋼琴家的後面,隱藏著一位更天才的作曲家?
他就是著名電影配樂大師——
埃尼奧·莫里康內
他是歐洲最多產、最有建樹的電影配樂作曲家。莫利康裡配樂過的電影,已經超過了400部。
一、陪跑奧斯卡30年
通常感覺上,如果一個電影人能拿奧斯卡獎,應該是先單項獎,最後再拿終身成就獎。
不過這個順序到莫里康內這裡就顛倒了。
之後三十多年的職業作曲生涯,他又先後四次被提名。
分別是1987年《戰火浮生》、1988年《鐵面無私》、1992年《豪情四海》、2001年《西西里島的美麗傳說》。
但是一次都沒有得獎。
莫里康內自己說:如果讓我評獎的話,我兩年就應該得一次奧斯卡了。
終於在2007年,莫里康內被授予第79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怎麼看都有點安慰獎的意思。
頒獎嘉賓是《賞金三部曲》的男主角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在奧斯卡這樣一個美國大片當道的行業協會評獎當中,莫里康內其實一直是個陪跑的角色。
所以當07年奧斯卡獎頒授他終身成就獎的時候,還有媒體猜測說,他會不會拒絕領獎呢?
結果,莫里康內欣然前往領到了獎,而且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自己覺得非常的榮幸。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莫里康內的瘋狂粉絲。
昆汀·塔倫迪諾
昆汀說:“我收藏他的唱片比貓王和披頭士還多。”
莫里康內曾為昆汀的《殺死比爾》系列、和《無恥混蛋》作曲,不過他吐槽實在受不了昆汀的音樂審美,說他的電影音樂沒有整體性,一度拒絕為《被解救的姜戈》配樂。
作為一名配樂圈的大師,莫里康內作品中單單以電影原聲就聞名影史的少說也至少有20多部。
《天堂電影院》、《美國往事》、《黃金三鏢客》、《西西里島的美麗傳說》這些風格完全不同的配樂,都是出自他一人的手筆。
這種成就感又豈止是幾座小金人可以代表的?
二、西部片配樂頭把交椅
莫里康內的父親是個小號手,他深受父親影響,從小就開始識譜。
他11歲開始進入音樂學院學習小號,甚至因為太有天分,據說曾以“音樂神童”的身份登上過當地報紙的新聞。
他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學完了音樂學院四年的課程,畢業之後本想從事純音樂的創作,但是由於收入太微薄,他轉而去做編曲謀生。
不過一切都因為他的發小而改變了。莫里康內讀小學的時候,有一個同學跟他是同桌。
誰呢?
就是日後拍出《美國往事》的賽爾喬·萊翁內,日後兩個人有了非常深度的合作。
1964年,萊昂內拍攝了日後大名鼎鼎的“賞金三部曲”的第一部《荒野大鏢客》。
就是這部成本才1萬5千美金,7個禮拜就拍完的義大利西部片,讓編曲的莫里康內在世界範圍內一舉成名。
《荒野大鏢客》主題曲
萊昂內原本是不想請莫里康內做本片的配樂的,因為莫里康內過去的作品沒給他留下什麼深刻印象……真是毫不留情面。
不過在聽過莫里康內提前為電影製作的配樂後,萊昂內馬上把別人的配樂放到了一邊。
莫里康內憑藉唇紋辨識出了萊昂內是他的小學同學
因為這些音樂實在是太獨特,太牛逼了。
接著萊昂內拍《黃昏雙鏢客》和《黃金三鏢客》的時候,又請了莫里康內做配樂。
賞金三部曲的配樂中,一個重要的配樂元素就是小號。
小號是莫里康內非常喜愛的一個樂器,他在小號上加了一個弱音器,使得小號的音色出現了調侃的色調。
瀟灑的小號主題,營造了三部曲中荒涼、狂野又怪誕的西部氛圍。
莫里康內還發揮了他的想象力,創造性地把口哨聲和甩鞭聲加工成了配樂的重要元素。
《黃金三鏢客》中一段鞭聲和男聲合唱的縫合更是讓人耳目一新。
氣質冷傲但是戲劇張力十足的人聲、口哨聲、猶太豎琴、走音的口琴、短笛、管風琴聲、民謠吉他的演奏以及那些殺氣騰騰的銅管樂聲……
共同塑造出了一個氣氛迷人、獨樹一幟的義大利西部江湖。
這些音樂一經出現,就在當時觀眾的腦海當中勾起紅日黃沙中的致命對決那樣的場景。
所以當時那些被嗨翻了的義大利觀眾,就把他和萊昂內和莫里康內的組成稱為“莫里康內萊翁內製造”,變成了一個品牌。
這些在配樂和配器方面的創新運用,使莫里康內一下子透過《賞金三部曲》被大家所認識。
不過莫里康內透過自己對於電影配樂的一種想象、一種創新,為義大利西部片帶來了新意,也將西部片的配樂帶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三、情緒大師
和有些只以一種風格見長的配樂大師不同,莫里康內是個全才型的作曲家。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是莫里康內的另一電影配樂巔峰之作,朱塞佩·託納多雷也是莫利康尼合作過最多次的導演,兩人的配合堪稱部部經典。
莫里康內和託納多雷
電影中有很多場戲的配樂都是神來之筆。
瑪蓮娜在小鎮當中無數次的行進,其實是貫穿影片一個重要的視覺符號,每一次的走都有不同的處理。
莫里康內非常好得理解了導演的意圖,然後在多段的配曲當中都強調了步點的感覺。
旋律不光動聽優美,而且常常能夠催人淚下,這是我覺得莫里康內配樂一個非常重要的質感。
《海上鋼琴師》是莫里康內爵士編曲才華的又一體現。
除了文章開頭說的那段爵士鬥琴外;小號手與1900初次見面,鋼琴在劇烈搖晃的船上優美滑行的段落,也是讓觀眾銘記電影的著名片段。
這首曲子,莫里康內採用的是4/3拍的華爾茲,以及Jazz的切分音,鋼琴曲的右手部分用到了16分音符的滑行,琴聲沉穩流暢,外景和內景隨著音樂逐漸匹配到了一起。
旋律輕快節奏富有跳躍感,讓觀眾忍不住跟著在風暴中一起搖擺。
四、《發條橙》本找了他配樂
大師晚年也談到了他的一些遺憾,他說我錯過了一部非常重要的電影。
就是庫布里克的《發條橙》。
庫布里克後來找的作曲家是沃爾特·卡洛斯(電子音樂的先驅),莫里康內也說,他找的卡洛斯寫出了跟我截然不同的配樂。
如果當年真的是莫里康內為《發條橙》配樂,那發條橙一定跟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發條橙》在氣質和調性上有很大的不同。
使莫里康內第一次獲得了奧斯卡獎提名的是《天堂之日》的配樂,導演是泰倫斯·馬利克。
《天堂之日》
《天堂之日》之後,泰倫斯·馬利克就沒再拍電影,直到1998年他開拍《細細的紅線》,中間隔了有20年。
莫里康內談到的又一大遺憾,就是他沒能夠為泰倫斯·馬利克的《細細的紅線》配樂。
因為那個時候莫里康內去旅行了,而泰倫斯·馬利克就愣是沒有把莫里康內找到,所以最後還是請了漢斯·季默。
“
音樂可以瞬間催動我們的情緒,這正是音樂的力量。
作曲家,尤其是這些配樂大師們,他們其實是一個個情緒的魔術師,他們能讓我們這些普通人在日常平淡的生活當中,時時體驗到巨大的情感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