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衲侃春秋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各有專攻,各有信徒。秦始皇統一中國前,他遵循的是商鞅的法家思想,即“嚴刑峻法,‘’後來又夾雜了韓非子的帝王之術。

    統一中國後,聽從丞相李斯建議,車同軌,書同文,統一貨幣,統一文子,統一計量。並且“焚書坑儒”,除了農學,醫藥,占卜之類的書,其他的全部焚燒。由此,許多的典籍付之一炬。這時,各種學說都遭到毀滅性打擊,有的就消失了。

    漢朝建立後,一開始遵循的是黃老之學,講究無為而治。但是“七王之亂”給當權者以警醒,那就是要加強中央集權。漢武帝時期,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唯儒獨尊”的思想,尊奉儒家為國教,自此開始,儒家一家獨大起來。

    後來到了宋朝,朱熹等人更加完善了儒家思想,至此之後,儒家一直是各朝的國教,地位至尊。

  • 2 # 八弓塬

    春秋戰國是中國古代由分立逐步走向統一的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也是學術思想紛亂繁榮的時期。當時,學者、英才、有識之士針對社會急烈的發展變化,紛紛發表各自看法,逐步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好多學派,史稱"諸子百家"。各學派之間熱烈爭辯,著書立說,闡明自己的思想和主觀,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例如在治理國家的問題上,儒家主張教化百姓,以"禮"治國;法家強調實行"法治",加強中央集權;道家提出"無為而治",順應自然。各家相互爭論和批判,又相互影響,思想文化得到了空前有力的發展。

    後來,秦先後兼併了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國長期割據爭戰的局面。法家的理論,被秦始皇所採納。

    秦朝前後經歷十四年,秦末的農民起義,摧毀了秦的殘暴統治。一直到西漢初年,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還很活躍,這種狀況對中央集權制統治極為不利。漢武帝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召集各地學者到長安,詢問冶國方法。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建議漢武帝排斥和抑制其它學說,把儒家學說定為治國的指導思想。漢武帝採納了這個主張,大量任用精通儒家學問的人為官,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從此,儒家學說被破立為專制王朝的正統思想,這種狀況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

  • 3 # 陌上尋古

    我覺得這個問題,要結合孔孟或者說儒家的發展歷程來說才行。

    “ 儒”字,《 康熙字典》解釋:《唐韻》人朱切《集韻》《韻會》汝朱切,從音襦。學者之稱。《周禮·天官》:四曰儒,以道得民。

    先來說說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這兩個時期,中原大地上征伐不斷,在國與國的爭霸中,各家學說交替出現,互相詰難,彼時孔孟學說並非數一數二,像法家,陰陽家,墨家都是大家。

    焚書坑儒,突遭大難

    春秋末年,孔夫子和眾多弟子一起周遊列國,宣揚學說,主張恢復周禮,不過十幾年的奔波並沒有什麼現實成效。公元前221年,秦國統一天下,始皇帝焚書坑儒,這一次算是儒家大難。不過,始皇帝雖然焚燒了不少典籍,但是咸陽留了一整套各家經典,後來項羽一把火,燒了阿房宮。後來在舊牆裡才發現了論語,流傳至今。

    漢代確立正統地位

    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採取無為治國的方略,休養生息。漢武帝時,大臣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於是,儒學才在中國傳統上成為至尊。接下來,墨家,法家等思想逐漸被融合到儒家學說當中,逐漸消失了許多曾經的學說大家。

    魏晉南北朝到如今的發展

    漢末又是亂世,經過90餘年的戰亂,西晉王朝建立,接下來便是魏晉南北朝,即有了魏晉風度,外加上佛學的興盛,儒學一時沒落。唐代屢次有滅佛運動,儒家開始重新崛起,宋代理學開始發展,從此以後,經過統治者幾百甚至上千年的支援,宋明理學就一直是正統,再無威脅,雖然民國時期曾有新文化運動,但是近些年,孔孟學說是傳統主體的事實誰也改變不了。

  • 4 # 楊左使

    儒家要感謝漢武大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感謝董仲舒!

    漢朝初年,剛剛結束戰亂,結束秦始皇法家治世,政治上開始實行無為而治,經濟上輕徭薄賦修養民生,在思想上,以清靜無為和刑名之學的黃老學說為主。 漢武帝即為後,強化中央集權制,以清靜無為和刑名之學的黃老學說為主的思想不能滿足統治,漢武帝即位時,從政治上和經濟上進一步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已成為封建統治者的迫切需要,而劉邦不喜歡儒學,差點使儒家絕唱,公元前前140年,董仲舒在舉賢良對策中提出建議:凡是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的各家學說,都要從博士官學中排除出去。漢武帝非常欣賞董仲舒的對策,公元前134年,他將不治儒家《五經》的太常博士一律罷黜,排斥黃老別名百家之言於官學之外,提拔布衣出身的儒生公孫弘為丞相,優禮延攬儒生數百人,還批准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根據成績高下補郎中文學掌故,吏有通——藝者選拔擔任重要職務。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獨尊儒術以後,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發展,成為此後二千年間統治人民的正統思想。 與其說儒家思想統治中國兩千年,不如說是董仲舒的思想統治中國兩千年,董仲舒時期,孔子已過去三百多呢,秦朝以法家統治,漢漢武帝之前漢朝以道家思想作為正統思想。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加之漢字尚處於雛形,不具備準確表達的功能,正統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強調以儒家思想為國家的哲學根 本,杜絕其他思想體系,董仲舒在具體的政策上將道家,陰陽家和儒家中有利於封建帝王統治的部分加以發展,形成了新儒家思想。 唐朝儒學大家韓愈,從維護封建統治出發,用儒家的天命論和封建綱常來反對佛道的觀點。 北宋朱熹集理學之大成,發展了客觀唯心主義的理學體系,提出“存天理,滅人慾”。 儒學之所以能成今天的局面,首先要感謝的人就是董仲舒和劉徹,其次是新儒學的傳承中,後來的儒學大家不斷為統治者創造統治思想而繼續鞏固統治,創造新內容發揚儒學,可以說是封建王朝成就了今天的儒學地位,也是儒家幫封建王朝統治了兩千多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有任何基礎,學小提琴要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