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對方正在輸入tim

    人們經常在古裝劇裡看到古時文人讀書時搖頭晃腦。其實古代詩人吟的詩是文言文,在他們看來那個時候的文言文是很有節奏感的,也就想我們現在聽歌也會搖頭晃腦,這個道理也是一樣。文言文是講究韻律和節奏的,所以讀書時搖頭晃腦可以增強節奏感,使自己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古人在吟詩作對的時候總是抑揚頓挫,節奏均勻,所以在高聲朗誦時,不知不覺會受到其文采的感染而搖頭晃腦起來。其實古人吟詩追求的就是一種意境,也可以放鬆自己,在他們當時是一種放鬆自我的方式

  • 2 # 粒粒七七

    大家一定熟知一首李白的《贈汪倫》,其中兩句為——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意思是,李白乘船正要離開,忽然聽見岸上傳來踏歌的聲音。原來,李白的鐵桿粉絲汪倫,為了表達對李白不捨,正在岸上“踏歌”呢,只見他一邊吟唱,一邊搖頭晃腦,還跺著腳打節拍!

    李白深受感動,才有了後面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裡汪倫的踏歌,想來比一般的搖頭晃腦,要奔放很多。

    那麼為什麼古人吟詩時,要搖頭晃腦呢?

    我想原因應當是,古詩文是講究韻律和節奏的,文人吟詩時搖頭晃腦可以增強節奏感,聲音的陰陽頓挫,配合上肢體的搖擺晃動,可讓自己全身心投入詩境,增強了感染力。

    現在想來,古人吟詩,似乎有點像表演和作秀。如今的表演藝術,就是透過豐富自己的動作和表情,來增加美感,感染觀眾的。古代的文人很早就用了這一招,真是很厲害!

    另外,古詩文在古代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文人在吟誦時,搖頭晃腦可以幫助斷句,而且那時候的文人,從小時候就開始飽讀詩書,全憑記憶。如果正襟危坐誦讀,很容易打瞌睡,配合搖頭晃腦的肢體動作,比較便於記憶。

    我推測,古代文人應當很少得頸椎病和肩周炎之類的,因為搖頭晃腦絕對有助於人體血液迴圈。

    寫到這裡,我真想發出倡議,我們應該從小學起,就讓孩子們學會誦讀詩文,而且要學會搖頭晃腦地誦讀,因為其好處太多了呵!(完)

  • 3 # 鏡外人

    第一,中國古文古詩是一種富有韻律的語言文體,取調“陰陽上去”,按平仄格律填詞,搖頭晃腦可有助於“踩”節奏,找到詩歌的韻律,就像歌曲一樣有調有詞;

    第二,中國古代沒有標點,文人們在誦讀或吟詠的時候有利於斷句;

    第三,就是透過肢體文言配合文字語言,有利於加深記憶;

    第四,就是放鬆,古人讀書很辛苦,外在條件不便利,而且讀書是文人通往仕途唯一便利正途,往往久坐,十年寒窗苦讀,時時晃腦就是放鬆放鬆;

    第五,古文印刷是豎版,讀的時候不自覺就上下左右晃起來。

    第六,可能是裝B,

    其他的暫時未想到,後補

  • 4 # 九州歷史

    這與古人閱讀內容、版書樣式等各方面都有關係。首先,古人的閱讀內容,大多為詩歌、詞曲,或者是枯燥乏味的八股,但是不管怎麼說,字數不算多。古人讀書多為誦讀,也稱吟誦,就像剛才說的,古人讀書並不追求多,而是反覆讀,反覆吟誦,體味其中的意義。吟誦的聲音抑揚頓挫,很美。

    第二是版書。古人讀書沒有標點符號,讀書人要自己斷句,吟誦的時候搖頭晃腦,以肢體擺動的節奏附和讀書,更容易斷句和記憶。古代主要以毛筆書寫,即便是印刷,字也比較大,跟當今動輒“萬卷”、字數又小不同。古書順序是由右及左、由上及下,唸書的時候確實來回晃。

    第三是韻律感。古代詩歌、詞都是用來唱的,韻律感很強,只是唱法大多已經失傳。吟誦時擊節踏足、搖頭晃腦,非常有節奏感,更容易投入其中。

    第四是儀式感。古代讀書人不多,只有少數人可以讀,而且“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以搖頭晃腦等一系列動作儀式,可以有效與勞動人民區別開來。就像孔乙己,時刻不忘自己的長衫和“回字的四種寫法”、以及張口就來的之乎者也,動不動就搖頭晃腦道“知乎哉,不多也”。

    第五是緩解疲勞。搖頭讀書更能促進血液迴圈,增強記憶力,緩解頸椎等肢體疲勞,就像今天看書久了要伸懶腰一樣。

  • 5 # 歷史的藍天空

    古代的人讀書和現代人不一樣,古代的人讀書,我們可以稱之為誦讀,也叫吟誦,也可以稱之為吟唱。在吟誦的過程中,聲音抑揚頓挫,非常的美妙。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莊子的《逍遙遊》,帶有感情的吟誦出來,這個詩就變得非常有氣勢有韻味。在古時候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所以讀書的人往往不知道怎樣去斷句。所以在讀書的時候搖頭晃腦,用我們的肢體來擺動節奏,附和一下,相當於起到了斷句的作用,同時也加強了對這個古詩的記憶。

    古詩是講究韻律和節奏的,所以搖頭晃腦是增強節奏感,讀書在古代也是一種表演,一群人背誦詩歌,就像現在集體朗誦和大合唱一樣,所以搖頭晃腦增加其美感。

    搖頭晃腦和當時閱讀書寫都有關,書簡閱讀和毛筆書寫也是完成搖頭晃腦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還記得你人生中對你伸出援助之手的陌生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