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媒體訓練營
-
2 # MR大叔
京東從來不去,只在天貓購買,偶爾去淘寶。
京東購物系統體驗度不高,還是天貓比較靠譜,想退就退,想換就換,更可怕的是晚上9點下單,第二天早上9點就到了。
買東西,上天貓就夠了。
-
3 # 剪輯遊戲人生
拋開各企業電商巨頭競爭不講,以使用者來說電商競爭是個好事,在電商競爭之中,難免對於有的產品來說,為了佔領市場和獲取訂單,進行的價格戰,那麼對於使用者來說這就是一次優惠。
但是如果我們要正視電商的話,比較強大的電商巨頭就是京東和淘寶了,對於這兩個平臺而言,對於競爭而言,可以說目標都不同,對於使用者體系來說基本上都有明確的區分維度,比如淘寶,這個是一個龐大的百貨店,產品多樣,無論什麼東西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買到,而且價格低廉比較實惠,買任何東西都沒有壓力,而且在使用者心中的定為也是比較清楚,類似於雜貨鋪百貨店,只要產品能用,基本上不會太多考慮品質的問題,畢竟一分價錢一分貨,這個在使用者心中也是比較有數的。
而京東也是一樣,對於京東而言,定為的曲線就是中高檔產品,所以對於產品的品質也是有要求的,所以使用者對於買電器和數碼產品自然是比較認準京東平臺的,品質有保障,而如今京東的配送體系服務又如此之快,現在京東在使用者心中的位置也就是很高的。
而與此同時,兩個平臺在使用者心中也已經很明確,在電商的購物習慣中,這兩者平臺都是缺一不可的,而對於電商之間的競爭而言,可以說,在平臺之間即便正面不正面,都是以品牌和產品的之間,平臺之前跑出優惠力度進行獲取使用者的佔有量,而其實最根本的,是來源於各個品牌商和各個產品之間的競爭,所以為什麼說,一到大活動期間,為什麼商家之間都不怎麼掙錢甚至賠錢,因為商家要遵守各個平臺推出的政策,而掙錢的就是平臺。
從而,各個同質化品牌間為了獲取更大的使用者訂單,從而不得已走上了價格戰,這個是無法規避的,所以無論怎麼樣什麼原因,進行競爭和價格戰,都是對於使用者來說是一種福利,買產品比較優惠了。
回覆列表
其實,對於使用者來說,並沒有非要選擇哪一個電商平臺的說法,電商正面競爭是好事。
比如阿里京東之間競爭就算再激烈,但在使用者長久使用過程中,已經生成了固定的印象。比如很多人覺得淘寶就是雜貨鋪,什麼東西都能從這裡淘到,但是質量方面從來不會放在第一位。而京東比較厲害的是3c數碼和電子產品,所以很多使用者買電子產品會更多的考慮京東,相信你周圍也有很多的朋友都是這樣。
總的來說,使用者分三類人:第一種特別鍾愛一個平臺,別的平臺很少考慮;第二種,兩個平臺之間對比,擇優而選;第三種,兩個電商平臺都不考慮,就是喜歡線下的。所以,你可以看到,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再激烈,對於使用者而來影響並不是特別大,除非一種前提出現:燒錢補貼。
而對於平臺來說,它們才是被動的,畢竟現在電商的人口紅利期已過,很怕使用者被競爭對手挖走。電商相互之間的競爭,對於使用者來說固然是好事,但還是要合理競爭,在技術上超越對方,而不是採用黑稿抹黑、黑公關等卑劣手段。
電商平臺間的良性競爭才會促進行業發展,就比如現在的新零售概念,大家都在一個新起點比拼。其次,作為一個企業應該注重自己的社會口碑,並不是因為你們的鬥爭而影響到了結果。像最近的滴滴搞外賣,美團做打車這種在對方擅長領域挑釁的做法,其實是不可取的。雖然說會產生鯰魚效應,促進業態發展,但看起來會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
使用者其實很好選擇,他們會遵循自己的內心。把質量、價效比和服務體驗結合到一起對比,更讓人滿意的那個平臺勝出,就是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