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務本立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為什麼春節放假不放到正月十五呢?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1、華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因此,有必要調整嗎?

    2、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因此,有必要調整嗎?

    3、中國是農業大國,古語云:小孩望過年,大人望做田。春節幾天一過,就開始安排好來年的農業生產計劃,一般春節期間接近“立春日”前後,正值農業生產準備階段。“一日之際在於晨,一年之際在於春”。因此,有必要調整嗎?

    4、春運期間避峰出行,尤其是高等院校放假,一般情況都在正月十五前後的。這樣有利於避免學生返校,有利於上班或外出務工人員返程工作,有助於錯峰避谷。因此,有必要調整嗎?

    5、春節是法定節假日,正月十五元宵節不是法定節假日。全國假日辦徵求意見稿資料顯示,春節放假放到正月十五不現實。因此,有必要調整嗎。

    綜上所述,春節放假不放到正月十五就略見一斑。

  • 2 # 奔向地球d賽恩思

    在中國古老的傳統體系中,正月初一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

    意為新年伊始,人類不應忘記祖先創世進化的歷史,即先由卵生,再進化為狗毛,為豬脂,為羊尾,為牛腿,為面板,最後十月懷胎,落地方為人。

    古人重視出身貴賤,所以稱whores為雞,貶低人就說“豬狗不如”,雅貶為卵生。

    而發誓時則說“下輩子做牛做馬”以報恩,因為古人相信,生命輪迴,做牛馬之後便可做人!

    因此,和諧社會,人曰初七就該收拾心情了。

    至於初八的穀日,一定要上班做事,它象徵一年的五穀豐登,生活富足。放假到正月十五?沒必要吧——在我心中,整個正月都是假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花1500元去享受一下,然後透過自我剋制取消了想法這算給自己省了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