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情導航

    1939 年,拉格-3型殲擊機是由拉沃契金率領 V.戈爾布諾夫和M.古德科夫所組成的小組由拉格-1 發展而來的,而拉格-1殲擊機的原型機(當時稱作 I-22)則在1939年3月30日首飛成功。

    由於已經預料到未來戰爭爆發後輕金屬供應量可能受限,拉格-1/3號稱是用“斧頭砍出來的戰鬥機”,是全木棉是結構的,當然了,這不可能是普通的木板和木材,機身蒙皮是西伯利亞樺木膠壓層板, 這種經過特殊處理的膠壓層板,除了重量較大外,防火效能不次於金屬蒙皮,而且外部可以加工的非常光滑;機翼是木質兩段式結構。所有活動翼面均為金屬構架以布質蒙皮。有充惰性氣體的自封油箱只。

    這款優秀的小型戰機於1940年開始以拉格-1殲擊機的名稱量產並配備了1,050怪力(783千瓦)的科克裡莫夫M-105直列式發動機,該機服役後飛行員抱怨該機惡劣的爬升表現以及笨重的操控性,因此在交付數百架拉格-1殲擊機之後,拉格-3的原型機(I-301) 問世。

    拉格-3使用1,240馬力 (925千瓦) M-105PF直列液冷式發動機,效能有所提高。

    在德軍進攻蘇聯時仍有兩個航空團在使用老式 拉格-1 戰機,但在一年內便已有四個航空團配備了拉格-3。

    拉格-3是一種單發單座下單翼戰鬥機,該機1941年交付部隊,是一咱全木製的飛機,機身採用由西伯利亞樺木製成的膠壓層板,所有控制面均為金屬蒙以布質蒙皮,裝一臺克里莫夫12氣缸M-105PFV型液冷活塞式發動機和一具ViSH-61P三葉螺旋槳組成,1210馬力,機上有五個油箱,共480升,配有一門備彈120發的20毫米機炮,1挺12.7毫米機槍備彈220發,一挺7.62毫米機槍備彈325發。

    機長:8.86米,翼展9.80米,機高2.69米,重3190千克,空重262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3300千克,最大速度560千米/小時(高度3650 米),升限9690米,最大航程650千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理解名詞所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