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傲世萬年雪

    李紳是中唐時期著名的詩人,曾經官至宰相,他在年輕時的《憫農》一詩,深刻的揭示了農民疾苦,讓我們不由得體會到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深刻道理,至今仍是很多人人生中的第一首唐詩,所以李紳在人民心目中一直保持著積極正面的光輝形象。

    但是有史料記載,李紳在考取功名、為官之後迅速的蛻化變質,成了一名酷吏,人民給他一個稱號“驕奢”宰相,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做完《憫農》李紳都經歷了些什麼?值得我們深入的探討。翻遍李紳的所有史料和記載,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正史對李紳的記載褒大於貶,野史卻是貶大於褒,其中提到的“驕奢”卻是幾乎全部出於野史之手,我們看下野史對李紳“驕奢”的幾個故事。

    一是“驕”。最有名的是《云溪友議》記載,李紳在做官之前,經常到李元將家裡做客,李紳稱呼李元將為叔叔,而李紳做官之後,李元將為了巴結他,主動降低輩分,稱呼李紳叔叔,但是李紳不同意,直到李元將稱呼自己是“孫子”才罷休。二是“奢”。最有名的是記載李紳喜歡吃雞舌,一頓飯要用300多隻雞。還有就是一頓飯的耗費多達幾百貫,劉禹錫到李紳家裡做客,即興做了一首詩“高髻雲鬢新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江南刺史腸”成就了“司空見慣”的歷史典故,李紳當時一高興賞賜劉禹錫一名舞技。

    我在這裡有幾點懷疑,第一《云溪友議》本身就是一部筆記小說集,雖然記載了一些不被人知的詩文,裡面的其他故事就是一部野史集,再就是當時唐朝階級等級森嚴,李元將不管與李紳多麼親近,應該先稱呼其官職,動不動以叔、孫之稱有待商榷。再就是雞舌和高額的餐費,無論正史還是野史,我至今還沒有找到出處,網路上倒是有不少見解(請指正)。唯一值得可信的是送劉禹錫舞技一事,但是在當時的唐朝,押技之事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李紳身居高位,其俸祿和皇上的賞賜,李紳是養的起這些舞技的,在這裡用到李紳身上是不是有些不妥,也是值得商榷。但是無論正史還是野史都記載了李紳的一個最大汙點,也是導致李紳死後被取消封號,子孫世代不得為官的一大罪狀,就是“吳湘案”,這也牽出了當時著名的“牛李黨爭”,李紳身為李派,查出了牛黨吳湘貪贓枉法、強搶民女的罪狀,按照李德裕的指示下,提前將吳湘斬首,李紳死後,牛黨得勢,隨即對李紳進行報復。

    這就是我們所能瞭解的做《憫農》之後,李紳的主要經歷大部分都是捲入黨爭的漩渦,不能自拔,起起落落,最終死後不得善終的確切史實,然而李紳身居其位,韓愈、白居易也無法置之度外,李紳選邊站也是身不由己。

    這樣我們就能明白為什麼李紳正史和野史的記載為什麼出入這麼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正史一般都是後人編纂,相對客觀(當然正史也是需要研究的)。而野史魚龍混雜,充滿了個人主觀臆斷,很有可能是牛黨的刻意摸黑,所以與實際事實出入較大。

    透過正史對李紳的記載,李紳為人剛正不阿,這裡可參考李紳在做李琦幕僚時,李紳不滿其剝削、搜刮百姓,拒絕為其歌功頌德,最後被李琦下獄的史實。同時李紳還和元稹、白居易是至交,共同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詩歌補察時政、洩導人情,透過以上各種見解,我認為李紳“驕奢”宰相的說法不妥。當然所有的歷史都是由真正的事實來論證的,我希望歷史終究會給李紳一個公道。

    以上就是我對李紳“驕奢”以及其做《憫農》之後經歷的見解,請網友予以指正。

  • 2 # 北方融媒

    李紳是典型的人隨境遷之人 敢作敢當的個性害了後人

    唐朝詩人李紳(772年-846年),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江蘇無錫人,一說,一生段圍觀所累,隨官至宰相,但沒福享受,四年病退修養。身體恢復後,又出任淮南節度使,方好景不長兩年後病逝。

    一、早期家境中落 憐農之心成就千古傳誦名作

    李紳是中書令李敬玄之曾孫。六歲時喪父,跟隨母親相依為命。經常目睹農民辛勤勞動卻吃不飽飯的現實,就用詩歌表達對農民的同情和憐憫:“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成就了李紳,他的三首“憐農”詩被皇帝看中,召他回朝做官。

    二、隨境而變、敢作敢當的個性留下許多遺憾

    李紳是典型的人隨境遷之人。他為官後,環境變了人也變了,唯一不變的是耿直的個性,這也正是他的致命缺點。一是大手大腳,像今天的土豪一擲千金。有錢後,李紳忘記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大請特請狐朋狗友,早到韓愈、李賀等人的嗤之以鼻。二是敢作敢當不想後果。李紳坐鎮揚州時,看中了一女子結果下屬搶先一步下聘禮。李紳勃然大怒將其致為死罪。有人說,李紳人品卑劣。我不這樣認為,這叫奪妻之仇。假如李紳是皇帝,這個還幹嘛。在那個朝代,李紳此舉不為過。

    李紳是愛憎分明的人,也是個草率之人。李坤任淮南節度使時,參加科舉的舉子們在江邊渡船,船長坐地起價。李紳聽說後命人把船長殺了,扔到江中。體現了他的愛憎分明的一面,也反映了他的做事草率的一面。

    三、幹把皇帝拉下馬的個性害了後人

    李紳晚年是天不怕地不怕,敢把皇帝拉下馬。在他去世的前兩年。一官員被舉報貪汙公款、強娶民女。李紳不分青紅皂白,就把那人治罪判死刑。朝廷得報後,派人調查哦,認為,那人貪贓屬實,強娶民女是沒有的事,罪不至死。但李紳強行將其斬首。李紳病逝後,此案得到平反。死去的李紳被降職處罰,子孫也受到牽連:不得為官。李紳真是歷史上的頗受爭議的人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的LPL大家更看好哪個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