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微享匯

    歷史上還真有那麼幾位皇帝天生就有著驚世才華,精通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最典型當屬南唐後主李煜,宋徽宗趙佶。

    首先來看兩首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這兩首詞分別出自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是南唐最後一位國君。他在書法、繪畫、音律、詩文均等領域都有一定造詣,尤其詞的成就最高。他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李煜對詞的發展做出了四大貢獻。第一、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第二、詞境優美,感情純真,因純情而缺少理性節制。第三、語言自然、精煉而又富有表現力,具有較高的概括性。第四、從他開始詞在風格上開始體現獨創性

    後世對他評價也是:南唐後主李煜詞學的造詣,空前絕後,用在填詞上的精力,遠超過用在治國上。

    請看看下面這隻雞。他出自宋徽宗趙佶。

    趙佶(1082年—1135年),即宋徽宗,宋神宗第十一子,宋朝第八位皇帝。他善書畫,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歷史上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被後世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趙佶不僅擅長繪畫,而且在書法上也有較高的造詣。趙佶書法在學薛曜、褚遂良的基礎上,創造出獨樹一幟的“瘦金體”,瘦挺爽利,側鋒如蘭竹,與其所畫工筆重彩相映成趣。他傳世的書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種書法作品皆流於後世,且筆勢挺勁飄逸,富有鮮明個性。其中《穠芳依翠萼詩帖》是宋徽宗瘦金書的傑作。

    他在詩詞書畫各方面都達到了一定的藝術高度,尤其是繪畫方面,無論山水、花鳥、人物,都能“寓物賦形,隨意以得,筆驅造化,發於毫端,萬物各得全其生理”。可以說,徽宗趙佶是歷史上唯一真正擁有較高的藝術涵養和繪畫才能的皇帝。是一位被皇位耽誤了的偉大藝術家。

  • 2 # 走讀地球

    歷史上這樣的皇帝很多,就按照提問者所提的木匠皇帝說起吧!

    朱由校就是這位木匠皇帝,先說說他的木工經歷

    這哥們讀書不行,因為他根本就沒有讀過幾天書,近似文盲,但是動手能力強,尤其是木器漆器一流,你可能會問,堂堂一國之君怎麼可能是文盲呢?答案很簡單,因為他選為太子時早已過了讀書的黃金年齡,後來也請過大學士給他當老師,可惜老天沒有給他學習的機會,因為他的老爸朱常洛只當了1個月的皇帝就一命嗚呼了,他還沒來得及做好讀書的準備,就要正式當皇帝了,既然要當皇帝,那書自是不能再讀,本來就不喜歡讀書,過去他老爸都管不了他,現在自己管自己了,終於可以發展自我興趣培養了,他一直想給自己設計一套簡潔的太師椅,他發現宮廷的新來的傢俱設計師很有創意,做的傢俱簡潔、大方、流暢,他覺得這正是他喜歡的風格,唯一不足的結構不是太靈活,他覺得木工的精妙之處在“巧”,上,於是他自己動手,潛心琢磨,終於發明了中國第一張摺疊床、摺疊椅,摺疊桌,後來把機關設計嵌入許多木工活中,據說他做得木工小鳥,還能飛很遠不掉!這說明他在自動化技術上很有造詣,後來重修紫禁城時,他把機關設計嵌入許多宮殿中,可惜現在沒有一個留下來。

    如果說做木工是他的工作,那麼當皇帝只能是他的副業,工作的越出色,副業就越失敗,為什麼?因為他真的不喜歡跟文官集團打交道,那些人動不動就跟他說:為君之道應該如何如何。。。聽得他耳朵都起繭!就差沒說only you。。。,他之所以從小不喜歡讀書也是應為老師是這副德性,很多不喜歡讀書的小孩不是他們天生不喜歡,而是沒有碰到一個讓他想讀書的老師,有多少學生被這樣的老師毀掉!

    因為文盲,所以他特討厭那些大臣在他面前引經據典、指桑罵槐,他更喜歡同樣是文盲的魏忠賢,因為他說人話,接地氣,沒有條條框框,朱由校天性好玩,魏忠賢也是個天生玩家,他們倆很對眼,於是明朝政壇漸漸由兩個大字不識的一主一僕把持,結果自然是一塌糊塗!等到崇禎皇帝朱由檢來收拾攤子的時候,為時已晚!明朝就這樣完了!歸根結底不在朱由校,而在他爺爺萬曆皇帝!

    萬曆皇帝因為立儲一事跟朝臣賭氣二十八年不上朝,最終因時間緊迫不得不妥協,立朱常洛為皇太子,朱由校為皇太孫,在此之前,皇帝因寵愛朱常洵,所以對老大朱常洛不聞不問,至於皇太孫朱由校的學業更是漠不關心,當然我不認同懂四書五經就能治理好天下,更不認可所謂的特長就是才華,我覺得真正的才華應該是明大理、曉人性、三觀正的人才是真正的有才華!

    說到這裡我要推出下一個看似有才華,實則政治菜鳥的皇帝,他就是李煜!

    李煜的文化底蘊在中國曆代皇帝中無可爭議的NO1,同時他也是詞壇的開山鼻祖,豪放派祖師,他的詞無論從意境、氣勢、哲理、美學哪個方面來看,都是一流,後人能望其項背的也只有蘇軾,但蘇軾的詞在美學哲理上還差他一個檔次,很難想象一個陰柔氣質的文弱書生皇帝,寫出來的詞卻擲地有聲,發人心省。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就這一句,把華人面對“愁”的心情描繪得一覽無餘,入木三分,不管你是憂愁、離愁、哀愁還是男女之間的相思之愁,都逃不脫這一句追捕,他天生就有一種能力:捕捉自然界的典型形象,化作貼切的比喻,如同太極一樣,柔中見剛!但在政治上卻是優柔寡斷。

    他雖有敏銳的洞察力,卻理不清國家的輕重緩急關係!他在面對政治強人趙匡胤大軍進逼時,不僅枉殺肱骨大臣,還閉目塞聽,自毀長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路從今夜白》路悠言心臟病治好了麼?她和顧夜白如何和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