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鄒娟秀
-
2 # 福達花生學苑
在噴藥之前首先藥兌好,1、要二次稀釋,如果是多種藥劑最好分別二次稀釋。2、兌藥順序要準確,葉面肥與農藥等混配的順序通常為:微肥、水溶肥、可溼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懸浮劑、微乳劑、水乳劑、水劑、乳油,依次加入(原則上農藥混配不要超過三種),每加入一種即充分攪拌混勻,然後再加入下一種。
其次是,要選擇好噴霧器,第一選擇霧化效果好的,第二可以選擇適合的噴頭。
最後打藥的時候,第一要根據防治的物件,選擇一天內打藥的時間,比如殺蟲劑早晚打,有的除草劑溫度高的時候打;第二根據藥劑的情況,保護的一定要打勻打透,有的可以正對葉面打,有的最好反對葉面,從下往上打;第三還要根據天氣情況,如果幹旱情況下,最好要多打水等等。
總之,好的農藥,使用好的噴霧方法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
3 # 種植老嬸兒
如何噴藥效果好,要從混配農藥開始把關。
農藥混配使用是為了能夠增加防病防蟲的範圍,以及提高使用效果。如果是葉面肥和多種劑型農藥進行配製的話,
最佳的順序是:葉面肥+可溼性粉劑+懸浮劑+水劑+乳油,按照這個先後順序依次加入,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在每加入一種農藥的時候就要充分攪拌均勻,然後再加下一種農藥
現代農業發展對農業生產提出了綠色、優質、高產、高效的要求。“綠色用藥”、“農藥減量”是新形勢下設施蔬菜生產的趨勢和目標。因此高效施藥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一、要做到高效施藥,首先就得對症下藥。
要明確病因,對病蟲害進行確診,再根據診斷結果選擇對應的藥劑。設施蔬菜生產過程中常有幾種病害蟲害交互發生,這種情況下要找出主要發生的病蟲害和蔓延速度較快的病蟲害(如靶斑病、疫病、病毒病等),優先此類病蟲害防治。
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設施蔬菜生產中,病蟲害的源頭主要是種苗、棚室表面、土壤、空氣傳播、病殘體等,透過種子種苗消毒、棚室表面消毒、土壤消毒、空氣隔離(主要是防蟲網和防蟲門簾的設定)、植株殘體無害化處理等來全面控制病蟲害源頭,杜絕或減少病蟲害基數,從而有效防治病蟲害。
同時根據園區病蟲害歷年發生規律及當年氣候變化情況進行提前防治,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防治。如白粉蝨、蚜蟲等蟲害春茬大面積發生一般在5月份左右,但今年氣候偏暖,這兩種蟲害大發生提前,就要做好防治準備。
三、選對藥劑
藥劑按防治物件分為殺菌劑、殺蟲劑、殺蟎劑、植物生長調理劑等;按防治效果分為普殺性藥劑和專殺性藥劑等。同時生產中要注意藥劑的復配性,有些藥劑是不能跟鹼性農藥復配的,有些農藥是必須單獨使用的(如銅製劑)。
四、選對施藥工具
農業生產中最常用的施藥工具是揹負式手動噴霧器,這種噴霧器由於價格低廉、操作簡單受到農民朋友的廣泛使用,但是它的霧化程度低,霧滴直徑較大,藥劑不能有效停留在植株葉片表面,且耗水量耗藥量較大,不利於綠色生態發展。針對揹負式手動噴霧器這些弊端,市場上推出了揹負式電動噴霧器、靜電噴霧器、揹負式機動噴霧機/噴粉機、推車式動力噴霧機、煙霧機、無人機等,這些施藥器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霧化率,降低了霧滴直徑,有效提高藥劑效果。
五、施藥時間
生產中施藥要注意棚內溫溼度,棚內溫度和溼度都不易過高,最好在晴天的上午葉片無水珠後進行施藥。葉片正反面均要噴施,切記不要重複噴施。陰雨天可選擇煙燻劑或粉霧機進行施藥。